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海整理特种养殖技术黄颡鱼养殖技术一、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的分布很广,许多天然水域都有它的踪迹。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个体较大,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胸鳍刺比背鳍刺短,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个体大,最大可达1公斤左右。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个体不大。光泽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飞过海整理特种养殖技术四种黄颡鱼的区别胸鳍刺长于背刺胸鳍刺前后具齿颌须超过胸鳍中胸鳍刺等于背刺胸鳍刺前后具齿鼻须全为黑色光泽黄颡胸鳍刺后缘具齿2、黄颡鱼的生活习性:为底层鱼类,喜息于静水或缓流中。在池塘中,白天潜于水底,晚上出来觅食。但仔鱼在晴天喜在上层集群。
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孵化出天,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以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人工养殖时,既可摄食动物饵料,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生长速度方面,以江黄颡鱼最快,自然条件下,一龄鱼20—50克,二龄鱼50—150克。人工养殖时,一龄可达150—300黄颡鱼适应性很强,有一定的耐低氧环境的能力,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黄颡鱼的性成熟年龄,龄,雄鱼一般3龄。在自然界,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以上。黄颡鱼的怀卵量与体长、体重有关,据统计,体重100—1501850—6895粒。一般平均为3000—5000尾。繁殖期间,雌、雄鱼有明显区别,雄鱼肛门后有一明显的生殖突,雌鱼无此标志。黄颡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圆扁形,淡黄色,粘性较强。在水温25时,经72小时左右即可孵出鱼苗。飞过海整理特种养殖技术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成熟年龄与体重: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雌雄鉴别:苗种及未发育成熟的鱼鉴别困难,体重50克以上、尤其发育成熟的鱼较易鉴别。
雄鱼体形细长,在臀鳍与肛门之间有一突出的生殖突,长5毫米以上;雌鱼体形粗短,腹部膨大柔软,无生殖突。一批鱼雄鱼大于雌鱼。培育:亲鱼池一般1—2亩,深1—1.2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较安静。进出水口要设拦鱼设施。在亲鱼入池前要彻底清塘。每亩可放亲鱼100公斤左右,可再混养鲢、鳙鱼种200——300、鲫鱼在摄食方面有一定的矛盾,所以亲鱼池中不再投放这些品种。亲鱼的饲料可喂一些小杂鱼、小虾,也可将鱼、蚌、虾肉等用机器加工成肉糜投喂。如用配合饲料,鱼粉要有较大比例,蛋白质要占36%--38%。加工成软、湿饲料当天投喂。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即可10--15,饲料占体重的1%--2%,15--20,2%--3%,20--25,3%--4%。每天喂两次,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要保持亲鱼池有较高的溶氧,每隔7--10催产池:常用水泥池,面积一般5—10平方米,深度0.5—0.8飞过海整理特种养殖技术催产剂:可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排卵2号、鲤鱼或鲫鱼脑垂体等。各种催产剂单独使用的剂量一般为(雌鱼每公斤用量):LRH-A,20—50微克;HCG,800—1200国际单位;鲤、鲫鱼脑垂体3—5毫克。
雄鱼减在生产中可以将类似物与垂体混合使用,效果更佳。注射部位大多在胸鳍基部,可两次注射,中间间隔12—18小时。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产卵:催产剂注射后,在水温不同的条件下,效应时间(小时)不一样。见下表水温()两次注射一次注射发情到授精有效时间19.5—2238—3235—303--423—2530—2830—262--326—2823—2120—1829—30.518—1610—81--2催产的适宜水温是20--30,最适水温23--28。在第二次注射催产剂之前,要放好鱼巢。催产后,将雌、雄鱼按1:1.2的比例放入产卵池,让其自然产卵。在黄颡鱼发情前小时冲水刺激亲鱼,开始发情时改为微流水,效果较好。孵化:18--30均可孵化,适宜水温为21--29,最佳水温是23--28。鱼苗出膜时间与水温的关系见下表:飞过海整理特种养殖技术孵化水温()受精卵孵出鱼苗时间(小时)孵化率(%)18—2190—977922—2560—708325—2755—608728—3050--5676孵化:孵化设备可利用“四大家鱼”产卵池、孵化环道、孵化缸、孵化桶等,宜采取自然孵化的方法,一是将第二把手次注射后的亲鱼直接放入孵化设备中,产卵后捕出亲鱼,将受精卵留在原池中用流水孵化,鱼苗具有游动能力后集中于鱼苗池培育。
二是将粘有鱼卵的杨树须、棕片等从产卵池中取出,在10—15PPM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中浸泡0.5—1分钟消毒,然后悬挂在孵化池中进行流水孵化。鱼苗培育:第一阶段,孵化出膜到混合营养转向外源营养。刚出膜的仔鱼长仅4.8—5.5毫米。鱼苗池水深0.3—0.5米即可。最好用水泥池,保持微流水。每立方米放苗1.5—2天不需投饵。以后第一天投喂少量鸡蛋黄,第二天起鸡蛋黄与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等结合每天少量多次地投喂。第二阶段,从10—15毫米长到2—2.5厘米,如利用小池集约化培育,每立方米可减低到3000—4000尾。也可放到大一些的池塘中培育。池塘要先消毒、施肥,培育浮游动物,做到肥水下塘。规格一般1厘米以上,即10—15日龄,每亩放鱼苗2万尾左右。鱼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可补充投喂一些富含营养的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占飞过海整理特种养殖技术体重3—5%,并保持较高的溶氧。第三阶段,从2—2.5厘米小鱼培育到克的大鱼种。培育池以1—2亩为宜,水深1米左右。密度为8000—10000尾,下池时规格要整齐。池中设饲料台,定点投喂。将小鱼、虾,鱼粉、豆粉、玉米粉、麸皮等与面粉混合加水揉成团状投喂。每天由开始占体重的10%,逐步下降到5%左右。
日喂2—4次。要勤检查摄食及水质情况,常换水,适时注水。池塘条件: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以沙质土为好,淤泥低于10厘米。鱼种投放密度:黄颡鱼及搭配品种的每亩放苗量见下表:黄颡鱼规格(厘米)每亩放养尾数配养鱼(鲢、鳙)2000—2500300(10厘米)1800—2000同上1500—1800同上200--300同上饲料投喂及管理:可用纯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小虾、蚯蚓等。也可用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脂肪7—8%,另加维生 素。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即可投喂,10--15,日投饵为体重的1.5% 左右;15--20时为1.5%--2.5%;20--30时,4%--5%。 饲料要按“四定”的原则投喂,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 日常管理要调控好水质,因黄颡鱼对溶氧要求较高,要经常换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