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中国乡村之声对话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特别报道:《咱们村里的年青人》,今天讲述:返乡创业者李君,为山村铺就生态致富路。
这是一座大山深处的贫困山村,村里很多老人一生都没有走出大山:
李君:我们村子就是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他们说香格里拉不过如此。
他放弃都市繁华返乡创业,让封闭的山村与大都市互联接在一起:
李君:这个二维码实际上是和家庭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农户都有一个体系。
贫困乡亲开始走上绿色致富路,他要努力当好致富的领路人:
李君:有人说给农民捐钱,我说不要,如果村民有产品,通过劳动来换,那才能激发内生动力。
在成都高新区的繁华路段,李君的第二家农家菜体验店即将装修完工。按照计划,短期内他将在成都布局10多家这样的体验店。这些日子,李君几乎每天都要到店里来监工,对于店里的每个细节他都精益求精,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个窗口,意义非凡。
李君:里面的食材是我们岫云村的,里面的员工也基本上是我们村的,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农产品卖到城市,第二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第三是对当地精神的传播,不等不靠嘛。
李君所说的岫云村是他的故乡,地处秦巴山区的岫云村距离成都有三百多公里,车程要五个多小时。过去,从村子到镇上需要走四十多分钟的山路。因为交通不便,村里有许多老人甚至一生都没能走出过横亘村里的太阳山。
李君是幸运的,2003年,他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留在成都工作。
但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彻底改变了李君的想法,因为地震让身处成都的李君和家里“失联”了十几个小时。当他竭尽全力终于拨通家里的电话时,彼端母亲的抽泣声让他下定决心:回家!
李君:我们村子就是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有974个人,246户,6个生产小组,他们说香格里拉不过如此。
岫云村环境虽好,但贫穷的生活却是李君不愿意看到的。回到家乡的李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募集了20万资金,修通了村里连接县道的水泥路,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10年岫云村村党支部换届,全村仅27名党员,李君以26票当选村书记,月薪540元。
当时的李君并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在路上”将成为他生活的常态,他成了连接成都和岫云村的纽带,成了村里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今天是给村民李远志家的猪打耳标的日子,一大早,李君和其他年轻人就开始在猪圈里忙活起来。李远志是岫云村的特困户,他患有智力障碍,老婆也是残疾人,夫妻俩常年依靠低保度日,李君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喂养粮食猪,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李君说的办法养殖。去年他们饲养两头猪被李君包销到成都,挣了7600多元,比一般猪的价格翻了一倍,这让李远志夫妻俩备受鼓舞。
李远志:我们的全都是绿色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原先杀肉的来买,一头猪千把块,现在一头猪卖两千多,翻了一番。
如今,包括李远志在内,岫云村246户村民,因为用了李君说的法子搞养殖,基本都实现了收入翻番,再也不用为各种“猪周期”“鸡周期”担心了。
那么,李君是怎么想到发展养猪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呢?养的又是什么样的猪呢?
7年前,因为修了水泥路,李君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当选了村书记,可是李君知道,接下来只有找一条适合岫云村的致富路才能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可岫云村地处偏远山区,没有矿产,缺乏旅游资源,即便是搞农业种养殖,也很难上规模。
冥思苦想之后,李君决定将计就计,反其道而行之,摒弃规模养殖的路子,就走小规模、绿色生态养殖的路,主打健康牌!
李君:像他们算一笔账就是,这个猪,母猪下的小猪不算我成本,我自己种的粮食不算成本,然后就是我自己的劳动,弄个菜,还有人吃的粮食,他卖个两千多块钱很顺利,相比于原来去买饲料,虽然时间短,但是实际上收益更大。
为此,李君在村里成立合作社,大胆地和农户签订了一个特殊的养殖收购合同,那就是收购畜禽不按斤头,而是按年头收购的原则。不要求畜禽重量,只看中喂养时长,这就杜绝了饲料催肥、违规用药的问题,保证了农产品的绿色环保。
三头猪、五只鸭、十只鸡在李君眼里都不嫌少,他就是要精品,要从高端市场入手打开局面,要迎合当今吃的绿色、吃的健康的理念。
岫云村的“时光鸡”“岁月鸭”“年华猪”品牌应运而生。
李君拒绝了所有规模养殖户,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给每一个农产品编上“身份证”,给每一个签订协议的农户家贴上了带有二维码的联系卡。
李君:这个二维码实际上就是和家庭联系在一起的,是他的一个身份标签,每一个农户都有一个体系。她家里有多少地、有多少劳动力、一年能产多少东西。我们到最后通过这种数据化的沉淀可以分析产品的品质。
不过,这样的好想法也遇到了困难,第一次向村民收“年猪”的经历让李君记忆犹新。
李君:我们第一年做测试的时候,其他的猪都长到200斤左右,他的就长的跟毛虫似的,他说李书记,你说的是个猪就行,反正又不称重量。第二天全村都知道,说这个人没法打交道。第二天他把猪迁回去,他不好意思。
李君这种全新的种养方式,想猛地一下让习惯了传统种养的村里人理解,的确不容易。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城市销售端。
近年来,绿色生态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可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本身的鱼龙混杂,“挂羊头卖狗肉”、“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
李君:在新闻采访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很震撼,有一个小朋友直接说你这都是骗人的,才三岁的孩子。可见平时爸爸妈妈都经常这样说。我就觉得这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建立不了信任一切都白费。
同样是诚信的问题,这一次,李君决定主动出击。为此,李君开动“脑洞”,创新启动了“远山结亲”计划,也就是从城市里招募具有新的消费理念和一定消费能力的家庭,与岫云村及周边农户结成“亲戚”,由结对农户一对一地为城市家庭提供高品质、原生态的农产品,李君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他创建了公司,并命名为“一品一家”。
同时,李君尝试着在成都开设农家菜馆,名字就叫岫云村,不是为了做菜,而是要把岫云村搬到城里人的家门口,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李君:我在这讲,讲一万遍都没有用,因为他完全没有感受到,所以我们就开了这个体验店,他完全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在电子商务时代,这看起来是个增加成本的笨办法,但李君说,他现在要建立的是信任,只有让人实实在在看到、尝到,别人才会相信你,线上交易给人距离感,但当与消费者建立了真正的信任关系后,线上下单也就自然成立了。
李君:差不多我们每天都要下去走,除了在厂里面加工产品,我们通过分组几个人去一个地方。
1995年出生的李亚军前年大学毕业,没有选择留来成都找工作,而是选择了加入李君的公司,来到了岫云村工作、生活。
梁涛:两年的时间基本都是在村里,我天天出去跟农民交谈,慢慢就锻炼出来,性格也变了。
说话人叫梁涛,李君公司现有的二十多人中,基本都是像梁涛这样的年轻人,他们行走在秦巴山区的山村里,用农产品连通着山村和外面的世界。李君觉得,村里只有有了年轻人才有了希望,对于未来他充满了信心。
2014年,岫云村每户仅家禽养殖一项就实现增收1800元。如今李君的公司已与53个乡村的1200余户农户签订了供销合同,其中超过60%的农户都是当地的贫困户。为了帮助这些贫困户及早脱贫,李君的公司还采取了保护价包销以及优先销售的原则。
李君:我们那些小伙子到村民家,村里人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有人说给农民捐钱,我说不要,如果村民有产品,通过劳动来换,那才能激发内生动力。让养的人小康,吃的人健康,真正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达到公益的效果。
新的一车农产品又要打包装车从岫云村运往成都,通过互联网销售到更遥远的地方。一条路连接城市与山村,这条路李君已经走了9年,未来他还将继续走下去,相信也会越走越宽阔。
中国乡村之声的评论员纪翔也有话说,他特别撰写了评论《不忘初心,扎根农村,年青人创业带给农村开放精神的洗礼》。
纪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农村体现得淋漓尽致。小时候,我们全村人都以种棉花为生。虽然棉花价格起起落落,有的年头也赚不到什么钱,但很少有人去想别的出路。偶尔有人提起来搞个别的产业,乡亲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这事情以前没人做过,万一搞砸了怎么办”,于是不了了之。直到前两年,村里有人种莲藕发了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离着“富矿”这么近。现如今,村里大半的土地都开发成了荷塘,村子还因莲藕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村。
相信这样的故事,正在千千万万的中国村庄上演着。农村人不是缺能力,而是缺少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去激发这种这种潜在的能力。无论是回乡创业的羊倌、猪倌、农场主,抑或是发展乡土特色经济的经纪人,这些年轻人带给农村的,不仅仅是一个发家致富的门路,更是一种开拓市场的眼光和勇气。
这群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懂市场、善经营、有乡土情怀。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年轻时从农村走出去的,在城里打拼多年,浸淫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站在“庐山之外”回头看,才发现农村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创业机会。回乡创业时的他们,跟当年出走农村时已完全不同:他们知道市场的需求,掌握全新的理念,熟练经营的手段,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搞清楚了“市场在哪里”。于是,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也更加有的放矢、轻车熟路。
走向农村的不光是农民工们,还有那些试图在农村寻找商机和施展拳脚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中大多也是农村娃,当然,也不乏崇尚都市农业的弄潮儿。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大,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四年聚焦“三农”,鼓励农村创业的政策更是数不胜数。与此同时,农村的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网通了,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这些都为年青人在农村创业创造了丰厚的条件,也为年青人继续阔步前进增添了信心。
虽然创业路上有坎坷,但年青人已经在路上。如今的农村,已今非昔比,有大把的机会等待更多的年青人前来开垦。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这么一群人鼓与呼,帮他们把农村的根子扎得更实,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