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根据地”走访系列之四—红安的绿色脱贫样本
编者按: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脱贫步伐。本着第一产业是根基的思路,红安坚持依靠农业脱贫,发掘自身优势。红安扶持做强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拳头农产品出发,打造红安特色名牌产品,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运行。其中,小丰山村正是践行“绿色脱贫”理念的样本,为我们讲述了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的生动故事。
坐落于大别山南麓的红安县是新中国唯一以“红”字褒奖命名的县,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是中国第一将军县。
但县城长久以来依然处在贫困中。2010年,全县66万人口里贫困人口达15.99万人,贫困发生率更是高达30%。2015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红安县为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区,当时仍有10万贫困人口等待脱贫摘帽。在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上,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动情地说:“贫困不除愧对先烈,群众不富寝食难安”。
2018年8月,红安在湖北全省率先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在2019-2020年上半年扶贫成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六、全市第一。不仅如此,红安地区经济状况呈现总体趋好的态势。2020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97.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是黄冈市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县市,高于全市6.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GDP平均增速为5.7%,与全国水平持平,甚至高于全省0.64个百分点。
2015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仅130.24亿元,可见在短短五年间增长竟超过50%。与此同时,居民人均收入也呈现大幅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825.65元升至12671元,与经济增速近乎持平。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见红安县在推动农民脱贫上倾注的心力。
“三农问题”是脱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农民是贫困人口的一大主体,农业是绝大多数农村的支柱产业,农村要富裕,农民要脱贫,还得靠农业。在这一背景下,将农业发展好,就是将农村发展好,进而对整个县城产生影响。
事实上,2015年来,红安县第一产业处在有发展但整体变化不大的水平,从26亿到27.8亿的增加值远不足以支撑起该地区的生产总值。但是,第一产业却是红安县发展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根基。红安县人民政府力图扶持做强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花生、红苕、植物油、有机茶等拳头农产品出发,打造红安特色名牌产品,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培植出一至二个红安特色农产品百亿元支柱产业,带动电商、物流大发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运行。小丰山村正是践行这一“绿色脱贫”理念的样本。
重点贫困村
从红安县政府沿着101县道行进3.5公里,转入一段铺着柏油的单车道,便到了小丰山村的地界。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拱门,大红的字标注着“小丰山蔬菜园”,两侧则是“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口号以及莲花盛开的图片。道路两边,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着,望进去,仿佛能够看到里面孕育着的小丰山村民的脱贫梦、致富梦。
(本报记者 陈红霞/摄)
在2015年,小丰山村被确定为全县重点贫困村,全村223户9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53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5%。“小时候那种拿着汤勺到别人家里借盐、拿着酒壶去借油的日子,真的难以想象。有一次,我爸帮村里发馍馍,我偷了一个就赶紧跑,他追了我至少700米,把那个馍馍拿了回来。”小丰山村党支部书记周从贵回忆道。
改革开放后,周从贵和许多渴望摆脱贫困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一路南下,到广东工厂里打工,一干就是六年。期间,她看到了外出务工的机遇,便招呼着村里的年轻人一块出去。“当时种地税费重,一年下来管饱可以,想要有积蓄太难。我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块,光凭种地哪能实现呢!”在外出务工潮下,农村大量土地开始抛荒。即便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民的负担,但是,土地抛荒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传统种植业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红安土地贫瘠,降雨量也比较少,十旱九涝说的就是这,加上农村空心化问题,年长的种不了地,年轻的又看不上,土地不就荒下来了嘛!”红安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农村陷入了发展困境。“曾经的小丰山村就是空壳村,我刚上任的时候,村里只有15371.8元,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连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起。”周从贵说道。2012年,小丰山村开始初步进行脱贫;2015年,扶贫工作队入驻,小丰山村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对于小丰山村的脱贫,小丰山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徐和平围绕扶贫队伍和扶贫举措提出了五句话:“沉下心子,找准路子,建强班子,凑点份子,结起对子。”六年来,围绕这一理念,小丰山村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于2019年正式脱贫摘帽。
技术赋能
2015年8月,《红安县精准扶贫政策扶持实施意见》以及“1+12”精准扶贫政策出台。“1”就是《红安县精准扶贫政策扶持实施意见》;“12”就是资金整合、工业扶贫、农业扶贫、旅游扶贫、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兜底、小额信贷、社会扶贫、光伏扶贫12个具体实施办法,每个实施办法都有配套实施细则,密织产业、医疗、教育、住房、饮水、社会保障等政策之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红安县制定了《关于引发红安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36”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等“1+6”精准脱贫补充方案,随后又根据红安红苕、养蜂、有机茶等特色农业产业进行了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细化。
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核心,小丰山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先后建立了大棚果蔬、子莲种植、红苕酸辣粉加工等三个农特产业项目,成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一产业版图的确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蔬菜大棚是周从贵从一个浙江老板那里接手过来的,谈及此,周从贵忿忿道:“浙江老板走的时候放话,说‘我走了你们别后悔,小心以后还得把我请回来’。”为了带村民脱贫,也为了争这口气,当时周从贵就说服了几个村民,带着他们一起到杏花乡“学技术”。随后又争取到“河仁慈善基金会”100万元扶贫资金,建起大棚葡萄园。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1月,一场大雪将大棚全部压垮。
她也不气馁,转而种植大棚蔬菜,但是这一回,贫困户们都不买账。周从贵挨家挨户去动员,她承诺:“免收大棚租金和水电费、免费提供肥料,村里包销。如果没赚钱,大家记着工,村里付工钱”,基本上是零风险种植,这才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一个蔬菜大棚年收入达2万元,目前已经从19个大棚发展到了五十余个,村集体每年收入7-8万元,33户贫困户每年能够获得最低3000元的收入。
无独有偶,距离小丰山村不远的杏花乡龙潭寺村有一家从事红安苕种植、香菇生产加工、龙虾养殖、中药材及果蔬花卉种植,生态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开发企业——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也采用了这一方法来帮助贫困户脱贫。
据红安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香菇的利润点较高,政府扶持的力度也比较大。不仅购买菌棒有补贴,还在租金上提供优惠。
基于此,合作社负责人姚峰提出了三种扶贫策略:其一,通过打工就业的形式服务于合作社;其二,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入股;其三,承包大棚进行个体化经营,合作社提供菌种、菌包、以及菌包回收等一系列服务以及技术指导。不仅如此,针对后者,合作社还鼓励农户自产自销,在缺乏销路的时候,合作社也能提供一个合适的保底价格进行回收,最大程度地降低他们经营的风险。
(本报记者 陈红霞/摄)
2020年12月22日,合作社为该村118户贫困户分发2020年度产业扶贫“分红款”,该村69岁的贫困户姚流传拿到了产业扶贫“分红”和土地流转费共3000元,加上之前在合作社务工的工资12000,共计15000元。“如果能够实现自产自销,那还是能够保证有35%的净利”,姚峰补充道。
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面对疫情,县政府出台了免费送春播种子、抛荒复耕奖励,免费农技培训等助农惠农政策,抓好农业生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及“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在大疫情况下,红安粮食生产稳住了基本盘,播种面积46.48万亩,较上年增加2.9万亩,粮食总产量17.94万吨,较上年增加0.71万吨,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7.8亿元,比2019年增加3.07亿元。
解决了“产”的问题,政府还着力于“销”。红安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消费扶贫行动方案,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营为原则,围绕红安县红薯、花生、茶叶、生鲜果蔬等特色产业销售,进一步搭建县域内农副产品种养殖户、带贫市场主体等与商超、餐饮、电商等流通领域市场主体之间的桥梁,打通各种消费渠道,积极促进农副产品销售,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助力。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40个消费扶贫网点建设,40家示范点可网上开展代收代发业务,均可为农民提供土鸡蛋、蜂蜜、花生、红薯、茶叶等农副产品的网点代收代发、代销代购服务,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消费扶贫网络全覆盖。
刚需倒逼
工业是红安经济运行的主要支撑,对经济的拉动在65%以上,但红安工业企业结构不优、规模不大、现代智能型新型大企业欠缺,对经济制约不容忽视。2020年黄冈市规上工业企业1264家,只有1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其中产值超过5亿元的企业只有3家,均产值不足0.68亿元,基本上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从统一核算的角度看,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0%左右,全市水平也在70%左右,而红安这一比例仅过半百,红安工业的劣势可见一斑。
在这一背景下,红安县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育产业、提品质、促增收”的战略,确立了“两红两茶一菜一药”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3家,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扶贫过程中,比较大的困难还是实现自主脱贫。由于红安县的产销体系还不太成熟,很多自主种植的农户找不到销路,造成比较大的亏损。我们只能提供一定的补贴,另外尽量引进一些大型的加工企业,来帮忙消耗库存。目前我们能够保证他们种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其中,红虹食品有限公司、红虹电商有限公司就是在村集体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
这两家公司的创办人张景也是小丰山村香莲产业的发起人,2016年他加入湖北供销惠侬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红安分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来到红安县小丰山村,流转土地三百余亩,发展香莲产业。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白白胖胖。这是周从贵对张景的第一印象:“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他会种香莲吗?”
事实证明,他不仅会种,更会销。借助惠侬公司网店,张景一年卖出真空包装干莲子1000多万元。仅在小丰山村,他每年带动村民增收近60万元。
机缘巧合下,2018年,张景决定租用小丰山村的扶贫车间,开发红薯酸辣粉。此时,小丰山村已从重点贫困村出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村里决定发展加工产业,先后建立三栋厂房,共计1500平米,同时在租金上提供优惠。张景也将香莲产地无偿转让给村民,村集体年收入三万,种植户则可以获得7到8万的收益。
2019年3月,公司注册成立。4月,“兴霸”牌红薯酸辣粉上市,很快就成为了网红,供不应求。据悉,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收获红安苕500多吨,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去年更是高达7000万元。2021年1月,“兴霸”牌热干面开始热销,1月,单品销售额300余万元;2月,单品销售额400余万元;3月1日至24日,单品已卖出800余万元,跻身“爆款”。
不仅如此,为解决原料问题,2020年初,红虹食品在红安流转土地600亩,建立标准化红薯种植基地;与12家红薯种植合作社签订订单,以每公斤1元保底价收购红薯,涉及面积4000余亩。8月,年产7000吨红薯淀粉的加工厂在红安县川东产业园投产。据悉,市面上淀粉型红薯一斤售价3-4毛,新鲜的则能够销售到2-3块钱一斤,而一亩地大概有2000-5000斤的产量。由此可见,这对于种植户来说,不失为又是一种保险的路径。
据悉,仅种植一项,2020年累计带动村民增收920万元。加上小丰山村45名村民100余万元务工收入,红虹食品2020年带动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今年,公司将把红薯基地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让更多村民参与到红薯种植加工的产业链、价值链。“我们的产业扶贫经验就是,重复让产业带动贫困户!”周从贵强调。
“扶贫扶长远,关键看产业”。小丰山村三个产业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年收入增加3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今年固定收入已达到三十九万元,昔日穷得叮当响的“空壳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徐和平说:“我们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农民变富了,村集体经济变强了,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上来。”
改革共促
“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赚不到钱,另一方面是花了太多钱。产业扶贫部分解决了前一个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则主要是“因病致贫”。”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面对历史使命,红安县在健康扶贫上提交了一份答卷。
红安县创新探索出“4321”健康扶贫模式,将贫困对象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年度住院医疗费用个人部分实行5000元封顶,不足部分由政府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方式兜底。据统计,自2015年12月实施这一健康扶贫政策,脱贫户个人住院次均医疗费用下降83.7%。红安县健康扶贫工作被评选为全国基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先后5次在全国、2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中组部、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委政研室下发简报,推广红安健康扶贫工作经验,全国20多个省市区到红安考察学习。
除了物质上的穷之外,还有一种思想上的穷,主要体现为没有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以及精神文化生活。
在小丰山蔬菜园的另一侧门上,写着“优环境壮经济·建四好农路,助乡村振兴。”穿过小丰山蔬菜园,车行过几个大弯,两侧行道树青青葱葱,还有工人进行修剪。
“你能想象吗?以前这条路周边都是茅厕,雨天污水直流,泥泞不止,臭气熏天。”谈起以前小丰山村的环境,周从贵皱起眉毛直摇头。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小丰山村便注重宣传引导,广造声势,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张贴标语50余条,发放《清洁光荣,肮脏可耻——致群众一封信》200多封,以真情实意打动村民。除此之外,还建立健全“保洁管理制度”、“保洁员考核办法”、“保洁员职责”、“卫生监督员职责”、“干部包保责任分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每月以组为单位,发动群众,共同监督,鼓励各组积极参与评比活动。
(本报记者 陈红霞/摄)
修剪行道树的工人是村民周茂礼,他应聘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负责周家湾到党群服务中心这一段路的卫生保洁。村里规定是每周一、三、六定期做卫生,他却自觉坚持每天定时清扫,到处扫得干干净净,有时甚至连党群服务中心的卫生也一起做了。他说“做好这一段路的卫生,不仅是我的工作职责所在,更是我的生活幸福所在!”
整治、清扫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能够保持长期干净整洁。“如今的小丰山村,新建了环村柏油路,家家门口铺上水泥花砖;山上有桃林,畈里有荷田,大棚有蔬菜,塘里有鸭群,养殖场里有黄牛;光伏发电照亮山村,新建厂房排列有序,村庄房屋错落有致,村里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周从贵以这番话总结了小丰山村环境整治的成果。
环境改善了,乡风也要跟着改。小丰山村通过制定“文明户评定标准”,评选了一批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上的人就成了典型,没评选上的人也能受到激励,营造向好向善的氛围。” 在新建的两个广场上,经常还有大妈大婶翩翩起舞,争相传唱自创歌曲《采莲船》,村民们个个精神饱满、笑逐颜开,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余,精神生活也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