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里割草、家中加工切碎、手扒草料喂牛、打扫牛舍......
5月28日,广西平果市坡造镇内里村村民谭兆业、卢玉仙夫妇手脚麻利地完成割草喂牛的每个动作,正是靠他们勤劳的双手,自家的养牛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壮大。谭兆业一家也靠养牛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成为内里村典型的致富能手。
今年35岁的谭兆业是内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本人长期在广东务工,妻子在家种地,照顾老人和小孩,2016年底已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谁料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母亲突然罹患尿毒症每周都要到医院进行透析,医疗费用巨大,73岁的父亲患有慢性疾病也需要人照顾,家中有三个孩子读书,又是一大笔开支,一家的生活因病陷入困顿,面临返贫的风险。
2019年,谭兆业决定用实际行动改变家里的窘境。他先买回了两头牛,尝试发展养殖业。为了扩大养殖,谭兆业在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获得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又向亲戚朋友借了2万元,在自家屋后的闲置山地建起小型养殖场,夫妻俩开始踏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我用2万元建成50平方米的牛舍,用5万元买回8头小牛回来饲养,家里的8亩地都种上了牧草。”谭兆业介绍。
办起养牛场后,谭兆业开始认真钻研养殖技术。他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养牛技术培训班,请教村里养殖经验丰富的能手,一点点摸索实践,平时经常浏览养殖类的手机软件,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难题。
“每天六点钟起床去地里割牧草,切碎喂牛,清理粪便,给牛场消毒……这些工作每天都要重复几遍。”谭兆业说。夫妻两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养牛场,就是希望小牛能顺利健康地成长,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夫妻俩的辛勤付出,家里的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条件明显好转,成了村里的致富榜样。
“家里再怎么穷,父母都会想办法供你们读书,希望你们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靠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谭兆业深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道理。他时常教育三个子女要用功读书,不可荒废学业。镇政府为两个在读小学的孩子申请了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各类教育助学金2000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经济压力。
“2019年卖牛总收入约8万元,目前,存栏肉牛10头,将陆陆续续上市卖掉,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一头肉牛能卖12000元,接下来打算向镇政府申请指标,在屋顶养殖一批肉鸽,增加收入。”尝到养殖增收的甜头后,谭兆业雄心勃勃地规划着未来的创业致富之路。(黄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