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南北广泛种植,产量高、适应性强、供应期长,是扬州地区重要蔬菜之一。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茄子早春栽培、秋延后栽培和越冬栽培技术应用愈加广泛,茄子连作障碍愈加严重,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优势也逐渐弱化。
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可有效克服连作障碍。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茄子,并配套水肥一体化及茄子再生栽培技术,不仅可有效克服连作障碍,还可以错开上市高峰,提高经济效益。
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抗病能力强、耐高温、产量高、生长旺盛、品质和口感好的早中熟品种,如布丽塔、黑龙长茄等。
2.基质及营养液调配
基质主要成分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等,按体积比3∶1∶1搅拌均匀,要求缓冲能力强、疏松透气、无大块草炭等,调节pH值为6.8~7.3。
可选用茄果类蔬菜生产专用水溶肥,也可将大量元素(N+P2O5+K2O≥50%,质量符合NY 1107-2010)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10%,质量符合NY 1428-2010)配成母液。
3.截枝修剪
在植株衰老,产量、品质下降,且露地茄子大量上市、价格下降时是截枝修剪的最佳时机。苏中地区一般于7月中下旬至8月初剪枝。
选择晴好天气,用剪刀将主干基部15~20cm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高秆品种剪枝高度可为20~30cm,切面平滑,同时抹除基部弱小腋芽,留足2个壮芽;若基部暂无腋芽,可先从主干门茄生长分杈处以上剪枝,待基部长出新芽后,再将新芽3~5cm以上部分枝条剪除。剪枝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调成糊状涂于切口,防止病菌入侵。
4.新生植株管理
4.1 留茎
修剪后5~7天开始萌发新枝,选留生长健壮的嫩茎3~4个,抹除其他弱小嫩茎。
4.2 肥水管理
夏季温度高,利用水肥一体化自动调控系统进行营养液供应管理,自配营养液(大量元素N+P2O5+K2O≥50%,质量符合NY 1107-2010;微量元素≥10%,质量符合NY 1428-2010),根据植株形态诊断(叶色、叶片厚、茎叶生长速度等)及时调节浓度、EC值、流量和灌溉时间。
茄果类蔬菜专用水溶肥根据茄子的发育期和天气变化进行调整。通常定植一周内滴灌清水,每天约500mL/株,分成3~4次;定植后7天左右,施平衡型水溶肥(N∶P∶K=20∶20∶20)1500~2000倍液,每天500~700mL/株,分成3~4次;开花坐果后,根据作物特性,配施钾、硼、磷型水溶肥,滴灌量500~700mL/株。
4.3 温光管理
修剪后适度遮光,待新枝萌发生长后正常管理。新枝长出后,控制白天温度25~30℃,夜间16~20℃;开花结果期,白天控制设施内温度25~30℃,夜间18~20℃。温度30℃以上时加大通风降温力度。
4.4 植株管理
剪枝后大约1个月,新生茎开始开花结果,控制单株茎3~4个,其余的剪除。植株生长过程中,需除去基部侧枝和老叶、病叶,加强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传播。结果期及时吊枝,尤其是高秆茄子品种,防止植株上部果实太重,影响植株的直立性,甚至压断植株。
4.5 保花保果
开花2天内,可用20~30mg/L的2,4-D处理,或用10mg/L的萘乙酸或30~40mg/L的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蘸花。
5.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可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要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393的有关规定执行,化学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5.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1、2。
6.采收
一般开花后15~25天可以采收。萼片与果实相连接的白色环带不明显时,即可采收。
7.经济效益
设施基质栽培早春茬,平均每667m2产量达4500kg左右,上市初期价格较高,随着露地茄子大量上市,价格下降,按均价5元/kg计算,早春茬茄子每667m2收益达2.25万元。剪枝再生茬每667m2平均产量2500kg左右,按均价4元/kg计算,每667m2收益达1万元。此外,每667m2可减少用种、用肥、用药和用工等约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