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装错了,那些发重庆,这边‘走’深圳”李琳拿着一摞订单,边写边抬头叮嘱道。

近日,记者发现,这一幕每天都会在巫山上演。初夏的巫山,是属于绿色的,种植脆李的农户们,迎着朝阳采果,赶着中午装箱,最新鲜的脆李隔天就能送达到客户手里。

丰收果让农家妹妹笑弯腰

“昨天手都搬痛了,300斤脆李,60箱,从早上5点忙到11点,一口水都顾不上喝。”李琳写着订单,头都不抬,近一周来,她每天都这样忙碌。

26岁的李琳,是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人,她经营着一亩脆李田,很多“回头客”都喜欢这个笑呵呵的农家妹,不仅因为她家脆李品质优秀,更是因为她真诚热心的品性。

去年脆李成熟时,她坐月子,帮不了大忙,今年,作为采卖脆李的“主心骨”,她累得一坐下就眯起眼睛养神,但她仍然坚持清晨采果,中午之前发货。“下午不采,隔夜李不新鲜,只有早上摘,中午发,才能保持新鲜。”讲起李子头头是道的李琳刚说完经验,下一秒就抱怨到“你看嘛,我都累瘦了。”

虽然抱怨,但她爽朗笑声却没停,让她笑得开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经营的一亩地产量丰富,一亩地大概收入近2万元,增加了家庭收入。

谈及亩产量增收,李琳认为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她解释到,巫山县政府近年为广大脆李农户免费推广种植技术,从剪枝到施肥,从采摘到配送,层层有专业人员指导,环环有技术人员支“招”。

种李“达人”的致富经

“我从1994年就开始种李子了,但技术长进,还是这几年的事。”李先东巫山县曲尺乡伍佰村人,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种李“达人”,经营着14亩左右的脆李田,一年纯收入就有6万多。

“现在种脆李的人多了,拼的是什么,是品质。”李先东认为,种李一定要相信科学种植技术,靠自己的摸索,远远赶不上发展的脚步。

“我们县每年都要给我们免费办培训班,我跟着培训班学了很多,尤其是在预防病虫害方面,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避免打农药,才能种出绿色健康的果子。”李先东的果子卖得好,这让他萌生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

可经济问题,让李先东把“雄心”藏在了心里。巫山县推出的农户小额贷款,让李先东重拾“旧梦”,“农户每年可以借5万元,第二年还了还可以再借,没有利息。”李先东利用这笔钱,开垦撂荒地,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4亩左右。

“我现在只有不到8亩的林子产果,剩下的都在育苗长树。”李先东对自己的种植前景很有信心,他说他的致富“快车”已经驶入高速路。

政府助力“做大”

“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县发展20万亩以上,产量20万吨以上,产值20亿元以上。”巫山农委负责人介绍。

一个小水果要长大,除了要有市场认同、环境适应,政府“第三支手”助力也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巫山县将发展脆李种植作为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坚持规模化种植。目前,脆李已发展到22万亩,遍及22个乡镇,全部进入丰产期后可年产脆李30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同时,巫山每年预算500万元科技发展资金进行科技攻关。成立巫山脆李研发中心,进行巫山脆李品种研究开发。对巫山脆李母树实行挂牌保护,建有育苗600万株的脆李苗圃基地,打造种植基地30余个,扶持发展经营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100家、种植大户300家。

下一步,巫山将出台扶持政策,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涉农企业入驻巫山投资兴业,争取建立脆李精深加工厂,开发脆李饮品、果酒、果脯、果醋、果汁等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将科研成果转换成商品,将巫山脆李产业链向纵深推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