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峰是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的“牛人”:自然繁育的牛胚胎成活率一般为40%至50%,他利用新技术使成活率超过89%;他喂养的牛出栏时间比别人的提前两个月;他成立的春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创收500多万元。

兴泾镇大部分人是来自固原市的移民,有养牛习惯。2008年,西夏区科技局到兴泾镇推荐养殖夏洛莱、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安格斯4个品种的肉牛,并免费提供技术、资料和圈舍,还提供种牛补贴,马春峰成为第一批改换种牛品种的农户。“以前,养的都是老家带来的牛,品质不好还老生病,生长周期长。”马春峰说,科技局推荐新品种不到1年,全村的种牛都改换了品种。

换品种只是第一步,怎么提高牛的成活率才是关键。马春峰得知,有一种肉牛冷培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跟随有关专家学习该技术,肉牛胚胎成活率超过89%。2009年,马春峰用政府发放的10万元基础母牛补贴扩大牛棚,最多时存栏150多头,当年收入27万元。此外,他还不断地向科技局请来的专家学者求教,科学配置饲料,肉牛的出栏时间提前了两个月。

去年,马春峰成立春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全镇6个村及周边专业区近800户农民致富。合作社为农民统一采购饲料和种牛,平均每吨饲料节资80元至100元。西夏区科技局为合作社配备电脑等上网设备后,马春峰还在网上寻找商机。如今,合作社的肉牛七成以上靠网上销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