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百多年来,就安置于金沙江南岸的河谷里,熏染着干热的风,沐洗着干热的雨,枯晒着干热的太阳,年年如斯,周而复始。
祖祖辈辈落籍于此,尽管乡亲们勤劳坚韧、本性憨朴,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其主因是生态环境的横遭破坏,使得故乡干旱少雨。没有水,就算家乡人有夺天的本事也奈何不了在一亩三分地里刨出一个金娃娃,以致清汤寡水的三餐、缝缝补补的衣裤、出门就爬坡的通行条件,就是家乡的真实写照。日复一日的辛劳,“种一坡,收一土锅”“养猪过年,养羊御寒,养鸡只为换点盐巴钱”,生活的困难艰窘可见一斑。
一直到21世纪初,家乡片角的永兴庄,在致富带头人、原村委会主任雷志洪的带动下,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地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种起了石榴。原先是会理石榴,通过村委会带领乡亲们到蒙自考察后引进种植的,后来,又与时俱进,对品种进行了改良,升级替换为软籽石榴。
家乡海拔不高,但阳光一年四季充沛,热力四射,光热资源丰富,“温室效应”比较明显,乡亲们通过因地制宜地建小水窖、挖水塘、打机井等措施,解决了用水问题。有了水,广袤的土地变得“寸土寸金”,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真正实现了“土里刨金”的现实传奇。截至2018年,家乡已种植软籽石榴8200亩,收益约为9000多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近100家,50万元以上的10多户。在软籽石榴的发展进程中,一路走来,涌现出了全国劳模雷志洪,成为“领头雁”“排头兵”“火车头”,另外,还涌现了拥有50亩以上的36户党员种植大户,人人都是“土专家”“土秀才”,身怀种植软籽石榴绝技的种植能手,成为示范户,成为家乡发展软籽石榴的红色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因为有了软籽石榴,家乡的山坡不再荒芜,由原先的“癞痢头”变成现在的“花果山”,举目整个达旦河河谷,到处是绿意翻滚、翠荫匝地的石榴树,遍地是怡情养眼的绿色风景。“五月榴花红似火”“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绝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置身其间,花映人脸、鸟语啁啾、花香沁鼻,犹如身临诗画同框的绿色生态走廊,自有自给自足的桃源之韵。
家乡的软籽石榴,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元素的融合叠加,以致品质优良、味道上乘,有着品质优(突尼斯软籽石榴)、营养丰(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成熟早(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比河南等地早20天左右)、个头大(单个1斤以上是常态)、糖度高(入口即甜)、外形靓(整体彤红)、纯天然(不用农药化肥,绿色有机)六大特点。
家乡除了发展软籽石榴外,还大力种植有葡萄、沃柑、花椒、核桃、金蜜脆枣等,但所有林果中,乡亲们最钟情偏爱软籽石榴,他们把所有的热爱都倾注于它,对它如痴如醉、朝思暮想,把它视如宝贝相待:从扦插、发芽、剪枝、打叉到开花授粉、打药、疏果、套袋、装箱,无不悉心周到、无微不至。石榴也懂人性似的,很是通情达理,“不负春光不负卿”,每年七八九三个月份,便是石榴大量成熟采摘期,是家乡最美最甜的季节,一个个似含羞的新娘似的掩藏于绿叶间,双眉如星,媚态十足,眉眼忒忒,笑意盈盈。轻轻剥开其身,红冉冉的榴瓣,籽粒晶亮,堪与红玛瑙媲美,咬一口,汁液四溢,让人瞬间口舌生津、齿颊留香。采摘期,整个河谷欢乐占领了高地,嬉声笑语,山歌翩飞,悠然回荡整个河谷,用一句很时髦的句子来形容,就是“多么的拉风”啦!家乡软籽石榴的质地优良,色香味俱佳,成就了其特色水果品牌“卜甲红”,走出了国门,打入泰国和越南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明星产业,为家乡换来了一沓沓的人民币。2017年,家乡片角隆重举办了第一届软籽石榴节,盛况空前,商贾云集,订单犹如雪片飞来,有力助推了家乡软籽石榴的蓬勃腾飞,大大提升了软籽石榴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名声远播的“绿色山珍,馈赠佳品”。
一方山水一棵树,软籽石榴成为家乡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让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家乡的软籽石榴,每一棵树都洋溢着家乡红土的气息,都饱吸了家乡的阳光、雨水和乡亲们汗水的精髓,成为让家乡骄傲的金色名片,为家乡的脱贫攻坚摇旗呐喊、奉献大力。
喜看石榴花似火,累累硕果缀枝头。软籽石榴,犹如与家乡根脉相连的璀璨菁华,成为家乡农耕文明史上新近书写的传奇,带给家乡的是对荒芜、干旱、贫穷的有力消除,留下的是绿色、丰硕、富裕、福祉,是物产丰饶,是山清水秀,是丰衣足食,是经济腾飞。家乡因软籽石榴的安家落户而发生了传奇式的巨变,家乡因得益于软籽石榴而生活充满了阳光,有滋有味,乡亲们活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内心的惬意无以言表。家乡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以土为生、以农为业的乡亲们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福泽于软籽石榴产业的大力发展,彰显了新时代的精神风采,在充满希望的河谷唱响了一首精彩的田野山歌。(作者 龙天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