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鳡鱼

马口鱼

翘嘴鳜

赤眼鳟

外观

体长

约80厘米,最大2米

100~200毫米

最大约800毫米

约30厘米

体重

约67千克

约50克

最大约7.5千克

分布区域

中国江河湖库

中国从黑龙江至海南岛、元江的东部各河流干、支流

海南岛南渡江为最南限的中国淡水水域、大部分为海拔、米以下的平原区河、湖

黑龙江

食性

肉食性

杂食性

肉食性

杂食性

展开表格

外观特点

体型:鳡鱼的身体为长形,稍侧扁,背缘平直,腹部较圆;体长为体高的5.2~6.4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6.3~7.7倍,为尾柄高的11.6~13.6倍[5]。

鱼头:鳡鱼的头尖长,呈锥形;吻长而尖,坚硬如喙,吻长大于眼径;口较大,位于头部前端,口裂稍斜,口裂末端约达眼中部的下方;上颌不能伸缩,中间有1个凹陷处,边缘锐利,下颌中央有1个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吻合;唇后沟长,左右不相连;眼睛较小,位于头的前半部;眼睛之间较宽,宽度为眼径的2倍多,而且呈微凸状;鱼鳃的孔较大,向前伸达眼后缘的下方;鱼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峡部很窄。鳡鱼的头长为吻长的3.0~3.5倍,为眼径的6.6~10倍,为眼间距的3.4~4.4倍。为尾柄长的1.5~2.0倍,为尾柄高的2.9~3.6倍[5]。

鱼身:鳡鱼的侧线呈弧形,位于身体的下半部分,并且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处[5]。

鱼尾:鳡鱼的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2.1倍[5]。

鱼鳍:鳡鱼有背鳍4个,背鳍上有9~10根软条;臀鳍3个、臀鳍上有10~11根软条;胸鳍1个,胸鳍上有16根软条;腹鳍2个,腹鳍上有9根软条。鳡鱼的背鳍位于腹鳍基之后,从外缘处凹陷进去,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比到吻端的距离要近;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从外缘处深凹进去,起点距尾鳍基与至腹鳍起点距离大约相等;胸鳍呈尖形,末端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等于或短于胸鳍的长度;腹鳍位于背鳍之前,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约等于腹鳍的长度;尾鳍为深分叉形状,下叶部分略长于上叶部分,末端为尖形[5]。

鳞片:鳡鱼有侧线鳞,鳞片较为细小;背鳍前鳞数量为50~58片,围尾柄鳞数量为30~34片[5]。

颜色:鳡鱼的腹膜为银白色,鲜活时体背侧为灰黑色,腹侧呈银白色;背鳍、尾鳍为深灰色,其余鳍及峡部呈黄色,尾鳍边缘为黑色[5]。

雌雄区别:雌鱼的体型丰满,胸鳍相对平滑;雄鱼的体型修长,胸鳍手感毛糙[10]。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鳡鱼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联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地区[4]。

鳡鱼历史地理分布图

中国分布

鳡鱼在中国除西北、西南之外,自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皆有分布,包括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水系[8]。

栖息环境

鳡鱼属于广温性(注:广温性是指对生活的适应温度范围很广,所以是得以在广阔温度范围分布的一种性质)鱼类,它们的生存水温为0~38℃。鳡鱼主要生活在江河的中、上层水体中,经常到敞水区域去进行捕猎[8][10]。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鳡鱼属半洄游性鱼类,秋冬水温低的季节,潜于河道干流的深水处越冬,到春天水温回升后,便进入到食物丰富的江河下游及附属湖泊水库中生长育肥。[10]

觅食行为

作为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鳡鱼性情凶猛,它们捕食对象主要为身体细长的鲌类、鮈类、鲴类等中上层鱼类,较少捕食鲤、鲫等底层鱼类。鳡鱼的捕食方式为主动追击型,发现猎物后往往主动出击,穷追不舍,直至将猎物咬住、吞入腹中为止。而且鳡鱼的游泳速度快、冲击力强,其它鱼类一旦成为它们的捕食目标,就难有逃脱者。被鳡鱼捕食的鱼类的体长一般为鳡鱼体长的1/4~1/3,最大可达到其体长的1/2。体重15公斤的鳡鱼就能吞食4~4.5公斤重的鲤鱼或白鱼,卵黄囊消失后的鳡鱼鱼苗就开始吞食其它鱼苗和浮游动物了[8][9][10]。

在池塘条件下,除了摄食各种小杂鱼、病弱的家鱼鱼苗以外,经过驯食,还能很好地摄食死鱼和冰鲜鱼块。在食物缺乏时,同类相互残食现象比较严重,鱼种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鳡鱼仔鱼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和小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体长2厘米的幼鱼能吞食大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以及少量的其他种鱼苗,体长5cm以上时,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10]。

适宜温度

鳡鱼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30℃,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此时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下降到12℃以下或上升到30℃以上时,摄食频率明显下降,生长速度减慢;当水温下降到8℃以下时,停止摄食。一年中5~8月为鳡鱼的摄食旺季[10]。

凶猛的鳡鱼

生长繁殖

生长阶段

详情描述

性成熟

雄性鳡鱼性成熟期为3冬龄,雌性鳡鱼性成熟期为4冬龄。

繁殖期

鳡鱼的繁殖季节为4月至7月,繁殖水温为17~30℃,最适繁殖水温为20~27℃,人工催产条件下最适繁殖水温为23~27℃。

产卵期

雌性鳡鱼绝对怀卵量(注:绝对怀卵量是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繁殖季节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数)为20万~270万粒,相对怀卵量(注:相对怀卵量是指单位体重怀卵量,用卵粒数/克或卵粒数/千克来表示)为85~128粒/克。鳡鱼在春夏汛期于流水中产漂流性卵,借助上翻的水流,完成受精和吸水膨胀的过程,胚胎在顺水漂流中发育脱膜。

孵化期

鳡鱼鱼卵为沉性卵(注:沉性卵是指密度大于水,产出授精后下沉水底或黏附在水底基质上的卵),呈青灰色,粒径约为1.8毫米,吸水后可膨胀至5毫米,经过大约40个小时的漂流发育即可孵化出膜。

生长期

鳡鱼的生长十分迅速,自然条件下,1冬龄可以长到46厘米,体重达1千克,2冬龄长到70厘米,体重达3.5千克,以后每年大约增长15厘米,6冬龄可以长到135厘米,体重达34千克。鳡鱼最大个体可达60千克,以1~5冬龄增长速度最快。人工养殖条件下,1冬龄可达1~1.5千克,2冬龄可达3~5千克。

展开表格

鳡鱼鱼苗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对鳡鱼进行评估时,认为在过去的20到40年里,俄罗斯和中国的鳡鱼种群数量已经大幅下降。但在2010年之前的几年里,鳡鱼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4]。

致危因素

由于鳡鱼为肉食性鱼类,且食性凶猛,鱼苗阶段开始就以捕获其它鱼类为生,因此长期被人们作为“害鱼”清除,再加上人们人为滥捕、拦坝建筑行为、以及水体受到污染等原因,天然鳡鱼资源已经减少[11]。

保护措施

为保护鳡鱼资源,一方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鳡鱼列入保护范围内,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也针对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展开研究,并推动鳡鱼的规模化人工养殖工作[4][11]。

保护级别

2010年8月1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鳡鱼列入该组织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级别为数据不足(DD)[4]。

受保护的野生鳡鱼

人工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

亲鱼选择

繁殖用亲本可以是天然水体捕捞的野生个体,也可以是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体重10~15千克。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雌鱼4冬龄以上,腹部柔软、膨大,生殖孔红润,轻压有少量卵流出;雄鱼3冬龄以上,腹部稍扁平,轻压泄殖孔上端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精液入水即散。雌雄鉴别:雌鱼体型丰满,胸鳍相对平滑;雄鱼体型修长,胸鳍手感毛糙。雌雄亲鱼配比一般为1:1或雄鱼稍多。鳡鱼对饵料要求较高,当年繁殖亲本最好在前一年冬天提前购回,于池塘中加强培育,防止因饵料鱼不足而影响性腺发育[10]。

人工催产

催产季节为5~7月,催产水温为23~27℃,阴雨天不宜催产。鳡鱼繁殖习性与四大家鱼类似,可套用鲢鳙繁殖设备进行催产孵化。催产注射次数要根据亲鱼成熟情况来定,成熟得好可采用一次注射,为稳妥起见,一般采用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采用LRH-A31-3微克/千克催熟,第二针注射采用DOM5毫克/千克+LRH-A210微克/千克+HCG500IU催产,针距12~24小时,效应时间一般为6~8小时,雄鱼一次注射,用量减半。鳡鱼性情暴烈,易挣扎受伤死亡,运输时要小心护理,亲本培育池要尽量靠近产卵池,以减少运输路程。有条件的产卵场打针后最好让其自然产卵,以减少对亲鱼的伤害。如果进行人工授精,则要密切关注亲鱼的发情情况,掌握好效应时间。孵化方法和孵化管理同“四大家鱼”[10]。

苗种培育

苗种阶段的食性

鳡鱼摄食初期在食性上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主要分为3个阶段:从开口摄食到体长2厘米时,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幼体,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豆浆;体长2~4厘米时,主要摄食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偶尔捕食少量其它弱小鱼苗,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豆浆和粉状饲料;体长4~7厘米时,开始转食其它鱼苗;7厘米以后基本以其它鱼苗为食。把握其食性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投喂计划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10]。

鱼苗培育方法

鳡鱼下塘前5~7天彻底清塘除野,注水至50~60厘米深度,每亩泼洒150~300千克粪肥肥水,以便在轮虫高峰期时投放鱼苗。放养密度为15万~20万/亩,下塘前投喂煮熟的鸭蛋黄开口,下塘后10天内每天早晚各泼洒豆浆1次,每次黄豆用量为3千克/亩,随着鱼苗的增长,可以酌情增加。每2~3天追腐熟的有机肥一次,以满足鳡鱼苗持续的饵料需求。10天后,当鳡鱼苗长到2厘米左右时,停止施用有机肥,适当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除每天继续泼洒豆浆外,要适量补充粉状饲料,粉状饲料可以是甲鱼饲料也可以是鱼粉和鲫鱼饲料的混合料,每亩用量1~2千克,每天2到3次。20天后完全投喂粉状饲料,用量增加到每亩3千克,并投喂一定数量的活饵料,以满足其摄食需要。活饵料可以是廉价的鲢鳙鱼苗,体长约为鳡鱼体长的1/3为好。活饵料要分批投喂,先多后少,先多是要保证所有鱼苗都能吃到适口的活饵料,分批是要防止饵料鱼和鳡鱼争夺食物和空间,后少是为了方便下一步驯食,总用量以10天内吃完为宜。经过30天的培育,一般可长成6~8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此时可以拉网出售,也可以分塘稀养或转入成鱼养殖[10]。

成鱼养殖

鱼种的驯食

转入成鱼养殖前应进行鱼种的驯食,驯食的目的是让小鳡鱼由吃活饵料改吃死鱼和鱼块,以降低饲料成本。鳡鱼驯食的最佳时机为5~8厘米,经过7~10天的驯化,基本可以全部转食鱼块,成活率可达90%以上。驯食方法为:在池塘进水口处用围网围成一块占池塘面积10%左右的暂养区,按300~500尾/平方米放入鳡鱼鱼种,前期投喂适口的死饵料鱼夹杂少量的活饵料鱼,中期投喂死饵料鱼夹杂少量鱼块,后期逐渐增大鱼块比例,直至全部投喂鱼块。每天分两次进行驯化,上午9时和下午4时,每次驯食前,先向食场泼水,而后将少量饵料抛向食场,间隔3~5秒后再次投喂,并保持投喂频率不变,反复驯化1小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一次吃得太饱,是否吃饱可以从鳡鱼抢食的强度来判断,刚开始投饵时可见全部鱼群上浮抢食,投饵一定时间后,抢食鱼群逐渐减少,当减少到原来的1/4时,应及时停止投喂,防止吃得过饱。一般来说,密度越大,驯食越容易,驯食时间越短,但应注意保持溶氧充足,最好能保持微流水[10]。

池塘主养

主养塘可大可小,为方便管理,以2~5亩为宜,水深1.5~2米,水源充足无污染,灌排方便,最好配备增氧机。池塘先清淤,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少于10厘米。放种前半个月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带水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放养8~10厘米已驯食的鱼种1000~1500尾。为调节水质,每亩可搭配尾重150~250克的鲢鳙鱼种100~200尾,为充分利用鳡鱼吃剩的残饵,可以搭配尾重250~500克的草鱼种10~15尾。现阶段还没有专门的鳡鱼配合饲料,鳡鱼饲养主要以人工捕捞野杂鱼或购买海产冰鲜鱼为主,切成大小适口的鱼块投喂。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8%,每天喂两次,每次投喂前先“泼水引鱼”,待鳡鱼聚集到食场后再抛投鱼块。要保证鱼块在下沉的过程中被鳡鱼抢食,切忌将全部鱼块一次性倒入塘中。一般经过5~6个月的饲养,鳡鱼尾重可达500~1000克,亩产可达800~1200千克,同时可收获尾重1千克左右的鲢、鳙成鱼100~120千克,尾重3~5千克的草鱼成鱼50千克,亩均纯利润在1万元以上[10]。

池塘套养

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亲鱼池,根据饵料鱼的丰欠情况,每亩套养10厘米以上的鱼种20~50尾,在不增加饲料投入,无需另行管理,不影响主养鱼产量的前提下,当年每亩可增产1~2千克的鳡鱼商品鱼10~30千克。池塘套养鳡鱼技术简单,投入少,效益高,非但不会影响主养鱼的产量,相反,鳡鱼能吞食野杂鱼和病弱鱼种,可以起到减少鱼病暴发和提高饵料利用率的作用,促进增产增收。因此,养鱼池塘中套养鳡鱼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套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套养鳡鱼规格应为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经过4到5个月的饲养,成活率可达90%,规格偏小将影响其成活率;②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可在下塘的同时放入一些适口的“鲢鳙”苗做饵料鱼;③不能和乌鳢、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同池混养,以免食物竞争;④套养塘主养鱼规格应在同期鳡鱼规格的2倍以上,否则将影响主养鱼产量[10]。

网箱养殖

鳡鱼网箱养殖技术简单、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已在丹江口等地区试验推广,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网箱养殖可参照大口鲶的养殖模式采用三级网箱分级饲养。鱼种放养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当年繁殖的鱼苗最好经池塘培育至6~7厘米的规格后进入一级鱼种箱饲养,放养密度为200~300尾/平方米。饲养20~25天后,清箱过筛,筛出的大、小鱼种分箱饲养。当鱼种规格达50克左右时,转入二级鱼种箱饲养,放养密度为50~100尾/平方米。当鱼种规格达250克左右时,转入成鱼箱饲养,放养密度为30~50尾/平方米。在上述鱼种放养密度的情况下,一只25平方米的成鱼网箱,通常能产鳡鱼1000~1500千克,收入4万~5万元。饵料主要以野杂鱼为主,当野杂鱼不足时可以补充鲢、鳙等低质鱼或直接购买冰鲜鱼。日投食两次,早晚各一次,日投食量为鱼体重的5%~8%,具体用量还要根据天气、水温和鱼体生长摄食情况酌情增减,6~8月为生长旺季,应加强投喂。一般来说,长成1千克的鳡鱼需要5千克左右的饵料鱼。鳡鱼属于凶猛性鱼类,一旦逃到水库并形成种群,则可能对该水库渔业资源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网箱养殖应特别注意加强防逃管理,经常检查网箱破损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那些拥有能满足鳡鱼繁殖需要的大型支流的水库,要慎重进行鳡鱼网箱养殖[10]。

参考资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