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雨解答:按常理,生姜最忌强光,阳光暴晒断命根。所以农谚中说“生姜晒了剑(新芽),等于要了命”是因为生姜属耐阴性作物,不耐高温和强光。那为什么生姜出窑后,一般不能直接进行催芽或播种,必须经过晒姜、困姜处理?
主要特性
生姜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很难进行常规育种,各地大多以种植当地品种为主。这些地方品种都是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反复栽育培植而成的,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良好的丰产性、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食用价值。
生姜属于浅根性植物,根系不发达,少而短,多集中在姜母的基部,分布依土壤类型不同有深浅差异,主要纵向分布在30厘米以内的土层内。通常生姜播种以后,先从幼芽基部发生数条纤细的不定根(韧生根)。随着幼苗的生长,又发生许多细小的侧根,形成姜的主要吸收根系。
生姜的茎包括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由根茎节上的芽发育而成,形似卵网形的鳞芽,上部稍细,下部较粗,外面为几层肉质鳞片所包被。鳞片淡黄色并有光泽,除有保护作用外,还可防寒和防止水分散失。随着芽的生长,形成幼茎,再形成茎枝。生姜的地上茎为直立,绿色,并为叶鞘所包被。生姜的茎端包在顶部嫩叶中,呈不裸露状态。
生姜入窑
生姜入窑后,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以防贮藏失败,造成损失。检查窑内是否有鼠孔或断裂处,防止雨水进入;大雨过后看有无积水。注意选晴朗无风时进行检查;防止冻套内温度变化,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姜堆注意按时取样检查有无腐烂现象,若出现此类情况及时剔除,以防传染。
精选姜种
俗话说:“好种壮苗产一半”,说明好的姜种是保障生姜生长高产的基础。在生姜栽培中,精选姜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通过选优去劣,可以不断提高生姜的种性。选择姜块肥大、饱满、形状扁平、节间短、皮色光亮、不干缩、未受冻、无损伤、无病虫害的肉质新鲜的健康姜块作种姜。姜种每块在50克以上,大小要均匀,培育出基础壮芽。
收获时进行株选:霜降前后,结合收获种姜进行选种。选择标准是:具有本品种的特性;地上茎粗壮无伤、分枝多;叶片青绿无病斑;根茎肥壮,色泽鲜亮,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对茎秆细弱、根茎干瘦以及肉质变黑、变褐、变软的病姜,应严格剔除,不可留种。
晒姜时进行块选:春季催芽时结合晒姜,选择姜块肥大而饱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的健康姜块做种,严格淘汰干瘪瘦弱,肉质变褐、变软,以及表面发霉的姜块。
掰姜时进行芽选:即于播种前结合掰姜进行第一次选种,重点进行芽选,选择肥胖健壮、淡黄明亮、大小适宜的短壮芽播种,对幼芽瘦小、芽形不正及幼芽基部发黑或有裂纹的不健全芽应剔除。
生姜壮芽、弱芽辨别
姜芽壮芽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芽身细瘦,芽顶细尖。姜芽的壮与弱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种姜的营养状况:在一般情况下,种姜肥胖而鲜亮,营养状况良好,其上所长的幼芽较肥壮;种姜瘦弱干瘪的,营养状况比较差,其上所长的幼芽比较瘦弱。(2)幼芽着生的位置:由于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因此种姜的上部芽和外侧芽都比较肥大,而内侧芽和基部芽往往比较细弱。(3)催芽时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在催芽过程当中,温度、湿度条件都比较适宜,则新生幼芽饱满健壮;如果催芽时温度过高,长时间处于28℃以上,而且湿度较小,则新长的幼芽瘦弱细长。
姜芽等级
根据姜芽的长短、粗细、不定根发生情况等因素,一般在生产上把姜芽分成大、中、小3级。大芽芽长大于2厘米,粗1厘米左右,芽基部已发生不定根;中芽芽长1~2厘米,粗约1厘米,芽基部已见根的突起;小芽芽长0.5~1厘米,粗0.5厘米左右,芽基部未见根的突起。据试验表明,姜芽大小对生姜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姜芽越大,则出苗越早,大芽比小芽早出苗1周左右。大芽植株在幼苗期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及叶片数,都比中、小芽植株占有优势。
晒姜和困姜
刚从姜窑中取出的种姜,一般不能直接进行催芽或播种必须经过晒姜、困姜处理才能用来催芽、播种。一般在播种前20~30天,北方地区在清明前后,南方在春分前后,从姜窖中取出种姜,用清水冲洗姜块上的泥土,把种姜平铺在草苫或干净的地面上晾晒1~2天(注意夜间露冻)。晒姜可提高姜块的温度,促使其迅速发芽。姜块在窖中贮藏阶段,温度较低,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经过晾晒之后,提高了姜块温度,使种姜由休眠状态向幼芽萌发、生长状态转化,从而迅速发芽。
晒姜可减少姜块含水量,避免姜块腐烂。姜窑中湿度大,使种姜含水量较高,经过晾晒,可适当降低姜块中的含水量,防止在催芽过程中发生腐烂。晒姜可挑选出健康无病的姜种。带病的姜块,经过晾晒之后,往往表现为干瘪皱缩,颜色呈灰褐色,区别明显,便于淘汰。如果阳光过强,要适当遮阳。“困姜”就是晾晒姜种48小时之后,把姜块放在屋里堆放3~4天,上面覆盖草帘,可促进养分分解,提高姜种体内酶的活性,促进种姜发芽,有利于壮芽。
晒姜和困姜需反复进行,一般重复2~3次。当姜肉变干、发白,稍有皱纹时停止。在最后一次晒种前用20%草本灰水溶液浸种20分钟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捞出晾晒。晾晒姜种利于减少水分和提高姜体温度,为培育壮芽打下基础。
在晒姜、困姜的过程中,以及催芽之前,还需要进行选种。淘汰那些明显干瘪、病弱、发软及肉质变坏的种姜,挑选姜块肥大、丰满,皮色有光泽,肉色鲜黄,质地较硬,没有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健康姜块作种,以保证姜苗齐、苗壮,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
催 芽
催芽有利于姜种早出芽、早齐芽,是生姜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催芽普通方法:晒种后,趁姜体温度较 ,将种姜一层一层平放于篓筐中,在篓筐周围用棉被等保温物进行覆盖保温,保持室内温度20~25℃,经12~15天即可萌幼。当催芽20~25天后幼芽长至0.5~1.5厘米时即可降温凉芽待播。还可以根据本地惯例采用:火炕催芽法、电热温床催芽法、电热毯催芽法或酿热温床催芽法等。
合理调节,促产提质。在生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用2~3次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如块根块茎维他灵)进行合理调控株型,抑制生姜旺长,促进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营养物质,使光合产物输送到姜块中,从而促进生姜姜块的膨大,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合理运用调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否则会出现旺长倒秧减产、降低品质。
尽管生姜催芽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催芽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措施就是调节好温度。据反复科学试验,在发芽过程中,保持22-25℃较为适宜,此时生姜植株状态良好(催芽20天左右,幼芽粗壮,达到播种要求);若高于28℃,尽管发芽较快,但易徒长,姜芽瘦弱。因此,在生姜催芽期间,必须调控温度在22-25℃范围内,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
生姜播种(初苗阶段)
播种生姜时,必须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来满足姜种生长的需要。播种生姜前,首先要根据栽培需要,一方面要掰姜,因为催芽时的姜块较大,需掰成小块,一般把姜块掰成每块50―75克,在掰姜的同时,把多余芽抹去,每块只保留一个长势强的壮芽,注意淘汰幼芽基部发黑或姜种断面发生褐变的种姜。
可以进行分级栽培,即按姜块及幼芽大小等情况进行分级挑选出肥胖姜块和壮芽与瘦弱姜块及弱芽分开播种,以便于管理。另一方面,要提前造墒,浇透底水,使土壤水分充足,满足幼芽生长的需要。浇底水一般在播种前1-2小时进行。播种生姜即是把种姜在姜沟中按一定大小的株距排放好。具体方法有平播法和竖播法。平播法就是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一致。若东西向沟,则姜块沿沟南沿使芽一致向南;南北向沟姜块沿沟西沿,使芽一致向西。把姜种轻轻按入泥中使姜芽与土面相平。用手从姜垄中下部扒些湿细土盖住姜芽。竖播法即姜芽一律向上,其余与平播法相种姜播完后,用钩或把垄上部湿土扒下,盖住种姜。
生姜忌光,主要是生姜植株(特别是幼苗期)只有在弱光状态下才能生长良好。而生姜幼苗期正处于春末及夏季,天气热,光照强,如果没有遮阳措施,生姜幼苗不发棵,植株生长矮小,导致减产,因此生姜栽培必须进行遮阳生姜遮阳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南北方的姜区采用方法也不一致。
北方姜区多采用插姜草的办法,即用谷草插成稀疏的花篱,为姜苗遮阳。一般是在播种之后,趁土壤比较湿润,在姜畦南侧(东西向沟)或西侧(南北向沟),插上一行谷草或玉米秸,每3-4根为一束,按10-15厘米距离,交互斜插土中,编成花篱,高60―70厘米,稍向北或向东倾斜。所用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可以用玉米秸、高粱秸,也可用带树叶的树枝编成花阴。近来一些地方采用与小麦套种,收麦时只收麦头,留一段麦秆做成花阴。
南方姜苗多采用搭棚遮阴,在畦上用木棍或竹竿支成架架高1.3-1.6米,架上铺盖茅草或油菜秆,并用绳固定好。使棚架下保持“三分阳七分阴”的花阴状态。也采用与植株高大的蔬菜如芋头等间作的方式,使其枝叶给姜遮阴,同样可以起到较好效果。在立秋或处暑前后,生姜群体扩大,相互之间可以遮阴,而且天气亦逐渐变凉,光强逐渐减弱,因此,就要拔掉姜草或撤掉棚架,以促其进行光合作用,利于生姜发育茁壮。
综上所述,生姜是姜科宿根植物,块茎含有辛香浓郁的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具有健胃、祛寒和解毒等功能,是一种传统中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调味品。生姜可以加工成姜粉、姜油、姜糖、姜片等食用品,种植生姜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扶贫致富“金疙瘩”。普及并有效提高生姜种植技术,利于生姜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提升,同时增强广大农户种植生姜的积极性。
【请您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关注@乡村新雨,欢迎进入我的主页免费学习更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本文系原创头条首发,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