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人工繁育及鳅苗养殖技术

_韩新荣

台湾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被誉为“水中人参”,市场需求量大;其生长快、食性杂、抗逆性强,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便于运输,养殖效益高,近年来颇受杭嘉湖地区养殖户青睐,苗种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主要桐乡地区河山张氏家庭农场台湾泥鳅的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以及水花苗、寸片苗的培育技术。

一、种鳅的培育

每年的4-7月和9-10月,为本地区台湾泥鳅的人工繁育期。挑选体型端正,无病无伤,2-4龄的亲本,雌鳅体长20-25cm,体重80-150g,腹部膨大饱满、柔软而有弹性,将肚皮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且目视有透明感,颜色显微红;雄鳅体长 15-20cm,体重40-80g,发育良好。将挑选好的种鳅放养到室内水泥池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长10m,宽3m,水深0.5m,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种鳅放养密度25kg/㎡,微流水养殖,投喂种鳅专用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种鳅体重的2%,早中晚各1次。早晚巡塘,观察养殖水质及种鳅摄食、活动情况。催产前半月开始流水和增氧机曝气刺激,促进性腺发育。

二、人工催产

水温达到20℃以上即可开始人工催产。提前一周在种鳅饲料中添加适量中药催情素拌料投喂,增加种鳅性腺成熟度和发育统一度。中药催情素主要成分为黄芪、淫羊藿、益母草、当归等中药提取物。进行人工催产时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种鳅,要求雌鳅身体圆大,轻压腹部有无色透明的卵粒流出,雄鳅精液充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于人工挤卵前一天的晚上8点开始打催产 针 。 催 产 针 以 高 效 催 产 精(100mg/支,主要成分地欧酮)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125 μg/支)各 1 支混合,加 50mL 生理盐水配成催产试剂,约为注射 5kg 泥鳅的量。用连续注射器,采用背鳍肌肉斜 45 度角注射,雌鳅注射0.35-0.4ml,雄鳅用量减半。催产雌雄比例20:1。注射完成后的雌鳅暂养于水泥池网箱内,雄鳅暂养于水桶中。

三、人工授精及孵化

次日上午10点,开始人工挤卵。取雌鳅,用干毛巾吸干其体表黏液,右手手指由前向后轻推腹部,挤出卵子置于完成消毒的脸盆中。每采集20-30条雌鳅的卵子后,采集 1 条雄鳅的精子。将雄鳅剖腹,用镊子取出精囊,初步剪碎,再经网片挤压捏碎后,混入卵子中。同时添加 10mL 生理盐水,用羽毛轻搅均匀混合,完成受精后放到孵化桶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前对孵化容器进行消毒,孵化水深30-40cm,保持微流水和增氧,以卵粒在孵化桶内均匀旋转而不沉底为宜。使用水体控温设备保持水温25℃左右,同时用电子温度计监测整个大棚内的温度,保持温度的稳定,约 20小时后开始出膜。

四、鳅苗水花培育

刚 孵 化 的 泥 鳅 苗 体 长 约3mm,透明,不能自由活动,用头部附着在池壁或池底,以卵黄为营养。孵化出膜 50-60 小时后,体长可达5mm,卵黄囊全部消失,尾鳍条开始出现,胸鳍显着扩大,鳅苗开始平游、摄食。随后将鳅苗转移至温室水泥池培育,面积30㎡,水深 40cm,放养密度 7 万尾/㎡。水泥池在放苗前 10 天加水10cm,用漂白粉0.5kg化水全池泼洒,24 小时后将消毒水放掉,冲洗,重新加水至 40cm,泼洒氨基 酸 肥 水 膏(20 mL)、EM 菌(100mL)肥水,使用砂头增氧,进行消毒、育肥。水泥池放苗后,全池泼洒Vc,减少鳅苗应激反应,2小时后直接投喂粉状饲料作为开口料;每10万尾苗每次投喂10g,一日 4 次,投喂时将粉状饲料制成悬浮液全池泼洒。待鳅苗长至8mm 左右时,可转至外塘土池培育。培育期间维持增氧。

五、鳅苗寸片培育

放养前10天,用漂白粉15kg/亩对外塘土池培育池进行清塘消毒,放苗前5天加水至50cm,每亩用有机发酵肥 100kg 和氨基酸肥水膏1.5kg肥水,放苗前2天亩用EM菌1kg、芽孢杆菌0.5kg进行调水。待水体中浮游动物较多时即可放苗,放养密度 100 万尾/亩。土池放苗后,全池泼洒Vc减少应激反应。投喂优质泥鳅苗种粉状饲料(蛋白含量43%以上)全池均匀泼洒,日投喂量为苗种体重的8%,日投4次。早中晚巡塘,定期换水和使用生物制剂,确保水色浓、浮游动物多,可每5天使用EM菌调水、氨基酸肥水膏肥水;勤开增氧设施,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