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林武亮)长寿人文资源丰富,长寿文化、水电工业文化、红色文化交融荟萃。近年来,长寿区文化旅游委深入实施长寿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程,围绕长寿“两地一城”建设,守住长寿文化根脉,擦亮长寿文化瑰宝。
文物保护利用 激活城市记忆
“聂贤,长寿人,为御史清廉,夺官五年,用荐起工部尚书,改刑部尚书。致仕,卒,谥荣襄。”这是《明史》(卷206)对重庆籍明代“三部尚书”聂贤的记载。聂贤,字承之,号凤山,明弘治时期始为官,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50余年,历任工部、刑部、户部尚书,为人刚直,为官清正,其品行一直为后人所敬仰,位于长寿晏家的聂氏宗祠即是为纪念聂贤而修建的家族祠堂,现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长寿区文化旅游委申请三峡后续资金591万元,实施完成长寿聂氏宗祠保护项目。
聂氏宗祠。长寿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除了聂氏宗祠保护项目外,近年来,长寿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资金7237.59万元用于全区文物保护工作,巴妇清墓葬得到了保护性迁移,青龙嘴古建筑群、定慧寺、三倒拐古建筑群、杨克明故居等得到了修缮,长寿区桓侯宫、陈燮烈士纪念碑、扇沱王爷庙、林庄学堂、东林寺、五华寨东寨门等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抢险加固,让长寿城市文脉得到了保留,激活了人们的文化记忆。
红色资源挖掘 发展红色旅游
2022年6月,位于长寿云集镇青丰村的杨克明故居陈列馆开馆,为重庆新添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杨克明原名陶正,是重庆走出去的十位红军高级将领之一。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政委、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干事、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6年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23日,在甘肃高台战斗中率领部队浴血奋战,坚守高台,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杨克明故居陈列馆。长寿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为保护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2013年杨克明故居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公布为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5月长寿又以“原布局、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基本准则对杨克明故居进行取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同时启动了故居内部陈列布展和周边环境打造工程。2022年6月,杨克明故居陈列馆正式开馆。
开馆后,陈列馆累计接待参观总人数10000余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书记讲党课、杨克明故事进校园、进村社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50余场次,并联合有关部门打造“红色讲解员志愿者”项目,共培养小学生“红色讲解员志愿者”49名。
下一步,长寿区文化旅游委还将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与四川省广安市拟共同打造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华蓥山旅游区——长寿湖旅游区周恩来题词碑亭——长寿湖拦河大坝——杨克明故居陈列馆初心缅怀红色之旅,以“红色旅游+”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利用杨克明故居、陈燮烈士纪念碑、狮子滩电站等红色文物,推出“红+绿”旅游产品和线路,让长寿的红色资源“活”起来。
非遗项目传承 添彩美好生活
独具匠心的金丝楠木雕、付何竹编、长寿寿陶,美味健康的长寿薄脆、长寿湖鱼面,大俗大雅的长寿红茶茶艺……2022年6月11日,长寿6个非遗项目亮相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重庆主场活动——非遗购物节·第七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获得前来观展的市民追捧,而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重庆主场活动将在长寿举办,届时长寿特色文化展厅将以长寿“三贤”为主题,通过秦朝巴妇清、宋朝谯定、民国李寿民、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的历史发展时期为顺序布局,以长寿文创产品设置DIY体验区(刺绣、工业版画、竹编、陶艺等),同时以“寿”为主题开发文创小礼品,让市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提升市民参与感,让广大群众关注非遗、使用非遗、热爱非遗。
长寿非遗陈列厅。长寿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近年来长寿区文化旅游委为保护和传承好非遗项目,打造了集展览、保护、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长寿非遗陈列厅,除了展示非遗实物外,还制作工艺用图文形式进行传播,逐渐成为长寿文化靓丽的“非遗名片”。
同时,还编撰首套长寿历史、文化、旅游书籍《史话长寿》,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粽香传情”、“诗韵长寿 情满中秋”等端午、中秋诗会等文化活动50余次;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邀请四川曲艺研究院来长演出8场,组织区内外非遗企业30余家、30余个区县收藏协会参加展销活动,惠及群众达60万人次;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花鼓进校园”荣获全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传统工艺传授 文创推陈出新
在长寿古镇竹艺馆一楼展厅,随处可见竹编的工艺品,其中有用竹编做成的百寿有鱼图案,有竹编制成的人物肖像、书画作品,有可用于生活的竹篮、提盒、女式提包、手机挂件、水杯等,还有用竹子制成的自行车摆件、融合了力学原理的竹制蜻蜓、蝴蝶和运动员摆件等等,而这些出自长寿唯粒竹编。
竹编工艺。长寿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长寿唯粒竹编在2021年被评为重庆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总经理廖维丽是长寿西山竹编的区级非遗传承人,她不断学习,掌握了竹丝编织平面作品等技术,同时还不断吸引年轻力量加入竹编传承队伍,通过走出去培训学习,回来持续创新丰富产品种类等方式,让长寿竹编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长寿区文化旅游委积极推进和鼓励非遗传承人收徒传艺、举办培训班,加强技能培训,使传统工艺制作成为更多群众致富创收的有效途径。竹编、金丝楠木木雕、长寿寿陶等非遗传承收徒12人,累计举办培训班40余期,提供就业岗位36个,员工分红加工资年平均收入可达3万元。
下一步,长寿区文化旅游委将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通过非遗技艺传授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辐射,使传统工艺成为更多群众致富创收的有效途径,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