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坊镇西焦村北的农田里,赫然耸立着六个大拱棚,虽然还没使用,但大棚的主体部分已经建成,即将进入扣膜阶段。这是西焦村董松印等六名开山打石户下山转型后建起的食用菌大棚。
西焦村董松印、郝尚春、王登言等六人原来在老史山上开山打石,自从县委、县政府发出对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号召后,六人没有了主意,何去何从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南部山区开展的一系列大规模封山禁采集中行动,使他们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封山禁采的信心和决心,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下山转型才是最好的出路。同时,纸坊镇党委、政府专门派人靠上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认清形势、顾全大局,积极下山,主动转型,实现二次创业,争当致富带头人。常年与山石打交道的这帮汉子们,刻在骨子里面的还是传统的“靠山吃山”的陈旧理念,现在突然转型,他们感到有些迷惘和无所适从。
正在他们感到困惑的时候,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和纸坊镇党委、政府邀请他们去参加产业转型座谈会。在会上,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玄志祥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推心置腹地讲了开山打石的危害、封山禁采的意义,指出了产业转型的可行性、必要性,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董松印等人回去后一商量,在考察满硐食用菌大棚种植的基础上,决定发展食用菌大棚,从事蘑菇和木耳种植。由于受资金、土地的制约,发展大棚的事情又要陷入僵局。纸坊镇党委政府了解到他们的苦衷后,通过与其他群众协调,帮助他们每家流转土地3亩,首先解决了土地问题。然后,纸坊镇又邀请金融部门负责人做客纸坊,专门就贷款问题与有资金需求的群众进行洽谈。董松印当场与信贷部门达成了贷款协议。创业路上的“拦路虎”解决了,董松印等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据预测,每个大棚年可收入6万余元,当年即可收回投资。董松印高兴地说,致富的道路确实千万条啊,真不只开山打石这一条,我们走食用菌大棚的发展路子,算是走对了。(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