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除了种稻,稻下还大有作为。在种养过程中,鱼、虾、蟹等为水稻除草、除虫、松土,水稻为渔业产品提供生长的小气候、饲料,不仅可减少饲料等成本投入,还因种植户会通过主动减少养殖密度来防控病害,从而有效保障了稻渔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优势,其完全符合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绿色、有机的特征,今天我们来讲一下稻田养螺方法,为期4个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一、稻田选地:
养殖稻田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稻田,要求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稻田旱季不干,大雨不淹,排灌方便。水源丰富的半山区,尤其是水库输水涵洞下游的稻田更适合养田螺。
稻田面积1亩地均可,田埂宽度、高度要比一般稻田宽些、高些,田里开一条宽30~50厘米、深40~50厘米的环形沟或“十”字形的交叉沟。平时保持水位10~20厘米,不漏水,进水口和出水口要设置较密的拦网以防逃,底泥以松软为好。
二、清塘消毒
水稻栽培选择病害少、抗倒伏的水稻品种。稻田不施农药,尽量少施化肥。双季稻田在插秧前、单季稻田在放养前两个星期,先用堆肥做池床,在堆肥前用生石灰、漂白粉清田消毒,每亩(带水10~20厘米深)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20公斤。堆肥用鸡粪、切细的稻草和碳酸钙夹层堆积。鸡粪与稻草的比例为3∶1,碳酸钙的用量依土壤的酸碱度而定,保持pH值为中性。堆肥量为每平方米3~5公斤。堆肥下田前必须完全腐熟,否则会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田螺生长繁殖。清塘消杀将40千克生石灰水均匀泼洒,加水至5厘米,再翻耕耙田,以消灭蚂蟥、野杂鱼、福寿螺及其他敌害生物虫卵等。
三.种螺投放
种螺投放种螺采购自本地农贸市场,运到稻田边,选择螺壳完整无破裂的种螺,均匀地撒至田中,避免扎堆。种螺的规格为30~50只/千克,共投放150千克。
四、日常管理
经常巡塘,发现福寿螺或其红色的卵要及早处理,把福寿螺捞出,福寿螺卵整体摘除。养殖过程中不可使用除草剂、灭螺胺等化学药物。在高温季节,如果水温超过30°C,要引入汶水的水降温;如水质过瘦,要加大投喂量或减少换水,如水质太肥则要进行换水;如发现厣过软,须向水中泼洒石灰水(按5千克/亩),每次间隔2天至症状消失。
五、饲养管理
投喂花生麸,隔3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3千克,用水泡软化后搓成浆均匀泼洒。按实际情况控制投喂,阴雨、曝晒天气不投喂。水温超过30°C也不投喂。在春季插秧7~15天后,秧苗返青时即可放养。到高温季节刚好稻叶茂密,为田螺遮阳降温。放养小螺(每公斤有400~800个)密度为每平方米50~100个,到秋末即可长成规格为每千克40~100个的商品田螺;放养大螺密度为每平方米100~500公斤,到秋后可增重2~5倍。
六、水稻管理
水稻种植过程中不施用农药或化肥,也不施用基肥,投喂的花生麸也起到了肥料的作用。稻田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根据天气变化,每三天早晚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二分之一左右,田水保持水质流通清新,溶氧量高,土壤肥沃;三要饲养得当。饲养田螺,最重要要确保好水质和适当水温,夏秋两季高温季节是田螺摄食旺盛期,可采取冲水换水灌田,降低水温增加溶氧量;田螺的食性杂,除摄食天然饵料外,可适当投喂一些米糠、菜叶等,根据食料是否吃完进行调整。
七、田螺放养
在春季插秧7~15天后,秧苗返青时即可放养。到高温季节刚好稻叶茂密,为田螺遮阳降温。放养小螺(每公斤有400~800个)密度为每平方米50~100个,到秋末即可长成规格为每千克40~100个的商品田螺;放养大螺密度为每平方米100~500公斤,到秋后可增重2~5倍。
八、田螺捕捞
夏季水温高,选择清晨或夜间捕捞;秋、冬季应在晴天中午捕捞。用手抄网捞取(网目为1~3厘米)。养殖稻田面积较大时,可用炒熟的米糠、麦麸、血粉以粘土做成团块,投入水中,田螺闻到香味就会集群摄食,此时用网捞取。捕捞小螺时,用细密的大块网布诱捕,先将上述饵料用布包成团块,放在网布中央,连网一起放入水中,每隔30分钟收网1次。捕捞采取人工捡拾的方法捕捞,收获体重达10克/只以上的商品螺共316千克。另外,收获稻谷50千克。
九、效益分析
经4个多月的养殖,一亩地收获商品规格的田螺316千克,稻谷50千克。田螺和稻谷的单价均为10元/千克,产值为3660元。成本费用1610元,其中螺种1200元、有机肥200元、石灰30元、花生麸180元、人工不计。扣除成本后所得利润2050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27,投资回报率较高,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