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郓城报道
初夏五月,正是菌菇肥厚的时候,郓城县双桥镇坡里何庄国有林场的树荫下的蘑菇大棚内,采摘工人正忙着采新鲜的大球盖菇,这是坡里何庄“林下食用菌”种植第一个正式收获的季节,小小食用菌,寄托着村民多方的美好愿景,成为坡里何庄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蘑菇首席”助力农民增收
坡里何庄位于郓城县双桥镇,林地资源禀赋,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资环所食用菌团队来到郓城后,深入调研,考察了坡里何庄村林场,了解到这里的生态条件优良,树木郁闭度较高,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引领充分利用林下闲置空地,走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为充分利用坡里何庄丰富的林地资源,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万鲁长研究员带领团队进行了林下大球盖菇轻简化栽培试验,2022年春季第一次出菇就获得了成功,有效增强了进一步示范推广的信心。2022年夏季,在双桥镇林场林下大球盖菇开展大面积栽培示范,联合坡里何庄等四个村的党支部,组成了“临时合作社”,优化了秸秆栽培配方,应用山东省农科院发布的省农业主推技术,详细制定了栽培示范方案,并开展标准化技术指导。经过发菌、越冬和今年3、4月份的出菇阶段,林下种植的大球盖菇喜获丰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此外,为应对大球盖菇丰收,避免产品滞销,“三个突破”郓城指挥部还多方联系电商平台、经销商等销售渠道,进行鲜菇和干菇的销售及加工合作。
林下种植大球盖菇,每亩林地有效栽培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出菇期3个月,每平方米可产鲜菇10-15斤,出菇前期的一级商品菇率达到70%以上,每平方米新增产值60-100元,实现帮包村“两收入”明显提升,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万鲁长研究员被当地菇农亲切地称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蘑菇首席”。
打造现代绿色低碳循环农业
林下种菌菇除了将树荫下土地资源再利用起来外,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60亩林地的食用菌种植,可转化消耗约30万公斤作物秸秆,相当于1200亩小麦秸秆总量,生产结束后的菌渣相当于200多吨优质有机肥还田还林。夏季还可以原位接续轮作栽培高温草菇。”万鲁长表示,这种从“农林废弃物-林下菌菇生产-菌渣有机质还林”循环种植,构建了“林菌间套共生生态经济模式”,在培育发展当地小蘑菇、大产业的同时,为现代绿色低碳循环农业贡献食用菌力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用模式,实现林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郓城县可利用林地面积大约有5万亩,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林下食用菌种植规模和品种,发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平台优势,抓好菌种原料和产品品牌产业“两头”,实行林地栽培“亩生产最低保护效益”机制,不断拓展“种植+加工+电商”三产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为菇农提供统一生产服务和销售保障,努力做好食用菌产业振兴乡村科技助力工作,使“三个突破”示范县产业效益和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