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体会

来助推渔业发展提振产业效益

鳄龟养殖成本和利润_鳄鱼龟的产量及养殖技术_鳄龟养殖效益

一、混养的概念 不同的鱼养在一起

1,混养的方法:将不同的鱼类或同种异龄的鱼类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饲养在一起。

混养是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使栖息习性、食性、生活习性不同的鱼类或同种异龄鱼类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生长,从而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比如:草鱼、青鱼的粪便既是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又能提供大量有机碎屑以及孳生的细菌群体,供鲢鱼、鳙滤食;鲤、鲫可清除残饵,减少水质污染。

混养就是在同一水体里放养栖息习性不同、食性各异的异种同龄和同种异龄不同规格的鱼类。在池塘中进行多种鱼类、多种规格的混养,可充分发池塘水体和鱼种的生产潜力,合理地利用饵料,提高产量。

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重要特色。混养不是简单地把几种鱼混在一个池塘中,也不是一种鱼的密养,而是多种鱼、多规格(包括同种不同年龄)的高密度混养。

混养可分为不同品种中的混养和相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混养两种。在做好不同品种间混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混养,它可以在一个生产季节分批捕捞、均衡上市、错开上市高峰,它具有资金回笼快、销售价格好等特点。

2,混养的原则:混养的鱼类应不互相残害,对水质和水温要求相似。

池塘鱼类混养是指在主养某种品种的同时兼养其它一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其原理是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生物品种及数量比例,利用虾、蟹、鱼、贝及水生植物等共生原理,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

鱼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人为的立体生态环保工程,为了合理利用各个水层和各种天然饵料资源,就必须采取多种鱼类混养的养殖方式,巧妙利用各种鱼类生活习性之间的互补性,在主养品种中适当套养部分有利的品种,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鱼养鱼的目的,以期获得尽可能高的鱼产量。各种鱼类分居各自的水层,充分发挥池水的最大功效。

3,混养的目的:解决水环境和池塘与生物间的矛盾化对池塘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目的是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提高池塘综合生产力,继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4,鱼类混养成功的标志:各类鱼均为长势最优化。

混养的终极目的是各类鱼均为长势最优化。无论亲鱼、鱼苗或成鱼的养殖,其成功的标志是各种鱼生长及发育均为良好,如果导致某类鱼生长或发育不佳,或者某些鱼类(主养鱼除外)生长或发育特好,均证明混养不成功,因为它不是混养的终极目的。

混养要根据鱼类的食性和习性,选择彼此争食较少,且相互有利的种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淡水池塘80∶20养鱼模式也可粗略地理解为“混养”方式或者是鱼类混养的升级版。

鳄龟养殖成本和利润_鳄龟养殖效益_鳄鱼龟的产量及养殖技术

二、混养的优点 最大化利用水体

1,合理和充分利用饵料。

在投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成新的腐屑食物链,可供杂食性、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多次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的利用率。

在投喂人工精饲料时,主要为个体大的鱼类(青鱼、草鱼等)所吞食,但也有一部分细小颗粒散落而被鲤鱼、鲫鱼、鲂鱼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使全部精饲料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至于浪费。

2,合理利用水体。

主要养殖鱼类的栖息水层是不同的。鲢鱼、鳙鱼栖息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喜欢在水体中下层活动,青鱼、鲤鱼、鲫鱼、鲮鱼、罗非鱼等则栖息在水体底层。将这些鱼类混养在一起,可充分利用池塘的各个水层。同单养一种鱼类相比,增加了池塘单位面积放养量,提高了鱼产量。

3,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

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本身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在于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某些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各种鱼的产量均有所增产。

4,获得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

在成鱼池混养各种规格的鱼种,既能取得成鱼高产,又能解决翌年放养大规格鱼种的需要。

5,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混养,不仅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在同一池塘中生产出各种食用鱼。特别是可以全年向市场提供活鱼,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要求,这对繁荣市场、稳定价格、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作用。

附文:

池塘多品种鱼类混养的原理及优点---“共生互利”

混养肉食性鱼类的作用---“清杂除野”和“吃弱除病”

根据"三性"养鱼是鱼类混养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