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区东湖街道东湖社区陈华山35年前高位截瘫,妻子杨瑞雪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让身残志坚的丈夫迸发了生存的“火山”,发奋图强,在床上自学,做起家禽生意致富。
恩爱夫妻患难相守35年
他是不幸的。35年前风华正茂时意外摔成高位截瘫,那时,家中上有80岁的老人,下有四个月大的幼子。
他又是幸运的。那个和他新婚不久的女人没有选择离开,喂饭、翻身、按摩……天天不停清洗,1万多个日日夜夜,一直守在他身边。
她是他的双脚,他是她的依靠。他就是双脚无法行走却满脑“生意经”的陈华山,她就是35年如一日照顾丈夫的杨瑞雪。他们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度艰苦黑暗的岁月,一起携手走过漫漫人生路。
【相识】贫困夫妻 相约共建美好家园
尽管两人老家所在的村子相近,但是直到陈华山26岁那年,他才经熟人牵线,认识了小他一岁的杨瑞霞。当时的陈华山没有钱,但杨瑞霞却说,他人缘好,又读书识字,没钱没关系,可以慢慢挣。就这样,半年后,他穿着学生装,她穿着卡其装,两人相约在中山路一家老相馆拍了张结婚照。
没有热闹的婚礼仪式,更没有甜甜蜜蜜的海誓山盟。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孩子。像那个年代许多家庭一样,婚后的二人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她在家务农、照顾着一家老小,他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妻子杨瑞霞很勤快,除了照顾80多岁的老人和儿子,还种了几亩水稻、蔬菜。
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住的是一间低矮的瓦房,一到下雨天,盆盆罐罐放得满屋子里到处都是——这是在接漏,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夫妻俩商量着盖个楼房,为着这个计划,他们省吃俭用,不肯多点一盏灯,不肯多吃一块肉,艰辛度过每一天的生活。夫妻俩省吃俭用但不愿累着老人和孩子,总是将最好吃的留给老人和孩子。虽然过得很艰难,但夫妻二人整天脸上都是带着笑容,从不喊苦喊累,日子清贫但有盼头。
【厄运】工程事故 丈夫高位瘫痪
1979年农历的五月初一,杨瑞霞像往常一样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照看一家老少,忙得满头大汗,天什么时候黑了都不知道。然而她不知道,此时,远在工地的丈夫正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陈华山所在的建筑工地,脚手架突然倒塌,随之跌落的他又被巨大的石板砸晕了。医生说,他的腰椎断裂,同时神经线也断裂,手术风险很大,几乎很难成功。刚刚结婚才一年多,还没有真正体验到新婚的幸福,杨瑞雪却要承受这突如其来的痛苦和艰难的抉择:如果开刀,陈华山不一定活下来;但不开刀,陈华山活着却会一辈子瘫痪。“他在,这个家才在。”回想起当年“放弃开刀”的抉择,杨瑞霞依然眉头紧锁,心中有万言,也只说了这一句。
家中上有80岁的老人,下有四个月大的幼子,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这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要如何撑起这个家?来不及细想,杨瑞雪抹掉眼泪,每天坚持给丈夫按摩、活动筋骨,盼着丈夫能够早日康复,一起支撑这个家庭。那段时间,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悲屈】丈夫卧床 病痛难熬乱发脾气
为瘫痪在床的丈夫端屎倒尿、洗脸擦身、喂饭喂药、翻身按摩……天刚蒙蒙亮,在狭窄的房里,杨瑞雪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这些枯燥而单调的动作,她已经重复做了一万多个日夜。“为了照顾我,35年来,她从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陈华山说。
回忆起瘫痪在床刚开始那三五年,陈华山说:“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整天只能躺在床上,缺乏运动。他的身体一时不能适应,吃不下饭,肚子鼓胀,老是出现便秘。妻子不得不让他每天吃硫酸镁,这种“土式泻药”,总会让他频繁排泄,拉稀不停。陈华山难为情地说:“整个屋子臭气熏天的,我真是感觉自己没有半点做人的尊严。”
“那时,我根本不想活,满肚子都是火。一股闷气憋在胸口,动不动就朝她发脾气。菜端到我面前,我一把全扫在地上。”想起那段度日如年的岁月,陈华山眼泪一时没忍住,他连忙低头,捂住脸。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摇摇头说,“我也不想耽误了她,还逼她改嫁过。”妻子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他却只给过她新婚时短暂的甜蜜。每次想起来,陈华山都觉得对不起妻子。
长期卧床的陈华山,每天都通过手抓双环来锻炼身体。
【相守】倔犟女人 含泪支撑家庭
每每陈华山使性子发脾气,杨瑞霞总会流着泪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到陈华山面前,告诉他:“我们一起艰苦度日,即使我做了乞丐也会照顾好你的。我们一起看着孩子长大。”无论陈华山如何逼杨瑞霞改嫁,她都置之不理,“我怎么凶她,她都不吭声,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在陈华山眼里,杨瑞霞是个内向的善良女人,从未想到她会如此倔犟,“怎么也不肯放弃我这个废人。”
让绝望的陈华山心中微微荡漾起“活下去”的涟漪,除了襁褓中的幼儿,就是眼前这个任劳任怨,从没怨言的妻子。简易的木床上,如今已经62岁的他手抓床梁上的双环,直坐起来。因为有妻子的照顾,他面色红润,精气神很足,若不是看见他干枯的双脚,记者看不出他与常人有何差别。
每天早上四五点,杨瑞霞就不见人影了,除了照顾丈夫、儿子以及80多岁的老人,她还要去割草卖给养牛户,下田种水稻,下地整菜园,做一天三顿饭和所有家务。“我出去干活时,孩子只能放在摇篮里,绑条绳子让丈夫抓着,孩子哭了就摇一摇……”有一回,她回家一推门,看到儿子因为饥饿从摇篮中翻出,躺在地上哇哇哭,丈夫抱不到,也叫不到人,急得直掉泪。
陈华山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的身体再不运动,只怕双手都得废了。“我哪怕能恢复一点点,也总比躺着等死来得有意义吧!”于是在一米来宽的床梁上,陈华山让妻子挂上两个红色的双环。他每天在妻子的帮扶下,手抓双环不断加强自身锻炼。慢慢地,他能自己坐起来了。
年过六旬的夫妻,觉得面对面坐在一起吃碗热乎饭就很幸福了。
【奋起】苦寻出路 残疾人养鸡致富
陈华山觉得自己不能整天坐在床上,也要谋点生计,后来,听说附近有家冷冻加工厂,削荸荠皮可以赚点钱。他就让妻子把荸荠拿回家,“正常人一天能削上十来斤,我就削五斤,多少能贴补点家用。”
在二十世纪80年代,收音机曾是陈华山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恰逢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掀起“罗斯福蛋鸡”的养殖热潮,这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平常有关注家畜养殖的他,听说不少养殖户发家致富,不禁动起了蛋鸡生产的赚钱之路。于是,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购进罗斯福蛋鸡的种苗,还专门托人买书,照着书籍学习科学养鸡的知识。
说起养猪、养鸡,陈华山口若悬河。虽然他的脚不能行走,可他还有一双灵动的手和一个拥有“生意经”的头脑。在收音机和书籍的指引下,陈华山时常会让妻子抱着猪或鸡到床前,为家畜打针防疫。丈夫负责饲养技术,妻子负责执行喂养,最多时家里养了300多只鸡。
“当时全村只有两户人家率先引进罗斯福蛋鸡来致富,我们就是其中一家。”陈华山自豪地说。现在住的房子,就是那时建起来的,“刚开始建一层,后来慢慢加,每卖出一批鸡蛋就多建一点。”
【幸福】夫妻恩爱 吃碗热饭也满足
记者采访中,妻子杨瑞霞打来一盆水,拧了把毛巾,轻轻地给他洗脸、擦手;丈夫陈华山说要自己来,妻子却没有停下,也不说话,笑着继续擦洗。“现在我自己会擦洗了,可她有空就爱帮我。”陈华山总是被妻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在他们家的床上有一张简易的桌子特别显眼。这张桌子其实就是一块废旧的木板,但经杨瑞霞改造,却成为陈华山专用的“幸福”之桌,有了它,陈华山可以坐在床上吃饭、看书。
“丈夫虽然不能行走,却可以坐在床上,双手也灵活,大小便相对比较有规律,我们可以面对面坐在一起吃碗热乎饭。”杨瑞霞说,“这样就够了,我已感到非常幸福!”陈华山也说:“我识文断字,她手脚灵活,夫妻俩能这样取长补短地过日子,我们俩都很知足。”
或许是受到夫妻俩恩爱的熏陶,家中的儿子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有担当,如今孩子已是家庭的顶梁柱。丰泽区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家庭负担的逐渐减轻,杨瑞霞还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老人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小夫妻吵架、邻里闹矛盾,杨瑞霞都悉心调解,“哪里有困难,哪里就看到她忙碌的背影。”在泉州“创卫”的那段时间,她还经常走街串巷,清扫卫生死角。对此,杨瑞霞心怀感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社区居委会和大家的帮助,才让我撑了过来,如今我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馈大家。”(记者 陈森森 /文 张九强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