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这两天,随着米东区水稻进入成熟期,在稻田里吃了4个多月稻花和饲料的螃蟹早已蟹满膏肥,开始从稻田“爬”上市民餐桌。
米东区近年来大力调减水稻种植面积,以减促优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精致农业转型,通过引进稻田蟹养殖打造稻蟹米品牌,以稻蟹米收益提升稻田蟹品质,以稻蟹结合的思路为农民开辟一条致富路。
稻蟹结合成产业
9月4日,在三道坝镇稻田蟹养殖基地,农民王则华一早就到稻田里捕蟹。
此时,水稻谷粒饱满、颜色金黄,一个个成人拳头大的螃蟹就躲在田里。
王则华一会儿就抓了一桶螃蟹,她拎着螃蟹给大家普及挑蟹知识:“螃蟹肚子长到4层,蟹黄和蟹膏才熟,掐一下蟹腿,是硬的,才能吃。”
作为全疆三大水稻主产地,米东区在全疆最早引进稻田蟹养殖,王则华家则是最早养殖稻田蟹的农户之一。
稻田养蟹,既可发挥螃蟹的杀虫、除草作用,又节约了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成本,同事还可以培肥地力。
稻田蟹养殖成功,水稻一亩地多了1500元收入。2009年起,米东区大力推广稻田蟹养殖项目。2013年,米东区养稻田蟹的水稻面积达1万亩。
王则华说,那时候,种水稻的家家都养螃蟹,螃蟹多了卖不掉,大家就降价卖,市场就乱了。
随后,稻农养蟹没了补贴,加上市场饱和,大家养蟹积极性降低,到2017年,米东区稻田蟹不足千亩。
王则华家一直养蟹,“养螃蟹的水稻稻米好吃,养螃蟹的稻米不打药、不上化肥,是我家稻米的招牌,不管再难,我都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米东区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将水稻种植、稻田蟹养殖与乡村旅游结合,通过家庭农场和农家乐打造农旅结合产业。
在米东区科技局和三道坝镇政府的支持下,王则华流转600多亩耕地建起新品种稻田蟹养殖基地,还流转了50多亩水塘建起品蟹、体验稻田文化的家庭农场。
目前,米东区稻田蟹养殖面积稳定在千亩左右,年产量15吨左右。
建温棚四季卖蟹
王则华每年都到山东购进蟹苗、引进稻米新品种,还到当地学习稻田蟹养殖技术。9年下来,王则华成了养蟹行家,十里八乡的稻农遇到养蟹问题都来请教她。
这两年,王则华还成功引进了稻田龙虾、稻花鲫鱼等新品种。“今年,龙虾养了20亩,鲫鱼养了30亩,早早就有了订单。”王则华说。
捕蟹期间,米东区副镇长郑旭凌和工作人员来到基地,与王则华商量建螃蟹养殖智能温棚事宜。
今年,在三道坝镇政府的帮助下,王则华打算建螃蟹养殖智能温棚,前期手续已办完。温棚建成后,将解决螃蟹繁育和螃蟹越冬难题,既可实现一年四季养螃蟹,还能为米东区乃至全疆的养殖户供应蟹苗。
王则华算了一笔账:养螃蟹最大的成本在蟹苗,新疆所有蟹苗都要从外地购进,蟹苗每公斤80元,至少有一半损耗,一亩地要投放10公斤苗,成本在1500元左右,本地繁育,能省一千多元成本。
养殖稻田蟹的农民张震说,如果能实现螃蟹苗地产化,他的合作社的螃蟹养殖面积就能翻一番。
郑旭凌说,今年米东区启动了中国稻海项目建设,螃蟹温棚的建成,既能鼓励更多稻农养螃蟹,也将为乡村旅游提供新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和记者交谈的间歇,刚从地里抓出来的螃蟹被顾客买去,抓螃蟹、称螃蟹,王则华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王则华年收入在五六十万元。她说,农民赶上了好时代,小螃蟹也能铺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