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腊梅”余留芬:
带头与贫困“较劲”的“拼命支书”
余留芬(左)在岩博村的韭菜地里与村民交流明年的种植计划(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谈到脱贫,年近50的余留芬总是精神抖擞,言语间透出别样的坚毅与执着。“在脱贫一线,党员干部要带头引领,用实际行动竖起一杆旗帜,才能带动百姓跟着干。”她说,脱贫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困难越多,就越要有解决困难的爆发力,这样战胜困难的潜力也更大。
地处贵州高寒山区的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是余留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她,一干就是17年。尽管是外嫁进村的媳妇,余留芬却不甘落后,始终在与贫困“较劲”。
寒来暑往十余载,在山石遍布、土壤贫瘠的乌蒙山大山沟里,凭着敢想敢干的勇气和智慧,从与村民一同开山凿石修路到贷款集资办企业,“爱折腾”的余留芬一直带领村民“拼命”地与贫困决战,将困守几代人的极贫村彻底换了个模样。
10多年前这里到底有多穷?“客人来了,家里连杯可以喝的白开水都没有。”余留芬说。
村里更是“一穷二白”: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村集体经济为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挣扎在“温饱线”上。
“一年种的不够半年吃,进、出村连路都没有,生活太艰难。”回忆过去,余留芬仍感慨。生活的艰辛让她害怕,但并未压倒她,她决心换个活法。
靠着勤快、灵活,余留芬在家附近的煤矿开超市、开饭馆……在别人眼里是“小女人瞎折腾”,她却慢慢攒了钱重新修了房子,自家日子渐渐好起来。
对泼辣、能干的余留芬,不少人竖起了大拇指。大伙儿羡慕她,也信任她,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干?2001年,不到31岁的余留芬“扛起”岩博村村支书的担子,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边远山区,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上任才几天的余留芬决定先修路。白天,她像个男人一样与村民们在工地上,拿钢钎、抡大锤、搬石头,晚上为了协调修路占地的问题,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
因过度劳累,余留芬曾昏迷在工地上,甚至有一次因意外摔下陡坡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可即使在病床上,她依旧召开村委会,并不断压缩休养时间。不少村民称她为“拼命支书”。
“拼命支书”拼的不仅是命,还“拼钱”。修路缺钱,她仅有的4万元全部投进去。为了让村集体壮大,她以个人名义贷款10多万元买下一片山林交给集体经营,独自承担风险。
如今的岩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资产达到62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457元,拥有大小车辆160多辆;村民组入户道路全部硬化,家家住上漂亮楼房,森林覆盖率达70%。
“岩博村的今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有一个得力的党支部,有党的好政策,大家群策群力,用共同的智慧与辛劳换来好生活。”谈到村支部,余留芬自豪地说,村支两委作为党最基层的组织,必须用好人,带好头,这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继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之后,余留芬今年再次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在她眼里,基层党员干部的本职工作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尤其是在全国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让群众共享脱贫“红利”,“一个都不能少”。
蒋乙嘉:
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中等个,双颊微陷,腰里系着一条黑色护腰,8日,记者见到蒋乙嘉时,他刚出院不久还处于恢复状态。两周前,他在天津出差时腰伤旧疾复发,疼得一下子瘫倒在地动弹不了。
在医院治疗几天后,不顾家人劝阻,他又匆匆赶回了挂念的村庄:“园区的蜜蜂正在繁殖期,合作社种的大米要找买家,村里一大堆事儿等着。”
地处四川东部的蓬溪县拱市村,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蒋乙嘉牵挂的地方,也是他的故乡。走进初秋的拱市村,青山环绕、花果飘香,条条水泥路蜿蜒在山间,水渠在田间纵横交错,一座座别致的农家新院,连着一片片绿意浸染的产业园,宛若世外桃源。
在四川蓬溪县拱市村,蒋乙嘉(中)在为村民讲解千叶佛莲的生长习性(5月9日摄)。新华社发(蒋东宏 摄)
在蓬溪,这位村党委书记家喻户晓,他带着千万元积蓄回乡扶贫的故事被村民们津津乐道:20岁参军离开家乡,40岁退伍复员,投身商海,成为身家千万的企业家,49岁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干就是十年……
和许多山里娃一样,蒋乙嘉最初的梦想是走出这片穷山沟。那些年,拱市村太穷了,十年九旱,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一亩。直到本世纪初,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蒋乙嘉兄妹8人,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被喊作“蒋四娃”。在他记忆中,小时家里的日子很不好过,常靠亲戚借粮接济,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白米饭。
尝过苦日子的蒋乙嘉深知农民的艰辛。2006年夏天,当他返乡探亲,看到缺水的农田裂出一道道拳头宽的口子,乡亲们依旧过着靠天吃饭、肩挑背扛的日子时,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要回来!
2007年,蒋乙嘉把北京的公司交给妻子打理后,作为遂宁市“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工程中的一员,回到了故乡。从最初县委任命的拱市村第一书记,到后来全村党员全票选举的拱市村村支书,再到拱市联村党委书记,十年里,他带领村民修路、治水、调产业结构、建新村,拱市村从蓬溪县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首批小康村、四川百强名村。
聊起村里的“致富经”,村民们口中会蹦出一些时髦词“高品质农产品”“鸡蛋理论”“三驾马车”,但他们说的更多的,是“蒋四哥”。
凭着多年的生意头脑和胆识,蒋乙嘉盘活土地资源,大做“三农”文章。他带领村民利用村里70%的撂荒地整合出2200亩集中连片产业区,根据村里地形特征搞立体化种植。在山坡、山顶种优质核桃,在半山腰栽经济果林,堰塘及低洼地带种水稻、套养绿色水产,还通过建蜂蜜生态科技园等吸引种植养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
蒋乙嘉说,村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的同时,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也逐步跟进,建佛莲博物馆、举办佛莲艺术节。这样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形成互补优势。
多项产业齐头并进,实现了全村人共同富裕。2016年,拱市村人均年纯收入实现1.36万元。村民唐才云是村里生猪养殖户,他说,过去全家5口一年才收入1万多元,如今收入有十几万元,家里新盖了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
在老村支书朱忠华看来,“蒋四娃”之所以能带着大伙脱贫致富,靠的是他身上的那股犟劲,“别看四娃平时乐呵呵的,但遇到困难他不服输,总是一个人扛。”
正是这股如牛的倔犟,支撑他度过了最初村民“有了钱,图出名”的质疑、亲人们对他花光2000多万积蓄用于家乡建设不解。对误解,蒋乙嘉不多做解释,挖渠、种树、修路,他处处冲在前面,曾病倒在修路工地上,最终用实干和真心,换来了村民的信任与亲人的支持。
蒋乙嘉坦言,也受过很多委屈,哭过,但对“返乡扶贫”的决定从未后悔过,那是他年少离家时埋下的心愿:“有一天过好了,有条件了,要回来改变家乡”。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是心中的信念: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自己的心不冷,乡亲们的心就不会冷。
提起丈夫,妻子杨扉婷满是心疼:老蒋身体不太好,有心脏病、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他随身携带的小挎包里常年装着速效救心丸、治腰疼的药。今年腰伤都犯三次了,劝他做手术,他却总说没时间。
拱市村富了,村民们腰包鼓了,蒋乙嘉却比以前更忙了。周边几个村的干部找到蒋乙嘉,希望拱市村能把他们村带起来。在蓬溪县委支持下,2015年拱市村与周边5个村合并建立了拱市联村党委,不断培育壮大拱市联村产业,建成三七药材种植基地、亚洲最大的千叶佛莲种植基地。蒋乙嘉忙着跑项目,筹资金,卖产品,他总是感叹“时间不够用”。杨扉婷有个本子,夹着一沓厚厚的车票和机票,那是丈夫这些年的出差“记录”。
前不久,蒋乙嘉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坦言,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这辈子都会守在拱市村,他毕生心愿是实现对村民的承诺——“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这也是他返乡的梦想追求。
已近花甲之年的蒋乙嘉说,他最满足的就是不管走到哪儿,乡亲们都能笑着喊他一声“蒋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