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小花菇,于2016年11月2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注册人为房县食用菌产业协会。
房县小花菇产于湖北省房县所辖城关镇、军店镇、土城镇、青峰镇、红塔镇、五台乡、野人谷镇、上龛乡、门古寺镇、中坝乡、窑淮镇、九道乡、大木场镇、化龙堰镇、白鹤镇、尹吉甫镇、沙河乡、姚坪乡、万峪河乡、回龙乡等20个乡镇,该地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总产量150-200吨。
房县位于神农架和武当山交接地带,处在被专家誉为食用菌生产“黄金线”上,是全国闻名的“耳菇之乡”。据清代《房县志》记载,唐中宗李显(庐陵王)流放于房州(房县)回京后,钦点“香菇”作贡品,由此推动了香菇生产。清同治丙寅秋《房县志》第十一册·物产类收录“香蕈”。1991版《房县志》记载:“香蕈”、“香菇”,本县香菌历史悠久,誉名中外。房县小花菇是房县香菇中的极品,2014年房县小花菇在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在全国掀起了“小花菇”热。
房县年均气温15℃左右 ,年日照时数长达2000h, 雨热同季,年降雨量为1000ml左右,空气潮湿,多漫射光,常年云雾缭绕,气温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境内山野溪水及地下温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任何污染,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
房县小花菇生产充分利用了房县独特的气候、光照、空气湿度、温差、水及栓皮栎、麻栎等壳斗科树种等自然资源。菇农将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接种至段木上,经野外天然发酵菌丝,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子实体。由于全县海拔在180~2485.6米,在香菇出菇季节,昼夜温度差、湿度差悬殊,有利于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积累,也使菇面夜间遇到短时间寒冷,表面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而内部细胞继续生长,将菇盖表皮胀破开裂,形成龟纹形或菊花形花纹。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房县菇农“干干湿湿”、“三阳七阴,花花太阳”等特有栽培模式相结合,形成了房县小花菇“外形圆整、肉厚、龟裂纹深、柄短、口感爽滑细嫩、香味浓郁”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