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开展第三届“最美渔技员”候选人遴选推荐的通知》,经县、区遴选推荐,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综合审核,拟推荐刘红、王磊为“最美渔技员”候选人,现将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工作成绩和贡献予以公示。(见附件)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2年4月12日-18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市纪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反映,电话3115817,或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反映,电话2059370。反映问题要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反映人需用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附件:1、刘红基本情况、工作成绩和贡献

2、王磊基本情况、工作成绩和贡献

2022年4月11日

附件:

刘红基本情况、工作成绩和贡献

刘红,女,1966年2月出生,九三学社,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五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从事水产技术服务时间34年。

一、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技术概述:以维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运用生态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将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含水生植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使农业资源和能源能够得到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利用,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增产增效情况:全县实施6.5万亩。在不减少水稻产量的情况下,每亩稻田增加水产品产量50-100千克。而且由于综合利用,减少一般稻谷生产的施肥和农药成本50-100元。

二、实施稻虾共作克氏原螯虾早繁早育技术。技术概述:至2020年9月,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15万亩,全国面积更高达3800多万亩,且以稻虾种养模式为主。该模式下克氏原螯虾主要集中在5月份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集中、销售价格低,导致养殖户经济效益下降。本技术通过提早繁育克氏原螯虾,调整稻虾共作水稻和克氏原螯虾种养茬口,使克氏原螯虾提前出苗,商品虾提前上市,满足市场需求。一是解决了上市时间迟的问题。调整稻-虾茬口,促使克氏原螯虾提前繁殖、提前孵化出苗、提高次年克氏原螯虾上市规格;二是解决了越冬成活率低的问题。克氏原螯虾冬季生长慢、敌害多,越冬期间损失大,成活率低,通过肥水投喂饲料、减少敌害影响等措施,提高克氏原螯虾秋冬和早春时期存活率。提质增效情况:实施5000亩。该项技术已成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巨大。克氏原螯虾早出苗、早上市,避开五月集中上市,可提前20天上市,经济效益将提高50%以上;同时有利防病、减药,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病害防控技术。技术概述:带领养殖户到安徽省全椒、庐江、肥西、肥东等稻虾共生基地学习“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病害防控技术”进行示范,采取营造养殖环境、强化亲本选育、提前投喂精饲料、控制养殖密度、水体生态环境调控等技术措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病害发病率显著下降。提质增效情况:示范区面积3000亩。和常规技术比较,应用该技术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主要病害发病率下降80%以上,平均规格提高15%以上,每亩节约成本80元左右。平均每亩新增经济效益300元以上,示范区使用渔药总量平均减少5%以上,使用抗生素类兽药平均减少10%以上。

四、实施水产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技术概述:根据《安徽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水产养殖废水达标排放成为必然要求。水产养殖废水具有来源分散、污染物浓度低、排水时间集中、排水量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市政污水处理方法难以奏效。该技术主要通过菌藻贝等逐级降解、吸收,最终转化为商品贝,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运营成本低、转化效率高等特点。提质增效情况:实施500亩。利用现有池塘改建养殖废水贝床深度净化,接入周边养殖池排放废水。处理后水质达到Ⅳ以上,供养殖池塘循环回用。

五、实施草鱼病害生态防控技术。技术概述:草鱼常见的病害有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车轮虫等寄生性疾病,其中,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大,发病率达60%以上,还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并发,致使鱼种、成鱼大批量死亡。草鱼死亡率高,除与抗病力低有关外,还与养殖户盲目放养投饵、养殖环境差、日常管理跟不上、预防措施落后等有关。如在病害防控中,大量使用化学药物,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导致药物越用越频繁、剂量越用越高、效果越来越差,各种病害久治不愈,死亡率居高不下,且大量使用药物极易造成药物残留,危害产品质量安全。本项草鱼病害生态防控技术可解决草鱼养殖病害频发,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养殖效益,确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情况:草鱼病害生态防控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草鱼病害防控观念,促进了水产养殖技术转型升级,实行养殖全程生态防控,草鱼各养殖阶段(一龄鱼种、二龄鱼种、商品鱼)平均成活率由55%提高到90%以上,池塘主养草鱼平均亩产由580千克提高到1000千克以上,养殖过程中化学药物使用量减少70%,基本实现“无抗”养殖。

六、实施蟹虾混养技术。技术概述:学习江苏的成功经验,在河蟹养殖池塘搭配南美白对虾或青虾,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基础上增加效益。该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增产增效情况:实施1000亩。该项技术能增加亩产量50千克~100千克、亩效益500元~1000元。

附件:

王磊基本情况、工作成绩和贡献

王磊,1974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 1998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在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岗位服务14年,常年工作在渔业生产第一线,对全县渔业情况了熟于心,并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爱水产事业,刻苦钻研,不断探索现代渔业发展新技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水产技术推广任务,为渔业增产、农(渔)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该同志参加了“富有机硒中华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成果转化,怀远县“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国家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站怀远示范县技术试验示范与应用”、“中华鳖全雄新品种初步培育及高雄鳖苗种健康养殖示范”等项目;发表科技论文6余篇。该同志团结同志,努力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渔业,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11月,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获得农业农村部 “全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大比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展示出全县水产技干业务水平和精神风貌。

一、积极参加水产推广项目建设,推动渔业经济发展

2016年承担“乌鳢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在白莲坡镇和荆山镇水产养殖户中示范推广1480亩。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全县乌鳢养殖户不仅能够自繁自育,而且还向周边地区提供大量优质乌鳢苗种。

2016年-2019年承担“富有机硒中华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在全县推广养殖面积2380多亩。

2017年-2019年承担“怀远县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项目,在全县多个乡镇推广稻虾连作、稻鳅共作、稻鳖共作等生态养殖模式,集成了稻鳅共作、稻虾连作等多项综合种养殖技术,亩均增收1680元,推广面积累计52000余亩。

2017年参加“国家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站怀远示范县技术试验示范与应用”项目,在怀远县建立面积300亩的泥鳅、乌鳢等主导产品的核心示范区,积极配合合肥试验站做好相关研究、推广、示范、总结等工作。同年承担“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IPA)示范”项目推广工作,在安徽省绿源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成流水养殖水槽750立方米,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2018年-2021年承担“中华鳖全雄新品种初步培育及高雄鳖苗种健康养殖示范”项目中的苗种池塘培育技术研究课题,推广中华鳖养殖面积265亩,带动榴城镇、白莲坡镇水产养殖户发展渔业经济,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认真开展技术合作,促进泥鳅产业提升

1、开展“提高泥鳅黄鳝繁殖力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以来,与安徽农业大学、霍邱水产局等单位合作,针对泥鳅的生物学特性、亲本培育、人工催产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多个创新点。认真研究各水系泥鳅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按照亲本标准选育良种亲本泥鳅40万组,加强亲本泥鳅的饲养管理,合理降低水位,提高水体温度,促进亲本泥鳅的性腺发育,共繁殖苗种5亿尾。研制出泥鳅良种批量繁育新工艺,研究了标准化稻田生态养殖、池塘集约化健康养殖等技术。制定了泥鳅良种选育、规模繁育、商品泥鳅标准化稻田、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推广池塘养鳅1000多亩,平均亩产520公斤;推广稻田生态养鳅10000多亩,平均亩产210公斤,平均增产25.5%,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2、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淮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示范推广“泥鳅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课题,在怀远县5个标准化泥鳅养殖示范区开展泥鳅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示范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病害现象,商品鳅品质大幅提高,成鳅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养殖示范区三年累计面积达到36.20万亩,其中:池塘养鳅66122亩,稻田养鳅295870亩。项目总体经济效益49400.31万元。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开展“中华鳖全雄新品种初步培育及高雄鳖苗种健康养殖示范”项目中项目建设期间,与农业大学张君等教授、专家合作,通过传统与现代育种技术理论与手段相结合,选育高雄鳖亲本,获得具有明显生产优势的中华鳖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扎根基层,开展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1、多年来,该同志扎根在怀远县荆山湖水产良种场苗种繁育基地,研究四大家鱼、鳜鱼、翘嘴红鲌等良种繁育技术。在四大家鱼繁育方面,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大胆提出使用组合催产药物进行催产,从而大幅降低激素药物成本、提高了催产率,降低了产后死亡率。实现了四大家鱼批量繁殖技术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采取生态培育亲本方法,利用鳜鱼受精卵微流水孵化设备,成功繁育出优质鳜鱼苗种。

2、2016年参加“富有机硒中华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推广工作,经常到安徽省黄淮甲鱼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安徽省淮丰园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开展科研试验,研究摸索有机硒甲鱼苗种繁育孵化技术,实现富硒中华鳖苗种培育成活率提高12%,饵料系数降低10%,硒对甲鱼抗病力改善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四、紧跟时代步伐,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新模式

2017年以来,承担怀远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推广工作,全县建立了淮西和白莲坡2个千亩示范片、40个百亩示范点,发展稻田养殖面积52000亩。推广养殖模式有稻虾连作、稻鳅共作、稻鳖共作、稻渔共作等,养殖品种有小龙虾、台湾泥鳅、真泥鳅、中华鳖、草鱼等。如今,怀远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技术领先周边地区,该同志为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工作做出了贡献。

五、积极组织单位职工学知识、练技能,参加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王磊同志响应上级业务部门号召,积极组织单位职工学知识、练技能,参加各级农业职业行业技能大赛,带领单位职工连续参加四届全省、全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7年孙守旗、孙成同志代表蚌埠市代表队参加“2017年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预选赛”,荣获个人二等奖,并为蚌埠市代表队争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安徽省代表队参加“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2019年孙守旗、孙成、张强三位同志代表蚌埠市代表队参加全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孙守旗获得个人第一名、孙成获得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团体一等奖。

2021年孙守旗、孙成、王昆鹏代表蚌埠市代表队参加全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孙成获得个人一等奖,团体荣获三等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