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黄鳝怎么养殖技术】黄鳝养殖技术点 黄鳝养殖技术要点。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黄鳝养殖技术点,供大家参考。 黄鳝养殖技术点黄鳝又名鳝鱼、长鱼、无鳞公子、罗鱼等,是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养分价值很高,且有滋补强身和药用功能。 一、放养前的预备 鳝种放养前要清整池塘,提前2-3周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在放鳝种前3-4天加注新水,将水深掌握在15-30厘米。 二、鳝种的选择 严格选择规格以每千克30-40尾最好,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的鳝种。 三、放养时间与密度 鳝种以春放为主,每平方米放养量高达5千克左右,放养前可用4%的食盐水消毒,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四、饲料投喂 刚入池的前三天不投喂饲料,使其适应池塘生活环境,开食时尽量仿照自然?鳝种摄食习性,于傍晚投饲。投喂方法严格遵守"四定'原则 五、饲养管理 1、掌握水质、稳定水位2、防暑、防寒3、防逃 六、病害预防 1、选购与捕捞鳝种时,留意操作,免伤鳝体 2、鳝种放养前,作好鳝池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3、放养前进行鳝种消毒; 4、在饲养管理中留意水温、水质掌握,病严格执行"四定'投饲原则。
黄鳝养殖技术点1、水体选择 一般能养殖鱼、虾且排灌便利的水体都能养殖黄鳝鱼,水体大小不限,只要能设置网箱的池塘、河沟、水库、藕塘均可,但水深最好在1米以上,水质较好,中性偏碱(pH值在6.8~7.5之间),同时水温要求变化不大,若池子太小水温易变化,不利于黄鳝鱼鱼养殖。 2、网箱建设 一般视水体大小而定,最常见的是长8~9米,宽2~3米,深1.5~2.0米,每个网箱20平方米左右。采纳质量较好的聚乙烯网片缝制,有些伪劣网片看上去无光泽,称起来很重,这种材料做的网箱用不到一年就老化,中途又要换网箱,不宜选用。网箱入水0.5~1.0米,露出水面0.4~0.8米。箱底与池底距离最好在0.3~0.5米以上。至于放网箱的数量,视详细状况而定,因黄鳝鱼鱼有耐低氧的特性,假如水体大,水交换便利,只要操作便利,全池放满也可,但水体小且水交换困难,则不能放得太多,因水体长期处在缺氧状态下,水质极易恶化,影响黄鳝鱼鱼摄食生长,甚至发病。 3、网箱环境 有无水草是养殖胜利与否的关键之一,水草以水花生、油草、水葫芦为最好,水草必需多放,成活后以看不见水为宜,宜多不宜少,但要在网箱两头各留一处能观察水的地方,作为投饵场让黄鳝鱼鱼吃食,该位置要固定,若水草长满了吃食的地方,则要常常取走一些水草,但不能使吃食的地方空荡荡的,吃食的地方一般留脸盆大一块能看到水的地方即可。
4、鳝种放养 投放的鳝种每箱内必需规格全都以免相互残食,一般每平方米放1~1.5千克左右,放养规格为50~100克/尾为最好,因黄鳝鱼鱼养殖时间短,种苗太小难以达标,又因太小的都是雌性,成活率较低。放养时可搭配放养泥鳅3~5尾/平方米在箱内可起到清除残饵、清洁网箱的作用。 5、饵料投喂 要依据黄鳝鱼鱼食性投以喜食饵料,如蚯蚓、蝇蛆,螺、蚌、蚬、小杂鱼、蚕蛹或猪、禽内脏等下脚料。也可以兼投饼块、麦粉、小浮萍及粉坊,豆腐坊的下脚料等。最好晕素结合,以补充动物性鲜活饵料的不足。如有条件,可设灯诱虫,增加动物性活饵料。要设食场,使黄鳝鱼鱼养成定点吃食习惯,以便检查摄食状况和清理残饵。饵料要新奇,因为黄鳝鱼不吃腐臭食物,数量要适当,应依据每日摄食状况,准时调整投饵量,以不剩和稍剩为度,不行时多时少,时饱时饥。残饵过多,不仅铺张,而且食饵腐烂发臭,也影响水质。5 -9月是黄鳝鱼摄食最盛,生长最快的时期,肯定要抓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全年增产的关键。 6、掌握水位 池水不宜过深,一般底泥厚30厘米,水深5~10厘米。夏天雷雨时,如池水上涨,黄鳝鱼外逃量很大,甚至全部逃光。
所以,这时肯定要准时排水,掌握好水位,保持水面与池顶的距离。因黄鳝鱼习居穴中,头不时伸出洞外窥测或呼吸,水层过深,将迫其游出洞外,不利生长。 7、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水体相对较为稳定,但对水体较小的池塘宜适当换水,有条件的保持微流水则更佳,以维持网箱内水体活度。在洪涝及干旱季节要留意保持水体水位稳定。每隔10~15天适当泼洒生石灰调整酸碱度,pH在6.8~7.5为宜。由于黄鳝鱼网箱网目较密,加上水体中污物.网箱内残饵、粪便等排泄物极易堵住网孔,使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受阻,因此必需常常洗刷网箱,必要时必需换网,同时严格检查网是否破损以提防逃鳝以及清除腐烂的水草。黄鳝养殖技术点1、网箱养殖黄鳝 采纳网箱养殖的方式进行黄鳝养殖现在还处在技术进展阶段。网箱养殖适合在大的水体中进行,主要优点是水流通过网孔,使箱体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因而水质清爽,溶氧丰富,可实行高密度精养。主要养殖技术如下: 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长5m、宽4m、高1m,其水上部分为40cm,水下部分为60cm。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跑。网箱设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的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天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消逝后才可放养鳝种。
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水色偏浓,透亮?????度为15cm左右,这样可掌握或削减池塘中的蚂螨对黄鳝的侵害。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最好是水花生,其掩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供应一个良好的环境。 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全都为宜。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0kg,每只网箱放养400kg。 黄鳝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转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小鱼、蚌肉或动物内脏,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有条件时可投放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黄鳝网箱养殖最为关键的阶段是放养后一个月内。这一时期是黄鳝转变原来的生活习性,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假如方法得当,鳝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方法不当则成活率有时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这一个月是黄鳝网箱养殖成败的关键所在,除应做好鳝种的消毒和驯化外,还应有效地掌握疾病的发生,详细方法是用水体强力消毒剂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绝病原体的产生。
2、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黄鳝 常规的池塘养殖,易发生疾病且黄鳝冬眠影响常年养殖。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掌握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 黄鳝最相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纳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在春、夏、秋棚内温度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 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 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开放式。适合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一个高出池底5厘米。进、排水管口均设金属网防逃。将若干饲养池并列排列成为一个单元,每单元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500平方米。 (2)封闭循环过滤式。相宜在大城市或水源缺乏的地方使用。其优点是饲养用水可以重复使用,耗水量较少,便于掌握温度,但投资稍大。饲养池的建法与开放式相同。另外需建筑曝气池,沉淀池,增加一些净水设备、抽水设备和加温设备。
塑料大棚的建筑与一般大棚相同,最好每个单元放在同一个大棚内,这样便于管理。 采纳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这种饲养法,由于水质清楚,只要饲料充分,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留意防止鼠、蛇等天敌危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消失大小不均,要准时分开饲养。 3.稻田养殖黄鳝 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便利、既产稻谷又产鱼,是农夫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稻田的选择及要求: 饲养黄鳝稻田应选择保水性能好,地势低洼,进排水便利的田块。 一是加高加固田埂,达到不渗水漏水;二是在田块四周内外挖一套围沟,其宽5m,深1m,另在田块中间开挖"+'或"井'字型小沟,宽50 cm,深30cm,并与四周环沟相通;三是搞好进排水系统,并在进排水口处安装结实的拦鱼设施,以防逃鱼。 投放种苗 时间集中在4月中下旬一次性放足,鱼种放养时用3%- 4%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以防表皮擦伤,并杀灭水霉菌及体表寄生虫。 饲养管理 一是搞好饲料的投喂,黄鳝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其捕食稻田中自然?饵料的同时,视吃食状况,适当投喂猪血、小鱼虾等饲料,以满意其吃食生长的需要;二是搞好水质管理,稻田水位正常保持10cm左右,定期加注新水,前期一般3一5天加注新水一次,伏暑天每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进水增加水深3一5 cm,以防缺氧;三是定期防病治病,每半月一次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泼洒四周环沟,并定期使用痢特灵或鱼血散等内服药拌饲投喂,以防肠炎等病。
取捕及越冬 投放规格尾重为50克左右的鳝鱼苗种,经5个多月的饲养管理,其规格一般尾重可达 150克左右,大的可达200克以上。取捕方法比较简便,前期可用竹篾编织的黄鳝笼,内放蚯蚓等饵料诱捕,傍晚放笼,第二天清早便可收笼取鱼。入冬后黄鳝有埋伏地窖和浅水淤泥或水草中的习惯,如要取之,则先清除水草,然后加大水位,引黄鳝出洞,再放干田水捕获之。如存田越冬,则使一周环沟保持肯定水深或湿度,或在士层表面加盖一层软草,则可平安越冬。 掌握性别 掌握鱼类性别是提高产量一个有效方法。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黄鳝的性别向人们盼望的方向进展。 用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处理黄鳝鱼苗,可获得99%以上的雄性鱼。经过处理后的鱼类因性别单一,密度固定,不仅生长快,而且成本低,一般可增产30%左右。 掌握性别的技术在国外已有许多年的进展,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该技术仅停留在试验室水平上,生产上尚无有关的报道,并且国家相应的标准尚未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