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范。
范的本义是一种草。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范,从艸(草),氾声。”但范草具体是什么草,早已无解。
从字形上看,“范”字带三点水,下边的“氾”,有“跪拜水边的草”之形。因此,范,应该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模样周正,所以才被人尊重。
由此而来的范姓,守规矩,讲规则。
得姓范武子
范草,应该是最具草的标准形象的。碧绿细长的叶,淡绿坚韧的茎。根,扎在泥土中;叶,在地面上飘扬。
与水相伴的范草,有着不一般的清醒、讲究和规矩。中国古代有一块生长范草的地方被称为范邑、范地。范地有范草的传说,范地人拜范草为原始图腾和氏族族徽。
范姓,也源自范地。除了自然而然地有着范草的特质之外,还有了延伸,例如,他们有条理,喜欢把事情弄得清楚明白。特别在对待自己姓氏方面,范氏较许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便是地位显赫的。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隰(xí)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范姓为尧帝陶唐氏的裔孙刘累之后,出自祁姓。尧,又称唐尧,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称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西周末年,杜之领主杜伯被周宣王所杀,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往晋国,担任士师(即法官),建立士氏家族,其子杜蒍被称为士蒍。范姓,是在杜隰叔玄孙、士蒍之孙士会那儿产生的。
士会因于国有功,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大约公元前593年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是得到封邑随(约为今山西介休),被称为随会,不过“随”这个姓氏早就已经有了,士会不算随姓第一人。后来士会又得到封邑范(约为现河南范县),又被称范会。拥有范地的士会,在遍地范草的簇拥中,不禁心旷神怡。范草蓬勃的生机和周正的模样,都令士会无比振奋。更让士会豪情万丈的是,他获得了独创姓氏范姓的特权,成为范姓第一人。其子孙也以范为姓。
范士会格外敬重范草。他常常在出征等重要的日子来临之前,拜一拜范草。从范草那儿获得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在稍有闲暇的清晨时光,他还带领孩子们在范草边练功。有时,孩子们调皮起来,会在沾满露水的草地上打滚。那孩童情态,充满着令人向往的情趣,令范士会眉目间都要溢出笑来。因此他并不制止,反而含笑鼓励。想来,范士会也懂得养生,露水中含有植物渗出的某些对人体有益的化学物质,又几乎不含重水,有着较强的渗透性,对健身、健肤也是很有利的。
范士会还将从范草那儿获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传给子孙。范士会逝后被晋国国君追谥为“武”,也被称为范武子。自士会范武子以后,又有范文子、范宣子、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钜族之一。他们也都像范姓始祖范武子士会一样,敬重范草。
在姓氏大演变背景和过程中产生的范姓,就这样明明白白地延续着。对人事保持清醒的认知,也成为很多范姓者的特点。
典范陶朱公
头脑清醒的范姓代表人物,要数范武子的后裔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他为范姓树立了榜样,也成为世人的一个标杆。
作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集范草的通达与智慧于一身,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约为今河南南阳)人,著《范蠡》兵法二篇,现在已佚。
(明)吴文中《柳溪钓艇扇》页,绘范蠡故事
范蠡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他与楚宛令文种相交甚深,俩人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及非贵族不得入仕这一规定,而一起投奔越国。范蠡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一雪会稽山之耻,成就霸业,被拜为上大夫、相国、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范蠡感觉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的此类教训太多了。范蠡便急流勇退,离开勾践,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山水之间。之后,范蠡艰苦创业,以聪明才智经商,获得巨大财富,又未雨绸缪,三散家财,以平和之心归隐,定居于宋国陶丘(约为今山东菏泽),自号“陶朱公”。
相比范士会对范草的爱,范蠡对范草的爱颇为特殊。他广泛地种植范草,并善于使用范草,他巧妙地运用范草来占卜。在投奔越国、逃离勾践、三散家财这些人生重大决定做出之前,范草都是他的定心丸、强心剂。那碧绿有型的范草在他手上心间翻腾流转,也翻转着他的人生。
在范草的“指引”下,范蠡保全了性命,留下了好名声。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成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至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范蠡配享武成王庙,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宋朝时期,配享武庙。他还被尊为顺阳(约为今河南淅川)范氏之先祖。
范蠡,就这样象征了一个“规范”。而“范”有模子、法则、榜样、界限等含义,也是名副其实。慢慢地,严谨、守规、通透,也成为很多范姓人的特点。
范蠡的故事,大多有史料记载。修史,也成为范姓将其严谨守规之特点发挥到最好的重要载体。
史笔传千秋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范姓中,就有很多史学家。
先是南朝宋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官员范晔,他的著作《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属词丽密,文辞优美,简洁流畅,“简而且周,疏而不漏”,不仅惯于大量使用对句、整句,而且在句式上出现了四六相间的标准骈体形式,造句明显倾向于整齐化、骈俪化,并致力于追求语言的声韵美、音律美,运用音韵的规律创作和润色,音节和谐,铿锵可诵。《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南宋庆元时期刊印本《后汉书》
范晔出生于士族家庭(顺阳范氏家族),自幼酷爱读书,幼年即博览家中藏书,善文,能作隶书,并通晓音律。曾祖范汪是东晋安北将军,撰有《尚书大事》《范东阳方》等,晋爵武兴县侯,传至伯父范弘之;祖父范宁是东晋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经学家,著有《春秋谷梁传集解》;父亲范泰是东晋中书侍郎,后得刘裕信任,屡被升迁,亦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
范晔虽出身名门,但由于是妾生的庶子,地位并不高。据传范晔为母亲如厕时所生,因额头被砖磕破,还得了个小名“砖”。范晔出生后,因伯父范弘之无子,就被过继给范弘之,因而得袭爵位,封武兴县五等侯。
范晔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州郡征召为主簿,被范晔拒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长史,后迁为秘书丞。之后,范晔随军北伐,升任尚书郎中。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召集同僚旧友料理丧事,聚会于东府。时范晔的弟弟范广渊为司徒府祭酒,范晔就和同僚王深、王广于范广渊处饮酒,开北窗欣赏挽歌为乐。刘义康大怒,降范晔为宣城太守。
范晔被贬职后,郁郁不得志,就在任内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痛苦,终于写出了《后汉书》。
范晔还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编撰思想,在很多序、论中,打破朝代的断限,尽量地把某一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描述清楚,力图有所归纳。同时,范晔使用的类叙法也很有特色。类叙法是史书比类叙事的方法,即类叙数人于一传。他把人品相同的人合为一传,有时甚至打破时间和时代界限,这样大大地增加了书的容量,给不少人品很好但事迹不多的人创造了立传机会。《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揭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行为等方面。
到了北宋,“三范修史”范镇、范祖禹、范冲的佳话,更令范姓在史学领域,名声远扬。
范镇是《新唐书》的撰写者之一。《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范镇还著有文集《东斋记事》等。同乡好友苏轼这样评价范镇:“其文清丽简远,学者以为师法。”
范祖禹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司马光认为他“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君子人也”。《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范祖禹还独自撰有《唐鉴》一书。
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
范冲是范祖禹的儿子,他在修《神宗实录》时,还另外写了《考异》一书。他对史书资料取舍之书写很有讲究,将原有保留的用黑墨书写,新修的用红墨书写,删除的用黄墨书写,故被世人称为“朱墨史”、朱墨修史。修《哲宗实录》时,他又写了《辨诬录》一书。
修史,就这样让范姓与范草紧密相连,并各自精彩着。想来,在很久以前,那遥立水边的范草就看到了这样相连与精彩吧。每一个姓氏,都有着相衬相配的人生。(责编:沈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