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雷威本报记者 袁野

近日,在霍山县诸佛庵镇上谷村,茶叶扶贫合作社负责人李齐文正在为当地群众新采摘的茶叶称重。茶季已基本结束,但上谷村的茶农却依旧忙得不亦乐乎。

上谷村是霍山县优质茶叶重点产区之一,现有优质茶园2000多亩。当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以上谷绿茶最为出名。 “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们村虽然不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产量持续攀升,但由于制作工艺不精细,名优茶品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与发展。 ”李齐文告诉记者,由于茶叶质量上不去,当地茶农的收入自然就不高。

为改变这一局面,从2016年起,上谷村对老茶厂进行翻建,2017年又成立了茶叶扶贫合作社,积极打造“红、黄、绿”三大茶叶体系,将茶季分为3个时段,即:第一阶段生产精品黄芽,第二阶段生产养生红茶,第三阶段生产特色绿茶。 “以前5月份茶叶就采完了,然后只能对茶园进行打理。今年,村里做起了红茶,我和老伴又摘了一个星期的茶叶,多赚了500多元。趁最近天好,我们还要再多采摘点。 ”该村76岁的贫困户王义发说。

记者在茶厂里看到,合作社成员正在聆听从江苏聘请来的红茶制作技术员讲解制茶工艺。贫困户钱先国是村里首批参加茶叶扶贫合作社的一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就是春季两个月左右摘些小茶,随着茶季价格的波动,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现在村里搞红茶制作,茶叶价格又比较平稳,采摘期延长了两个月,按45天计算,收入能增加到7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谷村试制红茶,产量有160多斤;明年正式投产后,可以制成红茶3万斤左右。

“在村茶厂升级改造完成、成立茶叶扶贫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延长茶叶生产周期,提高上谷茶叶资源利用率,使全村茶叶亩收入提升到4000元左右。同时,解决茶农‘卖茶难’问题。尤其是让贫困户茶农参与到茶叶合作社项目中来,人均至少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上谷村党支部书记肖杰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