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迎来全面小康社会的全新历史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顺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农村区域规划,则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及东亚发达国家在农村区域规划领域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与优秀案例,可以在新的视野下,为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提供宝贵的借鉴学习素材。
英国
立法框架下的“集镇”式规划发展
英国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随着英国工业城市的不断发展,国内对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与日俱增,城市与农村之间土地资源的的分配矛盾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区域规划被提上日程。英国国家政府优先通过立法手段解决农村区域规划的问题,在颁布的众多法律中,以194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最为著名。
英国的《城乡规划法》是其国内开展农村区域规划的法律基础,依据该法律,政府依据全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城市与农村进行“划线分治”,以建立统一的规划体制,有效解决因土地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所引发的城乡矛盾,为更加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提供可能,也为地方政府落实规划,提供获取财政支持的法律依据。
在立法框架下,居民参与政府的乡村规划设计,已成为英国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模式。因为,英国国家政府的决策者们认为,只有当地居民,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所以,来自居民群体的民主共识,乡村规划师的设计理念,两者有效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诸如:下水道网线的分布、公共交通设施的布置等规划细节,英国各地方政府都会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沟通。
在城乡规划领域,英国政府长期注重“集镇式”发展,并推出相应的扶植政策。英国的集镇由传统的村庄发展而来,集镇具备使乡村腹地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具体表现在:拥有足够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资源、便利的交通区位、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资源等,满足条件的集镇被英国政府赋予优先的发展政策支持。英国政府通过鼓励全国各地发展集镇,并将不同区域的集镇作为连接,以点带面,促进集镇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并以此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布局。
美国
政府与企业紧密配合下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美国农村,农民并没有集中居住的传统,绝大多数农户在各自拥有的乡村农地上分散居住,没有形成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美国政府在进行农村区域规划时,主要考虑四个原则:第一,大力满足当地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第二,最大限度地绿化美化乡村环境;第三,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民众的生活传统;第四,恰当地突出乡村固有的鲜明特色。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美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在投资建设开发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的紧密配合,形成了系统的乡村基础设施运作网络。在投入资金的分配层面,乡村周边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共同承担,乡村区域规划的具体实施由开发商承担;在建设区域的负责层面,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连接乡村间的公路;地方政府筹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开发商企业则负责乡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引导农村进行“生态村”建设,强调保持乡村土壤肥力,保护水源与空气清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韩国
政府主导下的分阶段农村发展计划
上世纪 60 年代,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农民生活水平低下。70 年代,韩国政府为促进乡村发展,开始实施以农村开发为核心的全国发展战略,这一举措与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非常相似。
韩国版的“新农村建设”共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府规划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如:公路、桥梁、新农村会馆等,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在建设过程中,韩国政府为项目开发商免费提供钢筋、水泥等建设材料,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优先顺序,则由当地农民自己的生产生活情况而定。
第二阶段,政府实施分类指导方针。在该方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首先对乡村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政府一方面鼓励当地居民培养“自立”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居住地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支持此类村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政府倡导当地居民树立“自助”意识,重点实施河道疏通、土壤改良,农业生产基本装备水平提升等举措,同合理优化村庄产业结构,推动多种经营模式发展;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善的村庄,政府的重点工作是协助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如:农副业、种植业、畜牧业等,其间政府鼓励并支持农民采用机械化等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组织集体耕作,以及修建更加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原先由政府主导,具有“官办”性质的“新农村建设”乡村运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完全由民众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在这一阶段,韩国民众开始致力于推动乡村民主法制、社会道德、集体意识教育等领域的建设。
日本
“一村一品”理念指引下的“特色村庄”打造
日本农村以其自然条件和物产为依托,特色农产品为核心,进行乡村发展规划。其乡村发展规划融合了地域产品特色、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以满足当地生产和市场的要求。
在日本的乡村发展规划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日本的“一村一品”规划,与农产品的市场开发策略紧密结合,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产品自身特色、地域特色、加工传统等附加价值,以提升农村的经营效益。日本在“一村一品”乡村发展规划中所取得成果,引起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相效仿,纷纷实施与之相似的乡村发展举措,例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州一品”运动,泰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村一品”的农村开发运动等。
国外乡村振兴经验与案例启示
政府支持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能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出支持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例如,韩国政府主导分阶段实施以农村开发为核心的全国发展战略,制定长远而系统的发展规划,对农村区域规划进行规范。
居民参与
农村区域规划的对象是乡村,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农民的权益。在英国农村地区的“集镇”发展模式下,农民广泛参与农村区域规划,大大提高了农民参与规划落实的积极性,极大地减少了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阻力,保障农村区域规划的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郊区与城市的距离大幅缩短,城市近郊的大量农用地转变成为建设用地,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使乡村环境和某些文化遗迹受到了损害。
在制定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时,必须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本理念,促进农村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发展太阳能、秸秆汽化燃烧技术等,以实现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