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座座城市的精彩蝶变与转型跨越,都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最佳映证;其中,地方商业银行作为城市经济社会的主要角色,是城市改革开放成果和经济繁荣的典型代表,是推动城市起舞的重要力量之源,更是展现城市形象的响亮名片。

为展现地方商业银行成果与地方经济特点,回顾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与历程,10月1日,特重磅推出“城市力量——中国地方商业银行发展成就巡礼”活动,旨在真实反映地方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全貌,并以此“窥一斑而见全豹”,全面折射地方经济发展的瞩目成绩。

作为一家植根于京津冀交叉腹地的城商行,自2014年以来,廊坊银行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资产规模持续稳定在2000亿元级别,客户总数超过550万户;多年励精图治之后,今年年初,廊坊银行再次提出“打造百年价值银行”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将如何实践布局?廊坊银行又将如何把握市场契机,实现新一轮发展?就以上问题,廊坊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邵丽萍接受了中新网的采访。

廊坊银行优质服务经验_廊坊优质银行经验服务中心_廊坊优质银行经验服务项目

中新网:地方商业银行扎根于本土,服务于地方,是中国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力量。作为地方商业银行的一员,您对如何看待地方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邵丽萍:地方商业银行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地方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属地经营、灵活高效的优势,在支持地方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地方百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具有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和决策链条短的优势,地方商业银行在支持当地民营、小微、居民及三农等群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和国有、股份制银行错位竞争,很多地方商业银行都成了地方产业金融主办行。

第二,地方商业银行可以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热点,深耕产业,特色化发展。相比全国性银行决策链条长,传导慢,地方商业银行只要沉下心与地方经济特点紧密结合,积极创新,就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银行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地方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也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地方商业银行来源于地方,在纳税、就业、服务地方行政事务、促进地方经济稳定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中新网:廊坊银行作为地处京津冀交叉腹地的城商行,自2014年重组以来,从规模仅332亿的小行跨入2000亿特色银行,可谓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能否具体分享一下廊坊银行这些年的整体发展情况?

邵丽萍:廊坊银行成立于2000年12月,前身为廊坊市商业银行,2008年12月正式更名为廊坊银行。2014年1月,廊坊银行引进战略股东,招聘人才组建新的管理团队,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制定新的战略目标,积极进取。目前,廊坊银行已连续4年稳定在2000亿元资产规模,客户总数超过550万户,成为活跃在京津冀市场中知名度与品誉度较高的城商行。

廊坊银行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得益于金融领域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与优秀市场人才的积累。同时,作为地方商业银行,廊坊银行牢记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深挖京津冀一体化给廊坊带来的整体机遇,通过两个阶段的重塑,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第一阶段,2014-2016年:在市场重构战略中崛起。这一阶段崛起的关键,是以县域金融为主体,公司和创新业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具体来讲,2014年换届后,新领导班子在面临如何差异化发展的问题时,制定了以县域金融为核心的“一体两翼”战略,并针对县域金融特点制定了“一链四圈”金融服务模式:即以“政府圈”、“园区圈、“核心企业圈”、“居民村民圈”和“县域经济数据链”为载体,积极对接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县域金融主办行。目前全行88家支行有38家设在县域,近几年相继与廊坊8个县(市)都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县域存款占全行各项存款的30%左右,较廊坊银行县域金融战略确立之初提高17个百分点。全行总资产从2014年初的332亿元增至2016年末的2042亿元,在河北省城商行中排名由垫底提升至第2位,税后净利润从2013年的0.14亿元增至2016年的13.50亿元。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将这家濒临倒闭的小银行打造成了一家“业务初具特色、治理相对完善、经营业绩突出、实质风险可控”的城市商业银行。

第二阶段,2017-2018年:以商业模式重构夯实基础。2017年去杠杆及环保措施系列政策出台后,金融环境与区域“两高一限”政策使廊坊银行原有的战略面临发展瓶颈;同时,廊坊银行已脱离倒闭与被并购的危险期,阶段性战略目标已完成,规模发展不再是必要条件,取而代之的新战略出发点是以质量发展为核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银行。为此,廊坊银行本着“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的理念,进行全面业务结构调整,提出了以“区域精耕、行业精耕和客户精耕”为核心的“三个精耕”战略,业务模式全面转型,主动控制资产规模,调整业务结构。2017-2018年,总规模控制2000亿元不增长的前提下,同业负债占比从2016年末的38.44%下降至2018年末的30.75%,达到监管33%的要求,预计到2019年末一般性存款超过1600亿,其中零售存款占比超过50%,同业负债占比下降至18%,各项业务及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

可以说,如今的廊坊银行真正具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每四个廊坊人中就有三个人拥有廊坊银行卡。廊坊银行纳税额年平均增幅更是超过104%,占廊坊金融企业纳税30%左右,在廊坊市企业排名第4位,并直接为廊坊创造就业岗位约2000多个,间接带动就业近50万人。

中新网:近年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新时代金融业的重要责任与使命,而地方商业银行更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生力军。廊坊银行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具体做出了哪些举措,实现了哪些成效?

邵丽萍: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支持区域普惠金融的重要生力军,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认真落实监管政策要求,主动布局并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各项工作。而要真正做好普惠金融,首先地方商业银行要对这项工作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实现持续发展、利益双赢。

廊坊银行始终践行“本地银行服务本地”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业务,在总行成立了普惠金融部,统筹全行的普惠金融业务。截至2019年6月末,廊坊银行存量小微企业贷款客户26988户,贷款余额378.85亿元,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在河北省排名第一位,贷款余额排名全省第二位。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1.72亿元,较年初增速为4.38%,。

具体来看,廊坊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方面主要做出如下努力:

首先,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创业者、贫困群体的信贷支持,深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其次,通过差异化设置内部FTP价格,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其他贷款下调10BP;第三,持续加强普惠金融产品创新,2019年上半年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供应链云保理、国内再保理等产品,加大系统改造,推出小微贷款无还本续贷业务。无抵押贷款产品“税银通”和“个人小额创业担保贷款”,专门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群体的贷款痛点,扶持其发展,同时也稳定了区域就业。

另一方面,廊坊银行积极引进Fintech等科技手段,借助新技术、新工具全面提升业务效率。以支持“三农”的“爱农贷”业务为例,该项目是廊坊银行与世界银行IFC 合作创新的成果。通过农业大数据进行信贷工场式评审,将过去赊销关系转变为信贷担保,破解信息不对称及缺乏足够的抵押品问题,最终利用互联网技术快捷放贷,所有流程都通过手机APP在线进行,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好评。2017年9月,“爱农贷”产品荣获河北省金融办、河北省财政厅“2017年度银行保险创新产品”奖。2018年6月,“爱农贷”列入国家农业农村部2018年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并获国家农业部2018年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奖及专项奖励。目前,“爱农贷”已经从廊坊永清县向河北省的辛集市、藁城区等农业发展重点区域推广。同时,这一技术已经得到其他省市农商行、村镇银行的欢迎并引进,逐步在全国形成服务三农金融的“廊坊模式”。

中新网:您刚刚提到了廊坊银行在产品、服务方面的诸多创新。在金融科技风起云涌的今天,廊坊银行如何理解“创新”二字?在传统业务与金融科技的结合方面,廊坊银行还做了哪些其他的尝试?

邵丽萍:金融创新如今已日趋成为银行生存发展的关键,尤其Fintech技术的发展,为传统银行的创新带来很大挑战,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比如大数据风控方面,有些银行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反欺诈能力和全流程智能化审批,成为当前银行业创新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

对于廊坊银行而言,“创新与效率”是廊坊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廊坊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从2014年起,就逐步建立起以合理化建议为核心的创意管理体系、以创新工场及创客计划为核心的创新管理体系和以“分布式创新、集中式管理”为核心的产品管理体系,共同组成创新管理三大支柱,形成对创新的全流程管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过去5年,廊坊银行上线产品数量从2014年初的69个增加至2019年6月末的220个,平均年新增产品约30个。产品体系日臻完善,陆续推出了速创微贷、壹信贷、爱农贷等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近两年全行创新产品的资产贡献度占比达70%以上,有力支持了全行发展。

针对Fintech创新,廊坊银行也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银行建设。首先,2017年就开发了互联网核心系统,为我行与互联网平台的对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提升管理方面,与德勤合作启动数据治理项目,完善全行数据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行的大数据平台,接入内部50多个系统,实现内部数据管理逐步智能化。第三,推进业务条线加强数据管理,与数据公司合作尝试零售数字化精准营销,将客户存款流失率由30%降低至13%。

二是搭建创新工场平台,实现内外资源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确保创新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优势,廊坊银行从2017年开始筹建专门聚焦于Fintech相关研究的创新工场,2018年1月,“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在廊坊正式挂牌成立,创新工场致力于与国内金融科技创业公司、银行同业合作,实现金融与Fintech的对接,共同孵化金融科技产品。

三是积极进行创新产品落地,提升服务客户能力。为支持创新业务更好的发展,首先是与行业领先公司合作,搭建大数据风控体系,以改变传统的人工审批机制,使服务效率、风控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其次,与微众银行、蚂蚁金服、美团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合作,通过信贷促进本地消费、小微经济,满足长尾的客群消费。

中新网:今年年初,您提出了“百年价值银行”全新战略目标,要将廊坊银行打造成中国中小精品银行典范。沿着“七步法则”的逻辑思路,展望未来,廊坊银行将如何把握市场契机,规划战略蓝图?

邵丽萍:2019年初,基于对当前宏观环境及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廊坊银行制定了“精耕京津冀创新发展的价值银行”战略框架。这一战略承上启下,在继承过去五年将京津冀作为业务根基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转型,以创新和精耕构建为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的银行体系。

结合“七步法则”,“价值银行”战略推进可解构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县域金融向国家三大战略的区域精耕转型。目前廊坊银行所处的京津冀都市圈有三大国家战略,即北京副中心、首都二机场及雄安新区,这三大区域都与廊坊紧密相连。如北京副中心带动北京的科技创新及高端商务产业,通过文化创意延伸至廊坊北三县,未来三年将为北三县带来40万人口流入和大量新兴产业入驻,这是为廊坊银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试验田。首都二机场未来5年投资超过10000亿元,其中2/3的面积坐落在廊坊境内,目标是建设成临空自由贸易区,将有50万新增人口入驻,廊坊银行将致力打造“空港银行”经营模式。雄安也与廊坊南部三县接壤,对廊坊有很大辐射作用,廊坊银行将作为雄安金融机构地接行,积极做好同业服务。

其次,充分利用技术重构实现创新发展,这是战略转型的支点。顺应零售业务的Fintech化的行业趋势,今年以来,廊坊银行与行业领先的大数据风控公司合作,搭建大数据风控体系,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迭代创新孵化拳头产品等,并与蚂蚁金服、微众、美团、京东等头部平台公司开展业务合作,线上业务实现了重大突破。

再次,商业模式的重构核心在“精耕”。“精耕”的目标,就是要以开放银行的理念,打造“空港银行”模式,以抓住空港自贸区的政策机遇;从政府关系、股东资源等方面出发,廊坊银行将首都二机场空港自贸区作为现阶段三大战略区域开发的重点。

临空经济区是一种独特的经济体,能够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吸引高附加值的临空产业入驻,促进一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显著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而首都二机场2/3的面积在廊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目前新机场启用在即,新空港经济区正应运而生,包括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保障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临空产业逐步将发展,前期投资超过4500亿元,又作为新批的自贸区,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廊坊银行作为机场辐射区的地方法人机构,具有极强的地缘优势。廊坊银行正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构建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企业服务、各类人口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借鉴当年县域金融成功的经验,着手搭建空港“一链四圈”金融服务框架,寻求深度介入临空经济区从建设到运营的生命周期,兼顾政府、企业及个人,打造各类场景平台,打造“空港银行”特色模式,力争成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的主办行,助力廊坊银行下一阶段的转型腾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