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助力怒江贫困户种下“雪花银” 撑起脱贫致富新希望

中央7台致富经羊肚菌_中央7台致富经羊肚菌_中央7台致富经羊肚菌

鲜菌烘烤制成干菌后每公斤价格可达1500元。图为准备发往珠海市场的羊肚干菌。

清晨,独龙江畔,独龙江乡龙元村村民张贵先蹑手蹑脚地钻进用竹竿撑起的小棚子里。

一簇簇羊肚菌破土而出,探出深灰色的“小脑袋”。

“长开了,长开了!”人们奔走相告。

这里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担当力卡山并肩耸立,苍山雪茫,以道路艰险而闻名于世,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四年前,初中毕业的村民余丽萍通过观看种植羊肚菌致富的节目,萌生“试一试”的念头。初种成功后,她获得了珠海200多万元的帮扶资金支持,起初半信半疑的村民也加入了她领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来自珠海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以往藏在深山里的羊肚菌“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大海,一如因它而改变命运的人们。

寻找“致富经”

在怒江大峡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叫“上山采菌”。余丽萍的丈夫孔文军小时候就曾是采菌队的一员。

在采菌人看来,怒江的高山峡谷是勇气、耐力和运气的竞技场。

“进山之路危机四伏,暴雨、滑坡、泥石流常常不期而至,甚至会遇上野兽。”在孔文军的记忆中,几乎每年都能听到采菌丧命的悲剧。

从孩提时代开始,身材纤细的余丽萍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悲剧,她“从来都不敢上山冒险”。

“菌子为什么一定要上山采,能不能从地里种出来?”这个疑问,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余丽萍的心里。

五年前的一天,央视种植羊肚菌的“致富经”节目,解开了她心中长久以来的疑团。她决定冒险一试,拿出积攒的5万元,在村里租了6亩地、搭起了遮阴棚、撒下了羊肚菌种子。

可是,家人不支持,说她真是瞎折腾;村里人不相信,说羊肚菌都长在深山里,地里怎么可能种?

出菌前,她一度忐忑不安。眼见一株株蚂蚁般大小的羊肚菌幼苗探出头来,余丽萍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几天后,6亩地里羊肚菌幼苗陆续出土,收入3万元。

“长开了,长开了,地里长出了不用上山就能采的羊肚菌。”余丽萍逢人就说。此前,在云南怒江还没有人工种植羊肚菌成功的先例,余丽萍成了“第一人”。

2016年8月,初次试种成功之后,余丽萍碰上了珠海对怒江开展东西扶贫协作。

原来,在经过调研之后,珠海对口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也盯上了这朵经济效益高的“蘑菇”,决定将羊肚菌种植作为帮扶当地产业发展的第一个种植产业项目。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从珠海来的扶贫干部提出,只要她愿意成立合作社带领贫困村民“造血”致富,珠海愿意“给补贴、给技术,帮她开市场”。

深知进山采菌危险的余丽萍不停点头,“说干就干!”当年,她获得了200多万元的珠海帮扶资金,带动贫困村民种植羊肚菌200亩。

“吐”出新希望

“地里咋能长出羊肚菌?”

“不信,您去瞧一瞧?”

杜秀珍依稀记得三年前第一次走进羊肚菌大棚时的情景,“一大片一大片,像是落在地里的雪花银”。

48岁的杜秀珍居住在海拔近2000米的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对羊肚菌从不陌生。

2010年8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带走了杜秀珍的丈夫,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为了抚养两个孩子,杜秀珍在自家院子里养了50多只鸡、20多只鹅,还在吊脚楼下养起十头猪,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养殖场”。

杜秀珍用尽了心思挣钱,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大女儿2017年考上大学,一年就是两万元的花销;小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也不能亏欠。但杜秀珍一年忙到头也只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多年积攒的积蓄仅够将女儿送入大学。

小小的羊肚菌为她带来了希望。羊肚菌种植周期从当年11月到次年的4月,正是冬季怒江土地闲置的时候。在余丽萍和珠海扶贫干部的劝说下,杜秀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拿出两亩地来,成为第一批参与种植羊肚菌的农户。

这一试,让杜秀珍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就入账1万多元。

“从羊肚菌种植合作社那取来菌种,从整地、搭棚到种植、喷水、采收,都有合作社手把手教技术,羊肚菌种植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看到羊肚菌真的能挣钱,杜秀珍拿出了更多的土地种植,去年收入增加到3万元。

羊肚菌“吐”出了怒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看着账户里的数字,杜秀珍感慨:“从来没一次性赚过这么多钱。”

珠海市驻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成员叶怀阳说,珠海在帮助贡山县培育优秀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的同时,积极搭建好怒江到珠海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向珠海输送怒江优质羊肚菌,既满足珠海市民“菜篮子”需求,又促进怒江生态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打算种5亩羊肚菌,以后儿子上大学也不用愁了。”杜秀珍底气满满地说。

无形的“溜索”

一声忽哨,怒江少年黑利明乘着溜索像流星一样划过,借倾斜之势滑越至彼岸。24岁的黑利明常年在山里来去,汹涌的怒江将他养成一个身手敏捷的小伙子。

高中辍学之后,黑利明在砂石场背过石子,也曾远赴西藏、内蒙古的工地上搬砖提泥。但他还是不适应他乡的生活。三年前,听说村里人靠种植羊肚菌致富后,黑利明也决定回家看看。当年,他的一亩羊肚菌卖出了4000多元,“第一次感受到种地也能挣钱”。

这位返乡的溜索少年被“羊肚菌妈妈”余丽萍收为“关门弟子”,一边学习种植技术,一边协助管理种植基地,帮助销售羊肚菌。

一根有形的溜索,连接着山上的山货和山下的集市。另一根无形的“溜索”,则跨越山海,连接怒江的“山珍”与珠海的“市场”。

“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十一月份种植,经过一个冬天的蓄势储能,来年二月、三月份出菌,采摘之后,必须冷冻运输保存。”黑利明说,通过珠海搭建的怒江农副产品销售平台,收购好的新鲜羊肚菌不到50个小时就跨越山海,送到了珠海消费者的手中。

一个个“山珍”在珠海遇上“海味”。“今年春节以来,我们持续发力推进消费扶贫,发挥好珠海农控集团的渠道优势,分批集中采购推广怒江特色农副产品。”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叶真说,截至今年5月底,珠海已累计采购和销售怒江农副产品1283.89万元。

眼下,黑利明正在不断地将烘干后的羊肚菌包好,发往珠海各个销售网点。“现在的鲜菌经烘干技术可以制成干菌,而干菌的价格可达1500元每公斤,还能储存三至五年。”黑利明说。

■数读

三年多来,珠海通过采取“分散组织生产、集中规模经营和以奖代补”模式,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余户4万多人。

2017至2020年,珠海已实施对口帮扶怒江产业项目166个。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71亿元,涉及特色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和中华蜂等服务产业,受益农户达8万多人。

2017年至2020年,珠海帮扶怒江发展了2000多亩羊肚菌,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00余户3000多人。

相关附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