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被称为“百鸟之王”,平常我们想看一眼,还要跑到动物园。但是,新邵县一位80后年轻小伙养殖了300多只蓝孔雀,并靠这些孔雀增收致富

致富经农家乐视频_致富经农家乐_视频致富农家乐在线观看

8月26日上午,走进新邵县新田铺镇水尾村,青山叠翠,绿水潺潺。拾级而上,走进蓝孔雀养殖场,只见用网分隔开的坪场上,一只只蓝孔雀或悠闲地踱步,或威风凛凛地栖息于木架乘凉,或交颈而戏、引颈高歌,胆大的还与人互动,优雅美丽的孔雀让人喜爱不已。

瞅准商机,大胆尝试孔雀养殖

这个特色养殖场的主人叫梁路长,今年34岁。短短4年时间,从没有接触过孔雀养殖的梁路长,瞅准商机,开始建基地、养孔雀,经过不懈努力,他突破层层技术难关,成功实现蓝孔雀本土自然条件的繁育,养殖规模从最初的30只发展到300多只。

说起蓝孔雀,梁路长打开了话匣。梁路长说,孔雀是一种观赏鸟类,但它的肉可以食用,营养价值相当高,羽毛可以制作成装饰品,胆可以治病,可以说孔雀浑身都是宝。“一只成年孔雀一天只吃二两料,养殖成本小。养孔雀每只纯收入有200至300元,比喂鸡鸭要强。”一边喂孔雀,梁路长一边介绍,孔雀一年左右就能长为成雀,孔雀每年3至7月份下蛋,每只年均产蛋二三十枚。

其实,养孔雀是梁路长从小就深植的一个梦想,他从小就喜爱动物。梁路长从事房子装修多年,后在新田铺镇上开办了一家幼儿园。2011年,在收看央视军事农业频道《致富经》节目时,梁路长看到一个关于养殖孔雀的报道,顿时有了兴趣。之后,通过网上搜索和多方了解,养殖孔雀收入十分可观,市场潜力巨大。2013年,一番深思熟虑后,梁路长把幼儿园转手了,并多方筹资20多万元,从江西引进30只种孔雀,办起了孔雀养殖场。

缺乏经验,创业初期遭遇“滑铁卢”

养殖孔雀第二年,梁路长养殖的孔雀开始下蛋了,并孵化出了雀苗,这让他欣喜不已。可是, 按理来说每只每年可产蛋二十枚,20只母孔雀可下蛋400枚左右,当年他的孔雀才下了200多枚。孵化出来的幼孔雀成活率非常低,仅30%左右。同时,由于不熟悉孔雀习性,蓝孔雀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损失过半。就在这一年,父亲突然走了。创业失败、父亲离世,梁路长遭受了双重打击,一度有过想放弃养殖的念头。

后来,在家人的鼓励下,梁路长坚持了下来。由于孔雀是比较名贵的鸟类,饲养孔雀需要一定的养殖技术。在新邵县,梁路长几乎找不到一个养殖孔雀的同行,也没有拜师学艺的机会,他唯有通过购买书籍学习饲养技术,并利用微信群结识了许多同行和专家,学习到不少养殖孔雀的方法和经验,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孔雀们一天天健康成长起来,幼孔雀的成活率达到60%以上。几年下来,梁路长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孔雀专家”。

发展农家乐,延伸孔雀养殖产业链

梁路长算了一笔账:一枚孔雀蛋售价20元,孵化后一只孔雀苗可卖100元,养殖7个月就能长到6斤左右,根据形体不同每只可以卖到500元。如果养殖一年当种雀出售,每只不低于1000元。尽管市场需求量不小,利润很可观,但梁路长最头疼的是孔雀的销路问题。“这些孔雀主要销往饭店、农家乐,需求量不大,销路一直没打开。”在梁路长的养殖场旁,一块空地上打好了地基,准备修建新房。原来,这是他用做经营农家乐的。

梁路长说,他最近瞄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准备把孔雀养殖和农家乐结合起来,依托养殖场,形成特色养殖、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养殖基地近郊的区位优势,开发出一条精品乡村休闲旅游路线。“来我的养殖场可以观赏蓝孔雀,在农家乐可以品尝孔雀宴和一些农家菜,还可以在我承包的池塘里垂钓。”梁路长笑着说。

2015年年底,梁路长饲养孔雀获得成功后,创办了新邵县中农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谈及今后的发展规划,梁路长信心十足。他说,待成本回收后,他准备扩大孔雀养殖规模,并计划将养殖孔雀的技术传授给周边的村民,带动周边乡亲养殖蓝孔雀,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聂诚 实习生 刘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