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下旬放晴的日子里,在冬季喝了“一肚子”雨水的茶树苗,在阳光的照耀下纷纷破芽而出。茶山上黄嫩鲜润的芽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在日前召开的湖南省茶叶基地工作会议上,来自湖南各地的种茶大户、基地茶厂和茶农们聊得最多的是,今年的茶山芽头长势如何、清明前的茶市是否有个好价格、过去一年茶苗带来了哪些好收成。数据显示,2018年湖南省的茶产业又上一个新台阶,全省茶园面积247.5万亩,茶叶总产量21.47万吨,茶叶综合产值796亿元。传统的制茶产业更是成为茶农们收入的“新干线”,全省50万户茶农年户均增收8700元。
每年春季是春茶采摘体验的高峰期,不少游客会来到长沙县金井镇的茶园体验摘茶。资料图片
改进生产工艺,茶产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有机茶生产方面,越来越多的茶农看到提高品质、绿色种植带来的效益增收,积极地实施茶园有机转化。我们的基地2014年通过湘茶集团仅销售了100万元出口茶,2018年增加到1700万元,公司去年还拿到了欧盟有机认证等出口欧美国家的通行证。”说起茶产业这两年的发展,石门天画罗坪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辉最大的感受就是,改进工艺,打通销售渠道,外销市场给了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徐辉介绍,公司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茶产业,合作社自有茶园基地和带动发展的农户基地有近万亩,茶农1500多人。当地茶农多年来更习惯于做红茶,在绿茶的生产上,当地茶农多以手工采摘的芽头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做成名优茶,生产出来的名优茶以内销为主。“绿茶内销的市场竞争很激烈,收入有限。”徐辉介绍,2014年开始,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他们逐步进行茶叶生产基地的有机转换,同时在生产工艺上开始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制作眉茶和珠茶。销售渠道上,公司和农户按照出口标准生产出来的外销茶,通过湘茶集团进行销售。
产品找到了市场,工艺进行了改变,销售的渠道打通之后,当地的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年,该公司的生产总值为500万元左右,去年超过了2400万元,茶农户均增收9000多元。
乡村旅游争打茶文化体验牌
茶山青翠,茶歌悠扬,明前茶采摘正是时节。前、昨两日,众多游客来到茶乡小镇长沙县金井镇的山头,头戴斗笠,背着竹篓,手指在茶树的尖头跃动着,体验采茶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每年春季,是春茶采摘体验的高峰期,一般会持续到“五一”之后。为了使茶产品和茶文化更好地结合,金井镇按照休闲旅游、亲子体验的模式,将茶文化体验融入乡村旅游中。如今,金井茶业已不仅仅是茶业生产基地,而是打造成为了一个茶叶产业的全产业链,建有茶楼民宿、茶道景观、茶厂传习所、茶文化科普中心等。
据金湘园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目前有茶叶生产基地3500多亩,公司除了种茶、售茶外,还在努力吸引都市人走进茶园进行体验,开展乡村文化旅游。“我们的茶文化将与板仓小镇的红色旅游融合在一起,与当地的露营、爬山、农家休闲连成线路,成为当地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一个环节。”
50万户茶农实现户均增收8700元
湖南有相当一部分山区处于茶叶生长的黄金地带,这些地方也多为贫困山区,茶产业因此成为优势特色农作物和扶贫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推进茶产业升级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项工作是改变茶农传统的习惯,引导茶农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湘茶集团技术专家何乡镇介绍说。湘茶集团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茶农代表、下派技术人员、为基地茶农提供系列化服务等举措,扩大生态茶园的面积,提高制茶的工艺和品质。
在湘茶集团的扶持下,2018年,全省新增10个生态茶园基地,面积1.6万亩,提质改造3万亩茶园,同时有20个基地9.85万亩茶园通过了有机茶国际认证。基地茶农在“保护价收购”的承诺下,改进了工艺,对接了市场需求,没有出现“产茶愁”“卖茶难”的问题,50万户茶农实现户均增收8700元,比上年增长了10%。(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