今年以来,马陵山镇陈楼村聚焦乡村生态资源,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产业,逐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联农带农形式,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稻在水中摇,鸭在稻间游。走进马陵山镇陈楼村优质“稻+鸭”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绿浪翻滚,一群活泼的小鸭子正穿梭在稻苗下觅食嬉戏,生机勃勃。
种植户陈磊福开心地说:“从6月底栽上水稻以后,我们就开始养小鸭子了,这片一共有180亩水田,加上我们今天投放的1800只鸭子,预计每亩效益可以达到3000元左右,比单纯种植水稻一亩地要多收1000元。”
今年以来,陈楼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生态高效的“稻+”模式,大力实施“稻鸭混养”生态农业,“聘用”当地土鸭子担任“田保姆”在田间为水稻除草、除虫、施肥、刺激水稻生长,稻田为鸭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饵料,形成“鸭促稻长、稻促鸭肥”的良性生态循环。
陈楼村党支部书记李蒙告诉记者:“以前农户只知道单种水稻,单养鸭子,认为稻田里养鸭,鸭子会啄伤秧苗,影响收成,如今‘稻鸭’共养示范项目成效明显,让老百姓信服了这种“稻鸭共养”的新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种养的稻鸭都不愁销路,我们合作社已经取得了中绿华夏有机水稻认证,以后将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种养新‘稻’路。”
陈楼村稻鸭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是马陵山镇坚持绿色发展,探索生态养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陈楼村已发展“稻鸭共养”优质稻示范基地近200亩,今年预计生产优质鸭田稻谷11万公斤,稻田鸭1800只,亩产值6000元以上,实现“一田双收”。通过“稻+鸭”生态种养新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百姓致富“稻”路越走越宽。
新沂融媒记者:王冉冉曹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