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当时很排斥养蜂这个行业,长大后不想养这个,因为看到爸爸妈妈也很辛苦,看他们在外漂泊,也经常不回家,就是感觉父母心特别狠。

当蜂农辛苦,追着花期跑,到哪里都是这样一顶帐篷,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心气高的崔红旗说什么也不愿意养蜜蜂,虽然家人反对,但父母还是尊重他的想法,给崔红旗花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搞运输,但谁都没有想到,三年时间,崔红旗开货车不仅没赚钱,还欠下了七八万元债务,选择了几个行业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接手家族事业——养蜜蜂。

1997年到2003年,崔红旗走南闯北,四处采蜜,就在这时,他表现出和普通蜂农不一样的一面,崔红旗一边自己养蜜蜂,一边记录着各地不同时节的蜂蜜产量和蜂农的联系方式,到2003年,崔红旗积累了满满的几本笔记,自己对养蜜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老婆高玉梅:非常爱小蜜蜂,看到蜜蜂在树上,要是没有回家,他晚上看见了就把它捧回家,摆在箱子里,就是那种痴迷。

崔红旗:蜜蜂就像一个家一样,它很团结,分工很明细,干活也任劳任怨,我把浮躁的心沉下来之后,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也锁定这个行业是我一生从事的职业,干着干着就爱上它了,就不离不弃。

除了对蜜蜂的情感,崔红旗也看到了蜂蜜未来的商机,2003年,崔红旗成立了芜湖市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有50几个农户跟着他一起养蜜蜂,崔红旗负责收蜜,再帮农户卖出去,每年几百吨的产品让他练就了一身识别蜂蜜的本领,蜂蜜好不好,他有很多妙招,记者去采访时,他就想考考我们。

崔红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这里有两瓶都号称是紫云英蜂蜜。

记者:我看这个外形好像也都是一样,看颜色没什么区别。

崔红旗:对,先装等量的蜂蜜进去。

记者:我装(2号小瓶包装)的,你装(1号大瓶包装)的。

崔红旗:好的。

记者:我这瓶是52.7g,你的是53.1g,差不多了。

取等量蜂蜜,再加入比蜂蜜多两倍的水,让两瓶的重量一致。

记者:加完水后这两瓶都是182g,这个是我的(蜂蜜),那个是你的(蜂蜜),咱两分清楚了。

崔红旗:颜色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记者:对,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崔红旗:现在开始摇晃

记者:摇晃,拧紧了。

崔红旗:用力摇晃。

记者:预备开始。

摇晃一分钟后。

崔红旗:放在这里。

记者:现在已经看出来有不一样的地方了。

崔红旗:你看,一个泡沫很丰富,一个没有泡沫,你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吗?

记者:不知道,现在看起来,一个纯白色有泡沫,一个是黄色的,晶莹剔透,这个哪个好哪个坏。

崔红旗:肯定是这个(有泡沫)的好了,因为这一瓶可能是有问题的蜂蜜,它没有活性酶,你看真正的蜂蜜酶质很好,它有很丰富的泡沫。

记者:那像我们普通消费者自己简单做这样一个实验就知道蜂蜜好坏了。

练就了鉴别蜂蜜的本领,崔红旗从2004年到2008年,在全国有了14个蜜蜂基地,一年也有十几万的收入,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谁都没有想到,崔红旗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发现,财富开始爆发,一年能赚上百万元,他发现了什么呢?

蜜蜂采蜜是跟着花期走,什么颜色的花,蜜蜂采来的蜜就偏向什么颜色,黄色的油菜花就会产黄色的蜂蜜,黑色的荞麦就会产黑色的蜜。

崔红旗:我们把原料都采购来以后,把样品摆在那里,就无意中发现有这么多颜色,有这么多品种,能不能把它做成像彩虹一样,七彩颜色的(蜂蜜),市场上没有这样的(概念)。

按照自己笔记本里记录全国各地蜂蜜产量和品种,崔红旗发现了蜂蜜的颜色多达十几种,他选择了区别较大的七种颜色,把蜂蜜按照颜色销售,推出七彩蜂蜜,不同蜂蜜营养价值不同,好看又新鲜,做成礼盒出口,2008年,一年时间就卖了一百多万元。

崔红旗:七种颜色,七种味道,(消费者)就彻底被征服了,征服了他们的味觉,征服了(消费者)的视觉,普通的消费者在吃蜂蜜的时候他不知道有这么多颜色,他们以为蜂蜜就是液态的,是一种颜色,十年磨一剑,终于有了小的回报。

蜜蜂收益_致富经蜜蜂_蜜蜂挣钱

崔红旗尝到了甜头,很多人都羡慕他,养蜂十年,终于可以靠着这七彩蜂蜜发财了,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整个蜂蜜行业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崔红旗差点也走不下去了。同时,欧洲以药物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蜂蜜的出口,蜂农丰产不丰收,都有了怨言,更严重的是,就在这时,网络又陆续出现很多假蜂蜜的报道,这让刚刚好转的崔红旗吓得够呛。

崔红旗:在互联网看他们卖蜂蜜有添加不该添加的东西,比如说像饴糖这些东西,所以心情非常糟糕,这个行业要被他们整垮,我会担心造假之后,一旦消费者产生恐慌心理,拒绝使用咱们的蜂产品的话,那时候将是养蜂业的灭顶之灾,所以要必须研发出一种能够让消费者看得见的真蜜。

崔红旗有苦说不出,一时间,蜂蜜滞销,价格暴跌,很多蜂农都不干了,三个姐姐也退出养蜂行业,村里的13家养蜜蜂的就剩崔红旗一个人,没有人支持他,崔红旗也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和蜜蜂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他第一次感到这么无助。

崔红旗:价格卖的太低了,一吨才三四千元,蜂农基本上就没有盈利,纷纷改行,就弃蜂不养了,有的把蜜蜂都烧了,有的让(蜜蜂)饿死了,看)很心疼,到蜂厂去看,等于我们合作社那时候也干不下去了。

村民:(养蜂)太累了,利润也太低,我们放弃了,那时候崔总辛苦,不管是败也好,胜也好,他一心在上面专(研),他一心把这个蜂养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