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致富经_水产养殖致富项目_水产养殖致富难

近年来,诏安县以创建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立足海洋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海水养殖水产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优势产业集群。诏安县现有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海洋生物企业37家,今年1至6月实现产值89.6亿元,同比增长26.24%。养殖:从牡蛎说起 养殖为基 开拓海边群众致富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水养殖产业一直是诏安县“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牡蛎养殖是该县最富特色的养殖产业。诏安也因此收获了“中国生态牡蛎之乡”的美誉。目前,该县牡蛎养殖面积约4.4万亩,年产量福建省第一。

在福建省无公害水产品牡蛎养殖基地——林厝村,随处可见牡蛎。村道上,一袋袋牡蛎壳整齐地摆放在路边;房屋里,渔嫂们一边闲聊一边分拣牡蛎。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离不开牡蛎。

村民林智武养殖牡蛎已二十多年,养殖规模从最初的近百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亩,一年收入数十万元。

娶妻、生子、盖楼、买车……牡蛎养殖为林智武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坦言,没有牡蛎就没有今天的他。

走进位于悬钟村的福建海创水产品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林舜辉正在跟村民分享牡蛎养殖经验。

林舜辉是诏安出了名的牡蛎养殖大户,他也是当地第一批参与养殖三倍体牡蛎的“先吃螃蟹者”。

“三倍体牡蛎,生长快、个头大、存活率高、肉质稳定,可全年上市。”林舜辉回忆说,2016年,他以高出普通牡蛎苗7倍的价格收购三倍体牡蛎苗,经过一年的培育,喜获丰收。林舜辉的成功,也带动了诏安县三倍体牡蛎养殖的风潮。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500万元营业额。”如今,林舜辉在闽粤地区共有6000亩牡蛎养殖田,他还不断尝试养殖新品种,养殖区域也不断向外辐射。“在做好牡蛎养殖的基础上,公司开始往育苗、加工等领域探索。”林舜辉说。

漫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漳州市十佳最美渔村”腊洲村,清风带着海的气息扑面而来。村中“养殖池”星罗棋布,增氧机带起片片水花,池中生机勃勃。

“牡蛎、鱼、虾、蟹等水产品的养殖与加工,为我们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腊洲村党总支书记商武乾介绍,“全村现有1125人,人均年收入约3.8万元,80%的村民盖起了小洋楼。”

除了传统养殖,诏安县还不断推进深远海综合性养殖基地建设。在城洲岛西侧,总投资达8亿元的福建诏安县远领海上牧场正在建设。项目建设后将成为福建首家生态景观型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闽南粤东首个集休闲旅游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种业创新让海水养殖富有新意。金星乡扶持培育宝智科技有限公司等海洋企业,帮助企业引进福建水产科技院专家团队进驻指导研发,培育的苗种畅销福建、辽宁、山东、广东等9个沿海省份,辐射全国50多万养殖户,带动300万亩滩涂养殖和池塘养殖。

生态引导让养殖可持续发展。诏安出台《诏安县海上养殖技术规范》和《诏安县水产养殖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文件要求,指导诏安县养殖活动的开发和管理,控制和引导水域的各类养殖活动。四都镇在滩涂海域内设置可养区、限养区、禁养区,规范海域使用和海上养殖,逐步推进传统养殖升级改造。桥东镇于今年7月份投资30多万元在沿海村庄安装渔港监控系统,有效制止沿岸各类污染行为发生,推动海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加工:再从牡蛎说起 加工发力 特色产品名扬海内外

暴雨天,在赤石湾村的诏安牡蛎加工龙头企业——兴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厂房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

在这里,工人们用工具利索地打开牡蛎壳,挑出牡蛎肉,为下一道加工工序做准备。

一辆辆叉车灵活地在厂房内穿梭,它们将分拣洗净后的整筐牡蛎送进再加工车间。

平板速冻机的流水作业线上,一个个牡蛎肉滚进速冻机,十几分钟后,一个个冻得硬邦邦的牡蛎肉像小冰雹般,从速冻机的另一端滚出,之后,这些牡蛎肉将被集中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兴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林汉真介绍,公司的加工产品主要有生鲜牡蛎、半壳牡蛎、冻牡蛎肉、调味牡蛎等,今年上半年产值约一亿元,带动周边近500名工人就业。

又到一年开渔季,8月16日,诏安县各大渔港码头人头攒动,满载着丰收期盼的上百艘渔船向闽南渔场开拔,沉寂的码头又开始新一轮生机勃发。

凌晨4时许,诏安铭兴食品的厂房里已是灯火通明,一辆辆冷链车驶入,卸下近20吨海捕鱼。分类、去头、去尾、去内脏……各项加工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生产线的腌制、装罐、蒸煮、倒汤、加油、蒸煮,再静置观察十余天后,它们将被包装成箱、发往海外。

目前,铭兴食品年加工冷冻水产品(冻罗非鱼和冻沙丁鱼等)和鱼类罐头(沙丁鱼罐头和鲭鱼罐头)3万多吨,产品远销海外,主要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美国、欧盟、俄罗斯、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水产品加工是诏安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产品类型有冷冻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形成铭兴、安邦、东欣、富海等一批省级、市级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诏安县安邦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南、北太平洋鱿鱼为原料,开发生产海洋休闲食品、水产罐头食品、速冻调理食品、超低温冷冻鱼片及冷冻鱼饵等五大强项系列100多种,其“大有”品牌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畅销国内外。

诏安县东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烤鳗、鲍鱼和牡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诏安县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7.92亿元,同比增长13.67%。

为了发展好水产品加工、现代渔业和港口物流,近年来,诏安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宫口港、赤石湾中心渔港、田厝一级渔港等渔港码头建设开发力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设施完备、服务完善、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渔港体系。

此外,在良好的养殖加工产业基础上,诏安县还以牡蛎为元素,设计出“蚝美丽”“蚝强壮”等文创产品。2020年9月,诏安荣获“中国生态牡蛎之乡”称号。

科研:还是从牡蛎说起 科技赋能 开启海洋经济新生态

生物科技赋能,使原本“让人头疼”的牡蛎壳变废为宝。牡蛎壳的生态化利用,也让西梧村从“脏乱差”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文明村”。

西梧村是诏安县四都镇养殖加工牡蛎的一个重点渔村。“以前,我们村一天可产生50吨的牡蛎壳,无法直接利用的就有40吨。”西梧村党委书记吴志雄介绍,早些年,这些“多余”的牡蛎壳会被随便堆弃在村庄各处,或者被挖坑掩埋、倾倒入海,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让人十分头疼。

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牡蛎壳生物研发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公司通过回收牡蛎壳制成新型生物源土壤调理剂,实现对废弃牡蛎壳的生态化利用,促使牡蛎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目前,公司一天可处理300吨牡蛎壳。”玛塔诏安生产基地厂长柴春建介绍说,10吨牡蛎壳约产7吨土壤调理剂,这种土壤调理剂呈弱碱性,对酸性土壤的修复、钝化重金属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今年5月,大北农发酵软颗粒项目在诏安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全国各地销售供不应求,7月份发酵软颗粒单品实现200吨的销量。

“我们的产品采用全熟化制粒工艺,强力诱食、消化吸收快、利用率高、水质污染少。”大北农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副总监宋俊英介绍,发酵软颗粒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内含的免疫多糖可增强肝脏解毒排毒能力,有效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功能,为对虾的成功养殖提供强有力保障。

“公司秉持‘回归水面思考一切,让每亩水产更赚钱’的市场理念,依托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支撑,持续推进水产饲料和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宋俊英介绍,公司现已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25项,其中有2项为今年上半年获得。

福建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水产技术研发、水产饲料和微生态制剂,可年产20万吨水产饲料和1万吨微生态制剂。

诏安海洋经济的发展,吸引了环海生物、大北农、玛塔生态等一批海洋生物企业入驻,诏安海洋生物全产业链生态圈正逐步形成。诏安工业园区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曾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福建省首批“海洋产业示范园区”、福建省“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及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蓝火计划”中的“海洋生物产业技术转移示范基地”。

今年上半年,诏安县规模以上海洋生物产业实现产值21.68亿元,同比增长25.07%。

水产养殖致富经_水产养殖致富项目_水产养殖致富难

福建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福建省水产功能性饲料及养殖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图为实验人员在做实验 记者 饶超毅 摄

水产养殖致富项目_水产养殖致富难_水产养殖致富经

梅岭镇牡蛎丰收 梅岭镇 供图

水产养殖致富经_水产养殖致富难_水产养殖致富项目

梅岭镇千亩虾池 梅岭镇 供图

水产养殖致富难_水产养殖致富项目_水产养殖致富经

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回收牡蛎壳制成新型生物源土壤调理剂,实现对废弃牡蛎壳的生态化利用。吴皓 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