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辣系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群众喜欢种植的地方特色小椒品种,是一个集观赏、药用保健和鲜食等多用途辣椒良种。一、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小米辣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成熟果供食,可
小米辣系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群众喜欢种植的地方特色小椒品种,是一个集观赏、药用保健和鲜食等多用途辣椒良种。
一、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小米辣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成熟果供食,可生食、炒食或干制、腌制和酱渍等。其果实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C。其果味辛辣浓香,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作用。一般亩产1000~2000公斤,产值4000~5000元,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特征特性小米辣株高60~80厘米。株幅70厘米。茎近无毛或有微毛。单叶互生,叶片长8~10厘米,宽4.5~5.3厘米,呈卵圆形或心型,叶色淡绿黄色,叶背面主脉处有微毛。花白色。果实圆锥形,嫩果白色或白绿色或绿色,老熟果呈黄红色或红色;果长3.5~5.1厘米,鲜椒单果重3.5~5克。单株结果250~300个,高者达500个以上。一般单株鲜果产量500~750克,高产株达1000克以上,每亩(667平方米)鲜椒产量1200~1500公斤,高产地块2000公斤。
小米辣喜温、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20℃~30℃;结果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35℃以上高温或15℃以下低温都不利于结果。光照不充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坐果率。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最理想。
三、栽培要点
(一)播种期或播种量小米辣在云南麻栗坡低热河谷地区,全年无霜或霜期极短,早熟栽培以秋播或冬播为主,秋播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露地育苗,苗龄65~70天;冬播于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播种,实行小拱棚保护地育苗,苗龄75~80天。春播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苗龄50~60天。春播既可育苗移栽,也可实行直播栽培。育苗移栽亩用种量为50克,直播为500克。
(二)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可实行单独净种,或实行辣粮间种(辣椒间玉米)。净种行距为60厘米,窝距50厘米(定双株),亩栽4000株。与玉米间种,种2行玉米(行距50厘米)间6行辣椒,玉米窝距0.50米(双株栽培),亩植玉米1100株,亩植辣椒3000~3300株。
(三)种植地块选择与整理宜选择以前作为非茄科作物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缓坡砂壤土种植,最好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移栽前再翻犁1次,使土壤充分细碎,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块上种植,以开厢埋沟种植为好,厢面宽2.0米,沟宽0.4米,深0.2米,每厢种4行。开厢种植有利于雨季排水和田间操作管理。
(四)合理施肥,实行配方施肥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2500公斤,普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硼砂1公斤,锌肥1公斤,化肥与农肥充分拌匀后作底肥,每穴施肥1公斤左右,施后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定植后,植株在开花坐果前可不追肥,以防前期生长过旺。干旱天可适当浇施腐熟清粪水,当1~2台花开时,以1∶2的人畜粪尿水施稳花肥,盛果期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施后覆土或浇水。采果期间每隔15天左右喷施叶面肥1次,每次用0.3%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充分满足结果期植株所需营养,确保丰产。
(五)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开花前每隔10~15天喷1次百菌清杀菌剂预防,坐果期间每采收2次果,喷1次代森锰锌或其它杀菌剂,防止因采摘造成伤口感染发病。若发生病毒病及螨类害虫危害,应在发病和危害初期,及时喷菌毒清或克螨特等药剂防治。
(六)采收与留种如采收嫩果,当果实充分膨大,果色亮丽成白黄色或红黄白色时即可采收,每星期采摘1次,一般于晴天上午或下午采摘为好。
小米辣属常异交作物,自然杂交率较高,为确保本品种的优良种性,留种田要与其他辣椒品种间隔500米以上。开花结果期拔除杂株,选留具有本品种特征,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待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后熟5~7天,然后剖果取种、晾晒、保存。也可将果实直接晒干,用小木棒打碎种皮后脱离种子,扬净杂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