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以促进职工群众就业、创业、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引导和鼓励职工群众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农业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12月11日,记者来到四十九团海安镇二十一连,平坦的柏油路干净通畅,新式的路灯挺立道路两旁。职工刘西亮在红枣园旁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后院单独的养殖区里,牛、羊、鸡、鸭、鹅等悠闲地吃着饲草料。

“当时为了自己家吃着方便,养了鸡、鸭、羊、牛。每到夏、秋农家乐经营旺季,周末、节假日来的客人络绎不绝,肉类每天都供不应求。”刘西亮说。

一群憨态可掬的鸵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农家乐的养殖区,30余只灰褐色“大长腿、长脖子”的鸵鸟从围栏探出一个个小脑袋。

刘西亮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手机上看到了养殖鸵鸟致富的视频,心动不已,于是从河北引进了6只出生2个月的鸵鸟,开始尝试养殖。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这些鸵鸟长得又高又壮。

鸵鸟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力强,以农作物秸秆、青菜、青草等作为饲料,养殖成本低。鸵鸟浑身都是宝,皮、肉、蛋、羽毛等均可开发利用,经济价值高。几个月下来,刘西亮尝到了甜头。今年,他出售了19只鸵鸟,除去各种成本,一只小鸵鸟能挣1000元,一只成年鸵鸟能挣6000元,利润十分可观。

养殖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刘西亮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母鸵鸟营养跟不上,导致鸟蛋孵化率不高;温度掌握不好,孵出的幼鸟存活困难;冬季草料处理不当,导致成年鸵鸟死亡;由于缺乏孵化技术,买了孵化箱也孵不出幼鸟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西亮四处跟人请教学习养殖经验,自己又下功夫钻研,尝试了很多办法,终于自主孵化鸵鸟成功。

刘西亮凭着勤劳的双手和十足的干劲儿,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占地60多亩的农家乐不仅是品尝农家美食、垂钓的休闲之地,还成为了一个动物观赏园,带动了10余名周边连队及地方乡村的职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麦维兰·热合木图拉在农家乐工作已经两年了。他告诉记者:“我是从恰尔巴格乡来的,在这里工作包吃包住,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我很满足。”

说到农家乐未来的发展,刘西亮有许多设想:“我计划明年将旁边的十几亩大棚改造成蔬菜采摘园,把这里打造成观赏、采摘、钓鱼、尝美食的休闲好去处,给周边职工群众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勤劳致富。”(记者 陈明珠 吕宝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