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向 阳
听说防城区大菉镇那批村有一位养鹌鹑的村民,而且是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家乡从事鹌鹑养殖的,据说还是我市的首位鹌鹑养殖户,3月23日,大菉镇镇长陈培亮带记者前往该村采访。
来到那批村牛角冲组,在一个小山包上,记者看到5栋简易的养殖房,一位中等身材、面相憨厚,约3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一个没完全建好的鹌鹑房里面熟练地做着木工活。经介绍,他就是鹌鹑养殖的主人黄永营,此时他正在做装鹌鹑的笼子。
得知来意后他忙放下手头的活带记者去参观他养殖的鹌鹑。
在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养殖房里,三长排木质的鹌鹑笼呈现在记者面前,每排鹌鹑笼又分四层,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鹌鹑,在棚舍内音响播放的阵阵轻音乐声中唧唧地叫着,生出的鹌鹑蛋摆满了旁边的网状篮里面。
黄永营向记者介绍说,他养殖鹌鹑共投入了30万元,建有5间养殖房舍,共1000多平方米,计划养10万只鹌鹑。这是他的第一间鹌鹑养殖房,里面共有2万只鹌鹑,刚养了一个多月,目前每天大概产鹌鹑蛋17000多枚、400多斤,主要销往南宁的公司,少部分销往防城、港口和东兴。现在市场批发价是每斤6元,除去饲料人工等成本,他每天有1000多元的纯收入。
经过进一步的采访得知,头脑灵活的黄永营会木工、懂建筑、会经商,之前他在防城经商多年,做法兰绒棉被生意,也是防城最早做此生意的人,后来做此生意的人多了,市场饱和,也赚不到什么钱了,他就放弃了此项生意,找别的门路。
经过一番考察,他了解到鹌鹑在我市还没有人养殖,而且只要技术好,也比较好赚钱,于是他去年下半年到南宁的一家大型鹌鹑养殖公司学技术,很快就学到了养殖技术,并和南宁公司签订了合同,公司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和产品回收,这下他吃下了定心丸,他放心大胆地去养殖就行了。
回到老家后,他把多年经商的收入投了进去,风风火火地干开了,买来了建筑材料,与家人在自家的山上建鹌鹑养殖场,春节期间也不休息。
因为资金有限,他的鹌鹑养殖场房都是自己设计,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劳动,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建好了厂房,里面的鹌鹑笼舍也是他按照图案一个一个做好的,仅建筑这块他就省下了六七万的工钱。
2月中旬,他的第一个鹌鹑养殖房终于全部完工了,立马从南宁的公司购买了2万只鹌鹑放进去饲养。
为了保障鹌鹑的健康和多产蛋,他在养殖房里面安装了音响设备,每天都给鹌鹑放音乐听;安装了水帘空调,保持室内的恒温;还引进了先进的杀菌消毒设备消毒养殖场,这些措施在减少鹌鹑生病的同时,还可让鹌鹑生活得更舒适。
记者看到,黄永营其余的4间鹌鹑养殖房也只差里面的鹌鹑笼了,他现在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做鹌鹑笼,还请来了朋友帮忙。他告诉记者,4个养殖房的鹌鹑笼近两个月就可做好,到时做好一间就增加一批鹌鹑,计划上半年养到10万只鹌鹑。
黄永营说,鹌鹑的粪便发酵后再掺点饲料进去可以养猪、养鱼,下一步就养一批猪和鱼,猪舍的建筑材料买回来了,鱼塘也挖好了,争取把鹌鹑养殖场做成一个立体的、生态循环的养殖场,同时他还计划成立一个鹌鹑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他提供养殖技术,帮助回收鹌鹑蛋,争取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养殖鹌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