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育苗技术要点一、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育苗繁殖方法,在采收当归时,选择叶色深绿、生长健壮的植株作为留种株,次年植株开花、结籽,然后采籽、育苗、移栽。二、育苗时间及苗床管理(一) 选地在5月下旬—6月上旬,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黑垆土、黑土地进行育苗,要求坡度小于20—25°。(二) 整地、施肥在播前10天进行整地。结合深翻整地,亩施磷酸二铵30—40公斤/亩左右,耙平做畦,畦面宽100—120厘米,畦间距30厘米、畦高15厘米,畦向同坡向。(三) 种子选择及处理选择三年生正常成熟的、保存良好、无霉变、无病虫、发芽率70%以上的种子,播前1天每公斤种子用50%多菌灵或根腐灵粉剂5g拌种。(四) 播种5月下旬—6月上旬抢墒播种,播量5公斤/亩左右。播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将种子均匀撒入,稍加镇压,覆土0.3—0.5厘米,播种后均匀覆盖一层草,覆盖量400-500公斤/亩,厚约3厘米,遮荫保湿,防止土壤板结,以利出苗。覆盖后间隔1.5m用土带压住覆盖物,以免风吹。(五) 苗床管理播种后20天左右出苗。7月份归苗长出1—2片真叶时,挑松苗床覆盖物,第一次拔草;在苗高4厘米,即8月份第4片真叶长出时,拔第二次草,选择阴天揭去覆盖物。
要及时拔出苗床杂草,防止病虫危害。每亩用40%辛硫磷4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进行跳甲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喷2次;结合除草进行间苗、定苗,苗间距约2厘米。三、起苗和贮藏1、起苗:育好的苗子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起苗,放置在适当的地方贮存。2、选苗:起苗时要将不合格的过小苗、过大苗,或侧根过多苗、病苗、虫伤及机械损伤苗拣去。3、捆苗:苗子挖出拣选后,揪掉幼苗上的叶片,留下约1厘米长的叶柄,约100苗捆成一把。4、晾苗: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将幼苗一把靠一把,苗头朝外斜摆在铺有细干生土的地上,使之失去部分水分。5、贮苗:将晾好的苗,在11月上旬,选一地势高、通风好、阴凉的地方挖深宽各1米,长约2米的坑,用半干的生土与苗子分层堆放,每层苗厚5—7厘米,每层土厚约2-3厘米,堆子顶部覆土高出地面10厘米,防止积水。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腐殖质含量高,土壤、水质无污染的黑土、黑垆土为宜,前茬小麦或洋芋。二、整地在次年移栽前1-2天翻耕并结合施基肥进行,耕深约20—25 厘米,翻耕后立即耙耱。结合翻耕、用镢头、铁锨、耙耱将凹凸不平的地块整平,并除去杂草、秸杆、石块。
三、基肥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配施磷酸二铵30公斤。农家肥及磷酸二铵在播种前均匀撒于地表,随犁地混入耕作层土壤中。四、选苗选用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侧根少、表皮光滑、直径2-5毫米(百苗重80-110克)的优质种苗。五、栽种株行距均为33厘米,一般亩保苗6000株以上。每窝栽两株,大小苗搭配,两苗距离3—4厘米,苗子分开直放窝内,填土、压实、覆土2厘米左右。六、田间管理1、查窝补苗:在当归栽植后到出苗,检查有无损伤苗、缺窝、枯萎和死苗等情况。若缺窝率达到10%时,应及时补苗,于阴阴雨天将预备在地边的苗带土移栽。发现根部腐烂苗,用镢头挖出枯死苗,将根、茎、叶全部收集到一起,在远离栽植田的地方烧掉,并将灰烬深埋于土中,每穴撒入草木灰100克。2、除草:每月除一次,至少三次。当苗长到5—6厘米时,锄第一遍杂草,要浅锄、细锄、不伤苗、不埋苗、不带苗。当长到10—15厘米时,可锄第二遍草,须锄通、锄深,但避免伤根带苗。当长到30厘米时,可锄第三遍草,宜浅锄、细锄。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拔除。3、定苗及拔除抽苔株:结合第二次、第三次中耕除草,拔除或用剪刀剪除抽苔株;第三次除草时定苗,每穴保苗1株。
4、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苗期可以少量撒施尿素,在根增大前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5公斤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七、主要病虫害防治当归病虫害主要为当归麻口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一)农业防治 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当归麻口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主要采取以下6个方面的措施:1、合理轮作倒茬:当归生产田必须轮作3年以上。前茬以油菜、马铃薯及麦类作物最佳,切忌连作,也不宜在上年种植过其它根类药材的地块种植当归。前作收获后,须伏耕晒垡30天以上,以消灭部分病原菌、虫卵和蛹,以抑制病害的发生。2、人工消灭病源:前茬作物进行中耕除草、翻耕茬地时尽可能人工清除杂草、残枝,同时,结合翻耕,人工拣拾害虫体大幼虫,减少单位面积上的害虫数量及虫卵。3、使用有机肥料必须腐熟。有机肥不得含病原体微生物、虫、卵及草籽。有机肥在堆制过程中,必须腐熟,并翻堆2次以上,以便充分腐熟,以消灭病原体微生物、虫、卵及草籽,符合农家肥无害化标准。严禁生粪上地。4、把好种苗选择关。选用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侧根少、表皮光滑、直径2-5毫米(百苗重80-110克)的优质种苗。禁用带病苗。5、拔除中心病株。当归在生长过程中,发现带病或根部腐烂枯萎植株,要及时挖出枯死苗,将根、茎、叶全部收集到一起,在远离栽植田的地方烧掉,并将灰烬深埋于土中,每穴撒入草木灰100克或生石灰200—300克,进行局部消毒。
6、及时清除带病当归残体。在收获、耕地时发现麻口病、根腐病等病株残体时要及时清除,集中销毁,消灭土壤中的病源菌。(二)化学防治方法 1、麻口病:当归麻口病要在栽种时进行一次性预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经试验,采用以下方法,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蘸根预防种苗栽种前2小时每20公斤种苗用40%辛硫磷乳油15毫升和50%多菌灵粉剂15克或48%乐斯本乳油10亳升兑水10公斤浸蘸种苗15—20分钟,边浸边晾,移栽时再用硫磺悬浮剂500倍液浸根定植。毒土预防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600毫升和50%多菌灵粉剂150克或辛害首4—5公斤与100公斤细砂土拌匀,结合移栽将兑配成的毒沙在归苗头部投放一汤匙(每穴用量约16克左右),然后覆土。成株期灌根:成株期麻口病防治以灌根为主,每亩可用40%辛硫磷乳油、50%多菌灵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分别用上述农药300克、150克、300克兑水300公斤配制,每穴用量约50毫升),24.5%爱福丁3号乳油800倍液(750毫升乳油兑水600公斤),5%石灰乳在不同生长期分别交替灌根(每穴用量约100 毫升)。2、根腐病在根腐病高发区域,移栽前翻地时,可用1%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
在移栽前用1:1:150波尔多液、40%根腐宁或70%的药材病菌灵800倍液浸泡种苗10分钟,进行种苗消毒。八、采收在当归栽植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归叶片变黄枯萎时割去地上部分。5—7天后采挖。收挖时一定要提防伤根,将挖出的当归根抖净泥土,挑出水烂、菜头,放置于通风防晒场所。当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黑土,砂质壤土为佳。前茬以油菜、马铃薯及麦类作物最佳,切忌连作。2、深翻耕地,施足底肥:要求在播前深翻耕地25厘米以上。结合翻地,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配施磷酸二铵30公斤,尿素15公斤。 3、土壤处理:在翻地前亩用4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和50%多菌灵粉剂150克或4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拌成毒土撒施。二、抢墒覆膜1、选用地膜:选用白色或黑色,厚度在0.005—0.007毫米,幅宽在70-80或120厘米的强力超薄膜。2、起垄:垄面宽60厘米或1米,垄间距30厘米,垄高10厘米左右。3、抢墒覆膜:要求边起垄边覆膜。覆膜后,若隔天栽植,在地膜上每隔2米左右用土压一条土带。三、科学栽植1、精选种苗:移栽前选择无机械损伤,无病染、侧根少、表皮光滑、大小均匀,直径2-5毫米(百苗重80-110g)的优质种苗。
2、种苗处理:每20公斤种苗用40%辛硫磷乳油15毫升和50%多菌灵粉剂15克或48%乐斯本乳油10亳升兑水10公斤浸蘸种苗15—20分钟,边浸边晾,移栽时再用硫磺悬浮剂500倍液浸根。3、合理密植:在垄面上用直径5-8厘米粗、一端削制呈圆锥形的木锥按穴距25-30厘米、行距40厘米扎穴,亩穴数4900-6100穴,穴深15—20厘米,每穴栽2株。栽植时要求苗子要伸直、分开,苗头略高出地膜平面2厘米左右,用湿润细土将穴封实并压实,苗头部用细土覆盖,并封严膜口。在地边栽植预备苗,以备补苗。4、保持膜面清洁:栽植结束后,要扫净膜面多余土粒,保持膜面清洁,以保证最大限度增加地膜透光面积,提高地温,杀灭杂草。5、麻口病预防: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600毫升和50%多菌灵粉剂150克或辛害首4—5公斤与100公斤细砂土拌匀,结合移栽将配成的毒沙在归苗头部投放一汤匙(每穴用量约16克左右),然后覆土。四、田间管理1、查苗补苗:在当归栽植出苗后查苗,若缺窝率达到10%时,应及时补苗。枯死苗挖出后,将根、茎、叶全部收集到一起烧掉并深埋,每穴撒入草木灰100g。补苗时,将预备苗带土移栽。2、及时中耕除草: 5月中下旬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
6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锄草,结合锄草,拔除或剪除抽苔株。7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除草,结合除草定苗,每穴保苗1株。3、适时追肥:结合中耕除草,在7月中下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5kg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以后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随时锄草。4、病虫害防治参照《当归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一节。五、采收在当归栽植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归叶片变黄枯萎时割去地上部分。5—7天后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