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是一座极富江南韵味的乡村,白墙黛瓦,亭台水榭,蓊郁古樟之下,充满着鸟语花香,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穿过一片错落有致的白色小楼,小楼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位于村庄的中心位置一座红旗形状的雕塑上面,豁然写着一行标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句话恰好也是当地村民真实生活的写照,中央实施苏区振兴政策的10年时间,潭头村经历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村民生活也随之“逆袭”。
“我已经很知足了,仅去年我家就挣了25万多元。”现已73岁村民孙观发对澎湃新闻()称。
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中心位置豁然写着标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产业发展是关键
孙观发家距离标语右侧不远处的二层小楼,目前已成为游客必到之处。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并到过孙观发家里,跟几位村民一起座谈。
孙观发家的入门厅内右侧墙上挂着当时座谈照片,面对纷沓而至的游客,他笑呵呵的向游客讲述见面时场景的每个细节和家乡致富的故事。
“我们以前村里很贫穷落后,大家都只能外出务工。”孙观发回忆称,过去村里一直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为主。
根据《赣南日报》报道称,潭头村曾是于都县“十三五”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08户,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讨生活,土地撂荒,村中一片衰败景象。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和实施,这对原中央苏区的乡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村民孙观发亲历潭头村由贫穷到富裕的10年历程。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图
山村要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潭头村如何发展,这成为摆在当地政府眼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潭头村终于找到自身的资源禀赋——硒。因土壤硒含量高,水资源丰富,为发展产业,当地政通过流转土地和山林,打造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基地、万亩油茶产业林和千亩脐橙产业带。
2017年,潭头村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根据赣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公开资料显示,385户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户均增收1300多元。124户农户通过合作社参与蔬菜种植,每亩每年平均收入1.3万元。富硒产业带动本村20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近年,伴随村里富硒蔬菜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壮大,潭头村修路、造房和环境治理,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变成一座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以前去外面打工,每个月只挣几千元,还天天加班,现在家乡就能挣钱了。”孙观发说,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无到有。
根据统计,2019年以来,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富硒蔬菜,集体土地租赁收入、公益林收益及旅游公司分红收入,潭头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9万余元。
“我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知足了”
伴随潭头村的发展,孙观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
2017年开始,孙观发实现脱贫;2019年,他积极搞民宿、办餐馆和开超市,入股村里的旅游合作社,收入大大提升,而他种植的富硒农产品也成了抢手货。
孙观发说,1975年3月退伍后回乡务农,亲身和深刻见证家乡从贫困到富裕的历程。
“早年在潭头流行一句顺口溜:‘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拦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一到中午做饭,因为电力不足,还总是吃到夹生饭。”孙观发称,早年村里的基础设施薄弱,不少人只能外出讨生活。
“520”代表了潭头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感谢和纪念。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孙观发的经济情况也不乐观。2007年,老伴患上重病,巨额治疗费让他欠下20多万元债务,全家一度成了贫困户。他说,那时女儿在外地上学,他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才能给女儿凑到学费,
他对媒体回忆称,有一次过年,家里买不起肉,我只能将养来下蛋的老母鸡杀了,女儿说都快忘记肉是什么味道了。
中央实施的苏区振兴政策犹如春风,也吹进了潭头村。
“有一大批项目落户村里,改水改电,改厕修路,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的房子。”梓山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称,除了改变乡村环境,让当地村民彻底脱贫才是关键。
孙观发在驻村干部帮扶下,与村里94户贫困户一起实现脱贫。
“2017年我们家的人均收入就达到5000多元。”孙观发称,2019年以后,潭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乡村,加速了发展。
“人气旺,财气也旺。”孙观发说,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他也和100多户村民入股成为股东,把家中原本空置的4间旧房重新装修,办起民宿,开起了超市。
在营业的首个夏季,潭头村日游客量达上千人次,民宿几乎天天爆满,2021年,他全家收入超过25万元。
随着接待量越来越多,他还成为当地的一名讲解员。
“我们收入增加了,精神面貌也更好了。”孙观发称,每天早晨,他会先起床散步,半个钟头后回来烧水做饭,打扫卫生,上午9点准时接待游客。
“我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知足了。”孙观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