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史新旗 通讯员 侯安全 赵书阳

金秋十一月,又是一年丰收季。在辉县市南村镇界地村的田间地头,女人们忙着刨姜,男人则负责打包装车,不远处前来帮扶的税务干部也加入了劳动队伍,处处呈现出一派收获的喜人景象。

南村镇界地村是辉县市税务局的定点扶贫村。今年以来,该局坚持扶贫与扶技、扶志相结合,着力创新产业扶贫方式,通过“三项举措”,引进并试种了50亩生姜实验田,有力地推进了产业扶贫向纵深发展。

找准产业项目,迈对“第一步”。为找到种植产业的准确路径,辉县市税务局扶贫小组同界地村委干部一同进行考察研究。聘请山东省农业专家进行实地测算,谨防产业“水土不服”。同时,利用优势提供税务政策支持,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目前50亩生姜实验田喜获丰收,生姜亩产约4500斤,预计明年能够达到亩产7000斤以上。

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持续增强扶贫的“造血”功能。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产业扶贫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参与。界地村党支部书记赵海生在今年的生姜种植中带头示范,给全村人树立了榜样,也给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

积极寻找、拓宽市场,让特色产品走出去。辉县市税务局将扶贫工作和税收大数据相结合,积极帮助村民进行购销对接。持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降低一家一户的市场风险,加快实现全村农民增产增收。此外,该局扶贫干部运用“互联网+”思维,帮界地村想出了网上直播销售的新模式,扶贫队联合村委会组织两场电商培训,指导村民通过电商、微商等方式线上销售生姜及其他农副产品,成功让“老农民”变成了“新主播”,把“土疙瘩”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元宝”。

“今年的生姜实验田非常成功,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明年要发动全村人都参与进来,形成一定规模后进一步发展深加工,让大家伙儿共同致富。”赵海生兴奋地说。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接下来,辉县市税务局将继续用好产业扶贫这把“金钥匙”,对定点扶贫村强化帮扶措施,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