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板筋”孙强:三年三喜三变迁
(通讯员 曹应森)安定区有个黄金村。其实,黄金村里既无金,也少银。之所以被称作“黄金村”,是处于严酷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期望。
李家堡镇黄金村是定西市最难脱贫的33个贫困村之一,“犟板筋”孙强是黄金村里的特困户,被确定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担任黄金村第一书记的宋兆和帮扶队员得知孙强的境遇后,来到他家并敞开心扉交谈,打开了他的心结,鼓起了他生活的自信心。
孙强很是喜欢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喜事。他说,这两年,我家有三喜三个大变化,一喜是2015年咱42岁上迎娶了好媳妇,再不打光棍了;二喜是城里的“亲戚”来帮扶,协调项目建新房,让我家住上了安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三喜是我两口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种好庄稼搞养殖,进城务工增收入。
孙强的新房就在院子里的西北角,结实气派,是通过危旧房改造项目重新修建的,与东北角的一排子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形成了明显对比。
“犟板筋”有了活思想。于2015年春节结婚的孙强夫妇同心携手来到定西城里打工,当年收入2.5万元左右。
去年,孙强用政府扶持的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修建了标准化圈舍2座,同年年底李家堡镇黄金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投母育犊还母”的模式投放给他的一头基础母牛,已于今年2月喜产牛犊一头。按照合作社的帮扶措施,“投母育犊还母”且育肥后增重部分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2元收购的办法,一头投放的母牛农户饲养7个月后,不仅可赚一头牛犊,还能增收5000多元。为了扩大养殖,孙强于今年4月又购买了一头育肥牛。
孙强好事连连。黄金合作社于去年1月在当地流转130户贫困户的5000亩土地、期限10年用于种植优质牧草,其中流转了孙强家耕地25亩,年流转费收入2150元。同时,黄金村还通过“折股量化”的方式,将定西市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注入黄金合作社,包括孙强在内的64户贫困户每户持1.09万元的股份。仅2016年下半年,全村包括孙强在内的64户贫困户就获得分红8万元收益。
今年年初,孙强被大伙儿推荐担任四社社长,他对干好自己的“公事”很上心。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今年6月9日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决心带着大伙儿脱贫奔小康。
郭连兵:元古堆村的致富带头人
(记者 吴鲁)出生普通农民家庭,却有着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实干精神。
曾是村里出了名的“刺头”,却因一次培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不甘心面朝黑土背朝天,如今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他,就是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主任、渭源县兴元苗木繁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连兵。
1992年,高中毕业后,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当时,乡政府正在推广地膜小麦,许多群众对此不理解、不支持。他却从亲戚那里借来400元钱购买小麦籽种300斤,种植地膜小麦5亩。那年,地膜小麦产量明显高于露天小麦,乡亲们也慢慢转变了种植观念。此后,当地群众兴起了种植地膜小麦的热潮,他成了群众抢手的“香饽饽”。
2004年初春,他东拼西凑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利用农闲时节,在街头巷尾干起了水果蔬菜的零销换卖,一干就是四个春秋。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药材的发展商机,他开始试种当归、黄芪、党参等药材,经济条件有所好转的他,开始跑市场,抓行情,搞起了药材贩运粗加工。
2013年初春,也就是习总书记来元古堆村视察后不久,村里的一次会议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天,他到乡上拉化肥,媳妇代他去村里开会。回来后,媳妇儿拉着他说:“村里决定选派头脑灵活、有致富愿望的人去福建蓉中村培训,我觉得你该去。”
他和本村的16名青年一起远赴福建蓉中村学习参观。这一趟远门,让他大开眼界,用他的话说就是实现了他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进大学校园,第一次看海,第一次接触电子商务……学习期间,他郑重地向带队的村支书递上了入党申请书。
从福建回来,郭连兵发现村里的路变成了水泥路,学校里正在新修教室。一打听才知道,这段时间,干部们扶贫动了真格,不仅修路、建广场,还帮助村里谋划产业。
他想不能再怄气了,带领群众致富才是正经事。于是他鼓起勇气竞选元古堆村村主任。竞选村主任成功的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在县扶贫办、科协等有关单位的帮助下,2014年他成立了渭源县兴元苗木繁育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82户群众栽植云杉、樟子松等苗木300多亩,每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
如今,已是村主任的他,干劲更足了,信心更强了。他说:“现在村上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新房建起来了,道路硬化了,农电改造了,养老院建了……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只有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才对得起习总书记的期望!”
王怀世的养鸡致富路
(通讯员 马海霞)林中不见人,但闻鸡叫声。来到坐落于岷县中寨镇裕谷村半山腰处的甘肃凤苑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成群结队的土鸡,有的在追逐,有的在觅食,有的站在枝头引吭高歌……林下养鸡成了山里一道独特风景线。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利用这山沟林地搞养殖,收入要比原来好得多。”说到林下养鸡的收益,50多岁的场长王怀世很兴奋,“今年我光土鸡蛋就已经收入了1万多元了!”
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王怀世告诉笔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发展林下养殖,收益很好,通过考察、比较和论证之后,发现自己家后山坡的地形特点也适合发展林下养土鸡,而且土鸡易饲养、抗病能力强、销路好。说干就干,2016年7月,他多方筹资成立了甘肃凤苑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承包后山坡的林地修建了养鸡场,建成鸡舍200多平方米,养殖五黑一绿、芦花鸡、稻花鸡等3000多只。
“我的养殖场地处半山腰,植被覆盖率高,地势宽阔、空气好、无污染,是鸡群放养的好地方。散养鸡主要靠林地的杂草虫子为食,辅以适量的玉米和小麦,由于是生态放养,纯天然、无污染,肉质鲜美、口感筋道,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特别是土鸡蛋,因为营养价值高,现在是供不应求!”王怀世边走边讲自己的“致富经”。
王怀世算了一笔账,今年他的鸡有将近1000只可以在十月出栏,平均每只5斤,销售到兰州、陇南等地每斤可以卖23元,每只获毛收入120到130元,扣除90元左右成本,每只净赚30元,这1000多只就有将近3万元的纯收入,再加上土鸡蛋的收入,今年收入4万多元应该不成问题。
谈到养殖场今后的打算,王怀世信心十足:“下一步,我计划扩充合作社成员,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养鸡中,同时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创建自己的品牌,把这条致富路走宽走远。”
精准扶贫开启陈君一家人的新生活
(通讯员 赵世军)盛夏时节,山水灵动,万木葱茏。通渭县第三铺乡小岔村上郜岔组陈君家庄前屋后干净整洁、花红树绿,一家4口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谋划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幸福的笑容溢满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我们兄弟姐妹多,原本不富裕的大家庭分成了3家,分给我们家两间土坯房和12亩耕地,后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后家里就只剩2、3亩耕地了,妻子患有眼疾,加上拉扯两个孩子,日子就一直过得很艰辛。”陈君说,“就在一家人举步维艰之际,精准扶贫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陈君告诉笔者,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首先通过政府补贴,他建起了两间新房、一座标准化暖棚圈舍,购买了基础母牛,他还参加了养牛技术培训。现在他家不仅告别了危旧房,还有了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俩孩子上学都有了寄宿生补助和贫困生助学金,全家人的幸福感就一下提升了许些。
在陈君家院子后面,整齐地排列着两座暖棚圈舍,陈君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品种牛喜滋滋地介绍,政府扶持发展起养殖业后,他就一方面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另一方面考察了解市场行情,2015年贷来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款后,就引来4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和1头公种牛,更换了原来的养殖品种,扩大了养殖规模,也做起了贩运牛的生意。
陈君说,2016年,他家繁殖了3头牛犊,年底出栏3头卖了两万多元,公种牛配种也挣来好几千元,加上贩运的收入,除去饲料费,纯收入达近3万元,家里购置了农用四轮车和一些家电,手头又多了许多做贩运生意的周转金,一举摘取了扣压在头上半辈子的“穷帽子”;今年,流转来别人家30亩耕地,全部种上了全膜玉米和马铃薯,估计留足自家用的外还能出售一部分,一年下来收入肯定要比去年强。
陈君一家可谓幸福满满。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彻底打通了脱贫致富的“任督二脉”,住上了新房,水通了、电改了、养殖业也发展起来了,两个孩子都考入通渭一中实验班……
特色种养让马逞走上脱贫路
(通讯员 张爱平)盛夏时节,走进陇西县渭阳乡林家坪村马逞家,院子里,特大的贮草袋里装着经撕草机铡过的玉米秸秆,这些秸秆通过微贮技术的处理,成为牛非常喜爱吃的饲草;由砖墙、彩钢房顶组成的新建养圈里,饲料槽、饮水槽等设施一应俱全,4只膘肥体壮的牛儿正在悠闲地吃草。
“牛要养得好,一靠品种,二靠技术。以前我们养牛来犁地,冬天在家吃小麦、玉米秆,夏天牵出去吃青草,不计成本。现在要发展规模养殖,就要讲科学,引进好品种,配好饲料。”马逞边给牛添草,边和记者交谈。
马逞全家4口人,两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得支出两万元,他和妻子在家守着几亩地为生,经济收入微薄。为了帮扶他家脱贫,干部们帮他制定了脱贫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一方面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了中药材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利用丰富的玉米秸秆养牛,多条腿走上脱贫路。
2016年,马逞申请到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春天,他购买了药苗,种植了5亩中药材,在他的精心管理和辛勤劳作下,5亩中药材为他带来了2万元的收入。同时,他还利用一部分贷款资金盖了间标准化养殖圈舍,引进了3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
“养牛就得下功夫,就要将它们当孩子一样细细心心地照顾。”自从这些牛引进后,马逞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牛添草喂料,清扫圈舍,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除了通过观看电视专栏、翻阅专业书籍、收听广播节目学习专业养殖知识,还积极参加县乡村组织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经常请教乡农技人员,硬是将自己变成一个“养牛高手”。
成功都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去年,马逞的3头牛犊卖了2.2万元。前不久,两头牛犊又给他带来了1.5万元的收入,圈里的另一头小牛犊也已三个月大,“钱”途一片光明。
“现在,我靠着政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但一个人的富裕不算富裕,真正的富裕是大家都富。”马逞是个热心肠的人,致富后,他积极组织村民建立了一个养殖互助小组,无私地为村民讲解牛养殖的经验技术,帮助村民解决养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牛先生”。
养蜂能手梁麦成的“甜蜜事业”
(通讯员 周诗苑 癿斌宏)在漳县东泉乡林泉村,提起养蜂能手梁麦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肤色黝黑,其貌不扬的乡下汉子,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经过数年的打拼,利用东泉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养起了蜜蜂,开启了自己的“甜蜜事业”。
林泉村是漳县有名的贫困村,交通条件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梁麦成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然而不甘于贫穷的他利用当地植被茂盛、蜜源植物丰富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开始了养殖中蜂的发展之路,但自己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取一次蜜就杀一茬蜂,造成蜂群扩群慢,难成规模。梁麦成为此也很犯愁。
自东泉乡实施“千户万箱”甜蜜工程以后,县人社、农牧部门从外地请来养蜂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他们结合东泉乡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实际,从中蜂生物习性入手,向农户传授了土蜂改良、蜜源选择、蜂箱摆放、人工育王、分箱技术、倒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使得梁麦成开始走上了科学养殖中蜂的发展之路。
梁麦成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和采蜜技术,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成倍增长,他也成了东泉乡中蜂养殖的佼佼者,并创办了漳县东泉乡雄关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壮大为拥有占地面积300平米,拥有80群中蜂,年产值4万元的规模养殖大户,成为该乡“千户万箱”甜蜜工程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今,梁麦成的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他还为周边贫困户送蜂种20余箱,并为群众提供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梁麦成的示范带动下,林泉村已发展从事中蜂养殖的贫困户96户,蜂群数量达到1300多群,年产蜜4000多公斤,实现产值40万元。
谈到未来的经营发展,梁麦成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他要为家乡贫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带动更多贫困户加入到中蜂养殖的队伍,让大家共同致富,实现人生的梦想。
龚志荣:让三益村父老乡亲早点摆脱苦日子
(通讯员 穆军学)“我有不少身家千万的朋友,经常在世界各地旅游,但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想把荒山穷沟变成青山绿水,让乡亲父老早点摆脱苦日子。”站在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南山上,龚志荣专注而深情地俯视着静静躺在两山间的村庄,说出了他最朴素也最迫切的愿望。
龚志荣,这个土生土长的三益村人,在14岁的时候,背负着家乡的贫穷落后,只身前往兰州闯世界。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他手里有了一定积蓄,龚志荣觉得自己有了带领和帮助家乡摆脱贫困的能力,是该回家带领大伙创业的时候了。
2012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协调联系下,已经成为“致富能人”的龚志荣回到了三益村,并经群众选举任三益村主任。上任伊始,龚志荣就将自己谋划多年的想法付诸行动。打井、修路,修蓄水池、铺设管道,绿化荒山、买树苗、雇人种树,投资养羊场、养鸡场、温室大棚……三四年下来,龚志荣不但花光了自己的千万存款,而且还欠下了几百万的贷款。
龚志荣的艰辛付出换来了三益村的山川巨变。昔日贫困落后的三益村,如今发展起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畜禽养殖、药材种植、牧草种植、农村电商、劳务输转等八大增收产业,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47.6%下降至12.5%。看到这一切,龚志荣觉得自己的付出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三益村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村民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