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记者走进阎良区北屯街道李浩村,在村民马向红的平菇种植大棚里,只见一摞摞菌棒依次摆放,整齐有序。从菌棒两端长出来的平菇,像花朵一样鲜嫩肥硕。当前正值平菇的盛产期,马向红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心照料。

据马向红介绍,他们会根据棚内温度、湿度,每天喷洒两到三遍水,随时通风并把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3到24摄氏度,以保证平菇达到最佳品质。

马向红已经种植平菇七八年了,她的红莲家庭农场有10个平菇种植大棚,24万个菌包,35天左右就能收获一茬平菇,截至目前,已收益50余万元。依靠平菇种植,马向红家走上了致富路。在自己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在制作菌棒和采摘繁忙时,她还需雇用周边一些村民来帮忙,让他们也多了一份日常收益。

马向红告诉记者,在继续大面积种植平菇的基础上,接下来打算和其他农户一起试验种植一些羊肚菌,丰富农场的菌类品种。另外,还能向更多种植户提供种子和菌包,带领大家一起富起来,并进一步将农场升级,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大棚外,前来收货的福建客商李剑伟说:“红莲家庭农场的平菇,产量大、品质优、肉厚、口感好,这么多年,他一直在这里订购,是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据悉,阎良区红莲家庭农场除了示范生产设施无公害食用菌外,还推广食用新型木签菌种种植、蔬菜食用菌套种技术、节水微喷、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栽培新技术。每年定期开展科普培训、组织技术指导服务等,受益群众达到1500人次,先后被西安市阎良区评为“科普惠农先进集体”,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等殊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群众致富是目标。阎良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阎良区不断激活农业生产要素,不断推广像马向红这样的乡村振兴能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以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村民增收,实现产业兴旺,百姓富裕。本报记者吴昌永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