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萍。干儒森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19日电(黄龄亿)“100公斤秋笋刚面市就被订光了,后面的笋也紧俏得很,早就被抢订完了。”杭州余杭区余杭街道家庭农场主张燕萍一谈起她家的秋笋,就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张燕萍家的竹笋销量是蒸蒸日上,附近的村民在她的带动下也“走了起来”,但10多年来,她的“种笋之路”并不顺利。
2009年,张燕萍的父亲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但因年事已高,无力经营。2012年,原余杭区林水局干部刘军找上张燕萍,鼓励她将合作社继续经营下去。“一直觉得做农业很辛苦,所以我犹豫再三,并未答应。”令张燕萍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刘军还牵挂着合作社的事,鼓励她继续经营。
在余杭区林水局的“牵线搭桥”下,张燕萍参加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那一周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科学栽种的技术知识,也见到了很多比我年长却仍不放弃农业创业的人。”在同行的激励下,张燕萍坚定了创业的信心,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从一名“农二代”变成了“创二代”。
张燕萍家的竹笋。干儒森 摄
在此之后,张燕萍不断学习农业专业知识丰富自己,并将知识学以致用,种植出了优质竹笋。
依靠优良的品质,张燕萍家的竹笋销往上海、北京、河北、福建等省市,也吸引杭州不少客户找上门来订购,单单杭州采荷小学每年就要订购2000多公斤。张燕萍说,她家的笋还供应给余杭久久超市和碧景园、未来府、金色黎明等多个小区。
平日里,张燕萍一边打理着自己的家庭农场,一边管理着农业合作社。现如今,张燕萍家庭农场年产优质竹笋135吨,丰产期年产值可达100万元;合作社农户已有50多户,承包土地总面积超过600亩。
张燕萍介绍,余杭竹笋好吃的秘诀在于一种特殊的肥料——测土配方肥。她口中的特殊肥料是余杭区竹业协会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总站等单位的专家每年试点进行土壤测定,配制专用于早竹笋的肥料。
张燕萍的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一个试点,肥料在农场统一配制后,还将同步供应给周边8家土壤条件类似的家庭农场。
“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肥料不仅价格便宜,生产得还快,一年做一次,一次700多吨,一天时间就配制好了。”张燕萍边说边招呼上门领取肥料的周边家庭农场主。
行走在致富道路上的张燕萍没有忘记村民。余杭街道苕溪以北的上湖、义桥、竹园、仙宅四个村拥有早竹林6200多亩。“竹是乡亲们的摇钱树,要增收致富就得科学栽培。”2014年的3月,张燕萍先后两次承办了仙宅村竹笋培训班,受到了笋民的欢迎。
意识到推广科学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张燕萍于2016年创办了上湖明山陆家湾田间学校,每年邀请专家培训,目前已累计举办专题培训15期,接待杭州临安、富阳同行交流活动5批次。
“农业创业吃的是‘天气饭’,天时的因素是不确定的,但在余杭,政府对现代化农业全力支持、对农户全面帮扶,我们绝对拥有地利、人和的优势。所以,我现在敢想敢做,今后还要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我有信心,一定可以做得到。”张燕萍坚定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