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地区和新几内亚的溪流中,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试养,经过多年养殖证实该虾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为了科学指导该虾的养殖与推广,提高养殖成功率,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对池塘条件的要求

池塘面积为666.67~2000.00m2,水深1.0~1.5m,池型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3∶1。池底要平坦、硬实,无淤泥,底质以砂壤土最为理想。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处倾斜,坡比为1∶3。池塘的保水性好,具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并要设好防逃设施。水源的水质必须要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无任何污染,而且水量要充沛。

2放养前准备

幼虾放养前15~20d,用生石灰1.50~2.25t/hm2,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清池消毒处理,彻底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微生物,给虾苗成长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幼虾放养前3d开始进水,进水口处需要用80目筛绢严格进行过滤处理。为了增加澳洲淡水龙虾的食物需要,池塘施发酵过的鸡、牛粪肥4.5~6.0t/hm2,分散堆放在池塘四周,或施生物肥料,培育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同时投施“活水宝”等益微制剂。需要在池塘四周水体表面浮植25%~30%的水生植物,并在池塘底设置竹筒、塑料筒、瓦片或废旧轮胎等,为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等场所。

3幼虾放养

一般在每年4月底或5月初,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进行放养。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自建暖棚,提早到4月初引进苗种,当培育到3cm以上的大规格虾苗后再全池放养。要挑选肢体完整、体质健壮、无伤、反应灵敏、活泼有力的虾苗进行放养。放养时,适宜的虾苗规格为2~3cm。有暖棚的可放养1.5cm左右规格的虾苗培育至2~3cm后,再进行全池放养。虾苗的放养量可以通过下式来进行计算:

幼虾公顷放养量(尾/hm2)=计划公顷产量(kg)/hm2×预计出池规格(尾/kg)/预计成活率(%)

计划公顷产量可以根据已往达到的产量,结合当年养殖的条件和采取的措施等因素,预计达到的产量,一般池塘产量为3000~3750kg/hm2;预计成活率,一般虾苗的成活率为55%~65%;预计出池规格可根据市场的要求,一般为12~14尾/kg;可以计算出放养量。由于考虑到成活率、苗种成本及商品虾规格等因素,放养量以4.5~6.0万尾/hm2为宜。

4饲养管理

4.1水质管理

池塘中的水需要保持合适的水位,前期保持在0.8m左右,后期在1.0~1.5m。还需要根据水色透明度及时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养殖期间还可以全池泼洒浓度为2~5mg/kg光合细菌浓缩菌液,30d保持1次。并根据情况的需要,适时泼洒石灰水来改善水质,以增加钙质,有利蜕壳,提高虾苗的成活率。特别是在7~9月高温季节,每隔20d左右,投施“活水宝”或光合细菌等益制剂1次。

4.2投饲

在虾苗入塘后第2天,便可开始投饵,前20d投喂澳洲淡水龙虾专用幼虾用粉状饲料,同时兼投冰冻丰年虫成虫或水蚯蚓等;待虾苗长成体长3cm以上时,可投喂小颗粒人工配合饲料;当体长6cm以上时,即可投喂澳洲淡水龙虾成虾料;10月份时,还可适当兼投喂动物性饵料如鱼、虾、螺蛳及河蚌碎肉等和青饲料等。投饲还要做到“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虾的摄食情况)和“四定”(定人、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10%,一般幼虾为虾体重的10%,成虾为虾体重的5%~8%。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投日饲料量的30%,下午6~7时再投70%。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虾的摄食情况及生长情况做出适时调整。

4.3巡塘及记录

虾池需有专人进行管理,要坚持经常巡池,每天巡塘2~3次。要观察龙虾的摄食情况、水质、病害、敌害和池塘内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并要充分做好详细的记录。

4.4防病

必须要做好龙虾病害的预防工作,根据水质和时间情况,不定期地用生石灰、氯制剂等对水体进行消毒,也可用光合细菌液定时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若寄生虫病发生,可用高锰酸钾3~5mg/kg浸泡30min。若发生细菌性感染,可用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拌饵投喂,用量1~2g/kg,也可用2mg/kg全池泼洒,连用3~5d。

5起捕

在每年10~11月,气温降到18℃以下时,可将池塘水排干,然后下塘收虾即可。平时若需要少量捕捞时,可用虾笼进行诱捕,虾笼网目大小为2cm左右。由于澳洲淡水龙虾离开水体的忍耐能力较强,可采用塑料泡沫箱干法运输,并在上面放少量水草,每只60cm×40cm×30cm塑料箱可放虾200尾左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