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室内养殖技术

_陈令明等

黄渤海伏季休渔期自每年的5月1日开始,此时正是金乌贼在我国北方海区产卵的季节。这就使得金乌贼增殖放流用来繁育的亲本来源受到严重影响,而提供足够产卵用的亲本是增殖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保证增殖任务的完成,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在室外池塘养殖及越冬成功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经验积累,2021年利用增殖放流剩余的金乌贼卵孵化并在室内规模化养殖取得成功。室内工厂化养殖金乌贼不受天气等恶劣环境的影响,较往年室外露天池塘养殖成活率可提高80%左右。现将养殖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所以如下。

一、生物饵料培养

在金乌贼受精卵初孵前即开始培育金乌贼仔乌幼体的生物饵料。选用底面积为20~30米2 方形或椭圆形水泥池作为生物饵料培养池,池深1~1.2米,将饵料池中加满清洁的沙滤海水,加入EM菌肥水,用量为50毫升/米3 。肥水后投入孵化好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水温控制在23~25℃,盐度30以上。培育期间一般不换水,待卤虫无节幼体长至1~1.5厘米时,每天换水量为20%。

二、受精卵孵化

选用中间排水的底面积为30米2 椭圆形水泥池作为金乌贼卵孵化培育及养成池。池底每平方米布设 2 个充气石,每池投放 20 个金乌贼卵附着基,每个附着基附着1 000余粒金乌贼卵。6月下旬、7月上旬海水温度在23~25℃,经过20天左右孵出仔乌幼体。初孵的仔乌体长 0.6~0.8 厘米,由于金乌贼亲本的产卵时间不同,附着基上的卵不是同一批次的,所以初孵时间也不一致,将还没有孵出的受精卵捞至新的培养池中继续孵化。培养池中的仔乌幼体密度保持在50~80只/米3 ,若养殖密度过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仔乌易发生自相残杀现象。

三、仔乌培育管理

1.投喂与水质管理

刚孵出的仔乌幼体就可投喂生物饵料,包括前期培养的卤虫无节幼体、糠虾、南美白对虾苗等,保持培育池中盐度 30 以上。前期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40%,换水时使用80目网箱,防止生物饵料流失。每天换水前吸底1次,吸底前停气15分钟,待粪便及残饵下沉至池底再进行吸底操作。吸底时应避开仔乌幼体。仔乌幼体摄食后会聚集在一起,吸底应缓慢进行,以防止仔乌幼体受惊吐墨。吸底时可在下水道中安置1个水槽,水槽中加满水再放入80目小网箱,待吸底完成后,再将误吸入网箱的幼体用容器舀回培育池中。要保持池内饵料充足,投喂要勤投、少投,防止池内饵料过多引起水质败坏或因投喂饵料过少造成自相残杀现象加剧,导致仔乌幼体死亡。每天要及时观察残饵及测量海水理化指标,并做好记录。利用空气能热泵将水温控制在25℃左右,仔乌幼体生长较快,8月下旬仔乌幼体体长为4~6厘米,个体差异悬殊时应及时分苗。

2.分苗

分苗时,将培育池中水位排至20厘米,进入池中用舀子挑选大小一致的个体舀入水桶中,然后将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另一个培育池中。进池挑选时要缓慢进行,用舀子从仔乌的后方开始舀起,防止仔乌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反应吐墨。仔乌培育至规格4~6厘米时分苗正合适,成活率高。分苗后使培养池中仔乌幼体的密度保持在 15~20只/米3 。一般每池分1次苗即可,为防止密度过高,也可再分1次苗。

分苗后,大苗可以逐渐诱导摄食2~3厘米的冰冻小虾。小虾在投喂前需提前解冻,用淡水冲洗干净。刚开始诱食时每天诱导投喂1~2次,连续诱导投喂7天左右,可以停止鲜活生物饵料的投喂。刚开始诱食时,上午投喂冰冻小虾,下午再投喂1次鲜活生物饵料。培育池的进水管口要用弯头连接入池底,使进水水流为顺时针方向,带动池水旋转流动。每天早晨吸底1次,保持池底干净。每天吸底完成后再投喂,在饵料转化期间仔乌的死亡率较高,必须加强管理。

四、养成管理

9月下旬,水温控制在25℃左右。仔乌长至8~10厘米时,可大规模投喂冰鲜饵料,此时应增大换水量,采用24小时流水养殖。在池底可以投放一些瓦片作为仔乌的栖身场所,便于仔乌的隐蔽,防止仔乌长期处于惊吓状态,利于仔乌摄食后稳定休息。傍晚及夜间,车间内严禁突然亮灯,否则会使仔乌受到惊吓,在池中乱窜撞到池壁使尾部受伤而死亡。

11 月上旬自然水温降至 18℃时,仔乌长至12~15厘米、个体重250~300克时,为保证饵料营养,可以投喂一些活的招潮蟹(体长 1~3 厘米),一般上午投喂冰冻饵料,下午投喂小蟹,注意不宜投喂过多,以防止残饵过多引起池中水质败坏。11月下旬自然水温降至13℃时,可转入越冬培养。

五、小结

在 人 工 室 内 养 殖 环 境 中 经 过 大 约 4 个 月(120天)的培育,可以将金乌贼从受精卵孵化培育至规格250~300克/只的金乌贼成体。

培育过程中,要注重生物饵料的培养与投喂,饵料转化期间应加强管理,降低死亡率。培育池中仔乌密度不宜过大,要及时吸底清理残饵、粪便及死亡个体。每天记录养殖情况及水质指标。培育中期仔乌个体悬殊时要及时分苗,后期要在培养池投放遮蔽物,供金乌贼隐蔽,防止受惊吓而产生应激反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