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蒙山牛原产于山东省临沂市,中心产区包括平邑、费县、蒙阴、沂南等县,在沂蒙山区其他县(市)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产地属沂蒙山区,山峦、丘陵连绵起伏,最低海拔120m,一般海拔300~700m。蒙山主峰龟蒙顶位于区内,是山东省第二高峰,海拔1156m。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196天;年降水量800mm左右,其中夏季(6~8月份)降雨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5%,属暖温带东南亚季风区域半湿润大陆气候。区内土质分棕壤、褐土、潮土和砂浆黑土四类。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有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沂蒙山区有大量的山坡草地资源,适合放牧草食家畜。历史上,当地交通不便,种植业不发达,不少群众以繁殖母牛向外地出售为生,故历史上曾有“赶不尽的蒙山牛”和“南牛北布”之说。当地群众一般在农历的4~5月份给母牛配种,每到配种季节,饲养种公牛的农户给公牛披红戴花游乡串集,任群众挑选配种,形成了群选群育的局面。经过长期山坡放牧驯化,蒙山牛的体型结构适于登山,在40o~60o的山坡上能够正常上下。 蒙山牛有黄、黑、栗、红等毛色,其中黄、栗、红毛色牛中有黑鼻镜、黑蹄壳、黑尾帚即所谓“六点黑”的牛。由此可见[/],蒙山牛是由黄毛色和黑毛色牛的杂交类群,在当地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和选育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蒙山牛以本品种选育为主,1956年后开始引入鲁西黄牛进行杂交改良。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1980年7月和1982年4月,临沂市曾对蒙山牛进行过两次较详细的调查。其时临沂市蒙山牛的存栏量约14.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3.1万头。其后随着杂交改良的广泛开展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没有及时采取保护利用措施,致使蒙山牛的数量迅速下降。据2006年山东省畜牧局调查,存栏蒙山牛仅10头,其中能繁母牛8头,无纯种种公牛,已濒临灭绝。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1.外貌特征蒙山牛体格较小,体质结实紧凑,毛色有黄、黑、栗、红等色。1980—1982年对445头牛的调查结果,四种毛色分别占29.2%、33.7%、30.3%和6.7%。公牛角较粗长,母牛角较细短,少数无角。角分龙门角、扁担角、八字角、顺风角、小角等。前躯发达,后躯较轻,尻部较斜。公牛髫甲较高且宽厚,母牛髫甲较低。腹部充实而不下垂,肌肉发达,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部发育良好。四肢强壮,系部结实,四蹄圆大、结实。尾帚过飞节。

2.体重和体尺蒙山牛成年牛体重和体尺见表。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调查中,曾在费县、蒙阴两县的畜牧兽医站进行过蒙山牛屠宰性能测定。共测定12头未经育肥的成年牛,性别、年龄不详。12头牛屠宰性能平均值是:屠宰率50.3%,净肉率41.7%,肉骨比5.23,眼肌面积71.2cm2。

2.役用性能蒙山牛成年阉牛拉载重1000kg车斗,在坚实土路上行走1000m的平均用时为17min40s。1998年对4头蒙山牛(公、母牛各半)的挽力进行了测定,平均正常挽力95kg,最大挽力208kg。在一般情况下,两牛一犋每天可耕平原壤土地4~5亩,耕山岭地3~4亩。

3.繁殖性能蒙山牛母牛初情期在1岁左右,有的不到1岁即能早配受胎;种公牛一般2岁开始使用。母牛常年均能发情,以4~10月份发情最为集中,约占80%左右;发情周期19~23天,妊娠期280~290天。初生重公犊23.4kg,母犊21.3kg;犊牛多在8月龄断奶,断奶重公犊130kg、母犊115kg;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公犊486g,母犊390g。犊牛成活率96%。

四、饲养管理

蒙山牛以缓坡放牧为主,谷雨后即上山放牧,直至秋末冬初。夏季高温季节有短期舍饲,全年放牧达7个月。放牧期一般不补料,舍饲期饲喂麦秸、青干草、甘薯秧、花生秧等。舍饲期对妊娠后期母牛和使役母牛补料,每天0.5~1kg,以玉米、麸皮、甘薯干、花生饼为主。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蒙山牛保护区和保种场,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1983—1988年曾执行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蒙山牛选育及杂交利用”项目。

六、品种评价

蒙山牛濒临灭绝,已无保种和纯繁的必要。当地现有以蒙山牛为母本的杂交改良牛30余万头,以利木赞牛的杂交后代为主。建议在杂交牛群的基础上进行横交选育,培育适于当地自然环境和饲料条件的肉用新品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