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萝卜喝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沏一壶茶,吃几片萝卜,听着相声或传统曲艺,是老天津人的一种考究而闲散的生活情趣。
提到萝卜,不得不提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这个农业部认定的青萝卜生产专业村,近年来立足自身优势发展青萝卜种植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如今青萝卜成了农村致富的“金萝卜”。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田水铺村人勤劳的双手中,越画越美。
产业振兴:小萝卜大收益 立品牌拓销路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
走进田水铺村这个青萝卜产业专业村,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一条宽敞的公路似玉带环绕,路的两旁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
“过去,我们村以种植大田为主,收益不高。1983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可以自由选择种植农作物。”谈及种植青萝卜的发展历程,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书义打开了话匣子,“也是在那年,我们试种了一些青萝卜,效益还不错,一亩地比种大田能多卖一些钱。那时起,村民便陆陆续续开始种起来。”
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植萝卜,品质如何保障、销往哪里,村民依旧摸不着头脑。
2013年,田水铺村党支部研究后决定:建设温室大棚,壮大萝卜种植产业。此时恰逢天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公司帮扶组入驻田水铺村,村党支部和驻村帮扶组共同拿出帮扶资金200多万,补贴村民们建起了温室大棚。
为了帮村民增收,田水铺村“两委”班子四处奔走。2015年与天津蔬菜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青萝卜新品种“七星”。
“新品种,大部分村民都缺少经验,对病虫害束手无策,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着青萝卜的收成。我们多次邀请专家到大棚里现场讲解、示范,有不少村民还和专家建立了通讯联系。” 张书义介绍说,“村民们还购买了科学种田手册,掌握科学知识,种植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品质好、产量高的“七星”青萝卜,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售量增长迅速。如今田水铺村的青萝卜不仅远销国内其他省市,还出口韩国、日本,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武清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与北京天下星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引入农产品精装模式,注册‘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品牌,成功打入京津冀超市的市场。”张书义说。
如今,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物美……“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已经成功入驻超市近400家,仅唐山的一家超市,每年就能销售萝卜360万斤。
青萝卜,也成为村民尹国凤爱不释手的“金疙瘩”。
“从早先在路边卖,到现在通过直播平台在网上销售,20亩萝卜地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2018年,家里翻新了房子,去年,又在市里给儿子买了房子。”尹国凤说,凭着萝卜种植,当初嫁过来时几乎家徒四壁,如今成为年收入20多万元的富裕户。
像尹国凤这样的富裕户在田水铺村越来越多。2019年,田水铺村萝卜销售收入达到487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5万元,今年,全村人均年收入有望突破5万元。
人才支撑:建平台引人才 年轻人齐返乡
青萝卜,是村民赵春雷选择留守的乡愁。
“现在村里有发展不错的产业,还有知名品牌,我不打算去别处了。想用自己学到的营销专业知识,扩大萝卜销售渠道,大干一场!”2016年毕业的赵春雷,大学时读的是营销专业,从市区到城区,打了两年工,收入不尽人意。2018年,他回村种起了萝卜,第一年试种的3亩大棚萝卜,每亩收入就有上万元。2019年,他又把萝卜种植面积扩大到15亩,还投入10多万,建起了10余亩大棚。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2007年,田水铺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得到了资金和政策支持,同年,村干部牵头成立了青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这让外出的年轻人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纷纷辞职返乡。
“早在十几年前,村里就陆续有年轻人返乡,到现在,承包10亩地以上的年轻人至少有20个。”说到田水铺村如今的吸引力,张书义自信满满。“除了萝卜种植产业之外,后期计划将坑塘进行改造,建成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垂钓园。今年还计划改造4所民宿。下一步想把村里的闲置房屋承租过来,统一装修、统一管理,发展集采摘、民俗于一体的旅游业。”
乡风文明:制村规定民约 活动多脑袋“富”
青萝卜口感清甜,恰如该村村民的生活,单纯而美好。
站在田水铺村放眼望去,村庄并不大,但走在柏油马路上,穿过一排排里巷,会发现村庄规划建设的十分整洁有序,这个只有284户、997人的“小村庄”几乎家家有汽车,户户有存款,超过7成的村民在镇上、城区或是市区买了楼房…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能源清洁化、村庄绿化美化、生活健康化的“六化六有”已经在田水铺村全面实现。
产业发展了、人居环境美了,文明建设也不能落后。为此,田水铺村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常态化宣传,在村民中形成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崇尚健康的良好风尚,以“文化+乡风”铸造乡村内涵之“魂”,让农民脑袋“富”起来。
“村里的大喇叭,天天响。”村里的文化管理员赵书香说,“除了普及萝卜种植知识、发布买卖收购消息,‘大喇叭’还积极宣传新政策、新风新俗。”。
40多岁的村民杨玉侠,除了忙活家里的萝卜,最喜欢做的就是每天晚上跳跳广场舞。“很幸运呀,跳舞的第二年,村里就修建了15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现在,许多人能凑在一起在广场跳,人多了,更热闹了。”她仍然记得,刚开始跳舞的时候,都是在自家门口的马路上。
除了为广场舞爱好者建健身广场,村里还把有400多年历史的“小车会”延续发展了起来。此外,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篮球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去处越来越多,正如赵书香说的那样——“生活可丰富呢”。
2020年,武清区把“田水铺萝卜”列为对口帮扶甘肃泾川的产业项目,在当地种植了100多亩。在项目建设中,实行全链条帮扶,不仅提供种植技术、管理方法,还利用田水铺村已有的销售渠道负责销售。除去运输等成本,按每亩地产量8000斤计算,仅种植萝卜一项,每亩地纯收入就能达到3000元以上。
“去年,我们给当地免费提供了30斤的种子进行试种,萝卜出土就被抢购一空。”张书义兴奋地说,“泾川县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萝卜特别好吃。”
谁能想到,这个几年前还需要别人帮扶的困难村,如今已经成了帮扶其他地区的输出方。凭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销售渠道,田水铺村为泾川县的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从一村富,到村村富,带着泥土的青萝卜,如今已经成为田水铺人引以为傲的一张靓丽名片,托起了田水铺村的美丽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