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发布
“十三五”期间,他扎根边疆沃土,先后主持和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州、市重大畜牧生产科技项目39项,让肉牛养殖户增收5775万元,让滇南小耳猪养殖户增收22500万元,让中蜂活框养殖户增收4777.5万元,助力西双版纳州获得“坚果(澳洲坚果)蜜之乡”称号……这是中国共产党员、景洪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农业推广研究员黄晓老带领全市畜牧科技人员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他是新时代农业科技的排头兵,用科技助力边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用智慧和心血引领边疆各民族群众大步迈向美好的新生活。
科技创新排头兵
为深化牧区种养结合,推动农牧循环发展产业模式,突破本地肉牛养殖产业瓶颈,他大力推广草食畜牧业,结合景洪市农牧区实际,组织全市乡镇推广实施肉牛冻精改良,新增出栏优质杂交商品肉牛8250头。经测定,18月龄杂交肉牛体重比本地同龄牛提高50%以上,帮助养殖户增收5775万元。为解决好肉牛饲草饲料供应问题,除了积极推广人工牧草种植外,他自主探索橡胶林下种草、荒山坡牧草种植、冬闲田种植饲用玉米、香蕉秸秆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帮助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大牲畜饲草饲料保障问题,“十三五”期间,累计推广人工牧草种植1.5万亩,生产优质牧草19.5万吨,开展荒山坡牧草种植0.75万亩,冬闲田种植饲用玉米37.5万亩,实现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95万吨,有效促进了牧区种养结合,减少了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特色品牌建设者
心系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畜牧业品牌工作,他依托西双版纳特有的茶花鸡种质资源,参与并完成了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生物育种—高原优质肉鸡产业工程化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选育出了云岭茶花鸡A、E、H三个专门化品系,茶花鸡1号、茶花鸡2号两个配套系。经测定,茶花鸡1号个体年平均产蛋性能由130枚提高到180枚以上,茶花鸡2号公鸡4月龄体重由1.2公斤提高到2.2公斤,母鸡由1公斤提高到1.7公斤。2021年,仅西双版纳云岭茶花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销售茶花鸡系列新品种鸡苗1500万羽,助推全州茶花鸡特色产业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立足西双版纳良好的生态环境,他加大推广中蜂活框养殖示范力度,助力西双版纳争取“蜜蜂之乡”称号。2020年11月,在中国蜂产品协会开展的“蜂蜜之乡”评审中,西双版纳被评为“坚果(澳洲坚果)蜜之乡”,是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州,极大地提高了西双版纳蜂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拉动了全州蜜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他还积极开展中蜂活框养殖技术培训,指导蜂农解决技术难题。2021年全市实现养殖蜜蜂7.35万群,农民增收4777.5万元,使中蜂活框养殖成为景洪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绿色”畜牧业践行者
无偿提供中草药(傣药)验方彰显了黄晓老加快“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决心。他积极响应各级各部门关于“减抗(生素)”养殖的号召,发挥自身熟悉中草药的专长,运用中草药知识,自主研发西双版纳热区畜禽常用天然中草药配方。为推广运用该配方,他将自己实践30余年的验方中草药(傣药)无偿提供给具有高端设施设备、尖端技术人才的云南农业大学进行科研分析后,提供给多个企业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成功抵御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冲击,降低了“家畜体外寄生虫疥螨病”“畜禽胃肠道疾病及寄生虫病”等对养殖业的影响,有效降低了动物疫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最大程度挽回了养殖户的损失。通过推广应用傣族特色中草药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技术,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该病防治的总体实力和水平,控制了疫病发生流行,降低了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兽药使用量逐年递减。2015至2020年傣族特色中草药 “黄氏蓝瘟康”在云南省、上海市、四川省7个地州、52个猪场推广应用累计达25000千克,治疗高热病猪28560头,替代抗生素预防猪高热病及生猪保健62.68万余头,有效降低了生猪死亡率。该技术提高了种猪生产性能,种猪产仔数平均提高0.5头,繁殖障碍率下降1.2%;新增销售额11.7亿元,新增利润0.37亿元。
在热区天然中草药“傣药”替代“抗生素”开发运用方面,坚持“生物发酵饲料”开发思路,创造性应用天然“傣药”用于防治动物疫病和动物保健,创建了“无抗”饲料及“无抗”养殖方法,并取得多项成果,得到专家和养殖户的赞誉。为实现让傣药走出云南省,促进民族医药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群众增收引路人
为扩大滇南小耳猪品牌影响,助力养殖户销售,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他积极推广“超市+公司(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组织农户发展滇南小耳猪规模养殖,通过创建标准化示范场、扶持建档立卡户适度养殖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景洪市滇南小耳猪养殖规模,近5年累计出栏滇南小耳猪15万余头,农民增收22500万元。
把推进全市畜禽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作为夯实边疆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工作,他组织景洪市畜禽养殖场创建了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个,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1个,国家级“种养结合示范基地”1个;指导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这些养殖场成为近年来全州城乡市场畜禽产品稳产保供、市场稳定的基础,为景洪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共产党员,苦点累点不要紧,关键是要让群众多掌握几门技术。”黄晓老说到做到。他带领技术团队走遍了全市的山山水水,对全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广大养殖户开展生猪、鸡、肉牛、山羊、蜜蜂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畜禽选育技术和天然中草药开发利用技术培训,培训群众33500余人次,受益农户5万余户,促进了景洪市山地畜牧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黄晓老紧紧依托中央、省、州畜牧产业扶持项目,带领技术团队开展畜禽、蜜蜂生态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累计完成国家扶持投入资金1500万元,拉动社会投入资金21000万元,促进了全市畜禽养殖场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推动了景洪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了养殖场提质增效、环保排污、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协调发展,为边疆各民族群众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多年的奔走,全市村村寨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付出也让群众记在了心里,村里人说:黄站长是个实在人,他带领我们干的事也都干成了,没有架子,我们相处的像自家兄弟一样。
硕果累累科研人
“星光不问行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三五”期间,黄晓老先后主持和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州、市重大畜牧生产科技项目39项,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参与完成了《滇南小耳猪》丛书编撰。先后荣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及三等奖2项,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获得云南省首届“最美牧技员”及“景洪市劳动模范”等殊荣。景洪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集体奖1次,农业技术推广奖集体奖4次,州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集体奖4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多年来,他始终把扎根边疆,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带领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供稿、图片:刘祖宏、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