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乡下耕作忙。阳春三月,在去新泰市龙廷镇采访的路上,随处可见农民种植丹参忙碌的身影。今年76岁的杨庄子村村民杨茂兵,身子骨依然硬朗,自己起垄、挑水全不在话下。杨大爷告诉笔者,自己平时也用丹参,但更多的是卖钱补贴家用。
据《本草图经》记载:丹参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秆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丹参对心血管病的治疗、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有着明显的作用。
丹参不仅药用价值好,市场效益也非常客观,眼下种植丹参已成为龙廷镇农民发家致富的“香饽饽”。
提到丹参,在龙廷镇就不得不提丹参产业购销大户刘传芳。2005年,他到莒县收槐米,一次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种丹参挺赚钱,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引进了一批丹参小苗。回到龙廷,他在自家地里种了一亩,没想到当年效益不错。
刘传芳说,全镇都是丘陵和黄土,特别适合丹参生长,亩产高的能达到上千斤。第一年种植的时候,当年价格是3.5元一斤,他一下子就挣了3000多元。以前种花生最多挣300多元,种丹参的收益是种花生的10倍。
刘传芳种丹参收益高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向他来取经。第二年,刘传芳自己种了6亩丹参,同时在他的带领下,北山村全村种植丹参100多亩。
现在,刘传芳带领大伙成立了新泰传芳中药材合作社,开启了“公司+基地+农户”新的发展模式。合作社把丹参长年不断地销往上海、河北、安徽、广西、吉林等十几个省市,带动周边众多农户投入到丹参的种植、收购、加工队伍当中,提高了当地群众产业致富的积极性。
如今,像刘传芳这样的“丹参产业购销大户”全镇有8个。在这8只领头雁的带动下,客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不断汇集到龙廷镇,一个更大的梦想等待他们去实现。
在上豹峪村,笔者看到一座三层3000平方米的为农服务综合楼已拔地而起,一楼是药材收购批发交易大厅,二楼是客房,三楼是会议室,计划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
上豹峪村党支部书记刘绍林介绍说,整个为农服务中心暨农产品市场占地100亩,总投资4800万元。这个为农服务中心的建设为龙廷丹参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和发展新机遇,将为2万吨中药材,特别是丹参种植专业户和林果专业户提供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形成中药材的产业振兴片区。
这个中药材产业振兴片区还没建完,已吸引了一批商家到此创业。客商明多平说:“我是来自安徽亳州的,上这里来收丹参,这边的丹参色泽好,质量有保障,在这里一年四季做丹参生意,加工成丹参饮片,销往全国各地销售。”
来自沂源的史先生是山东农业大学的高才生,他与其他两名校友把龙廷镇当成他们创业的沃土,他们租了一个占地一亩且吃住一体的车间,不仅收购丹参等中药材,而且对中药材进行深加工,销往广东、福建、重庆、上海等全国多个省市。
随着市镇两级的大力支持,龙廷镇这个“丹参小镇”的名头越来越响。目前,全镇种植丹参的村达到40余个,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0多亩,平均亩产量300-400公斤,亩产值4000-5000元,品种质量均属上乘,倍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同时,该镇不断吸纳莱芜、沂源、蒙阴等周边县市的丹参种植户,成为鲁中地区最大的丹参集散地。
张海峰常年在外“跑大车”,家里的地只种些好打理的粮食作物,用他的话说,“土地的收益他指望不上”。不过去年,张海峰家的近20亩地却给他带来了五六万元的纯收入。
原来,2018年初,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搞乡村振兴项目创建,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梁村,打造“千亩丹参示范基地”成为全镇创建示范区的第一个突破口。经过到安徽亳州、菏泽、青州等地学习考察论证,梁村最终把丹参种植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建起了占地600多亩的丹参示范基地,并成立了丹参种植合作社,还与鄄城县彭楼镇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一年下来,600多亩地的丹参给当地村民带来近300万元的营销收入。
“我们考察了很久,丹参种植可以当年投资当年见效,而且可以实现部分机械化种植,市场挺广阔,种植、管理和销售模式也很成熟,很合适我们这种零基础的村庄。”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龙说,丹参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移栽秧苗、除草、挖丹参等环节都需要一些人工,可以有效地带动附近村民就地就近就业。
“3月份开始栽苗,到年底收获。去年年底,我们就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分红,合作社丹参亩均纯利润2000-3000元,农户保底收入1200元,剩余利润村集体和农户按照5:5的比例分红。”李海龙说,村民可以用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管理,解放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剩余村民既可以外出干事创业,也可以到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挣钱。”听说村里要发展丹参等中药材种植,见多识广的张海峰觉得这是个发家致富的好产业,率先用自家的地入股了村里的丹参合作社,这才有了去年的“惊喜收入”。
村民闫西刚去年也用土地入股了村里的丹参合作社,不仅如此,他还在合作社里打工,负责近60亩丹参的种植和管理。去年,仅靠打工闫西刚就挣了近4万元。“再加上自己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收入,去年纯挣了10多万元。”闫西刚说,刚过去的3月份,合作社社员们都在忙着起垄、施肥和栽苗,预计今年收成会更好。
由于去年种丹参尝到了甜头,再加上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今年梁村计划再流转400亩地,争取真正实现“千亩丹参示范基地”的目标。“我们计划到明年,在全村推广丹参、黄芩和金银花等中草药的种植,并引进相应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李海龙说,“现在村里已有140多户村民加入丹参种植合作社,今后随着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链的延伸,村民的收入只会越来越高,最终将梁村打造成济宁市中草药示范基地,实现村集体和农户收入稳步增长,这是我们的愿望。”
其实,梁村的愿景一直在小孟镇的发展蓝图里。在小孟镇乡村振兴镇域规划里,梁村的“千亩丹参示范基地”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梁村建成‘千亩丹参示范基地’后,小孟镇将在王海、李海和李堂等村建成占地两三千亩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并引进中药材加工、中药材文化等企业,最终把小孟镇建成集中药材种植业、加工业、物流业、旅游业为一体的中药材特色小镇,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的目标。”镇干部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