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系杜洛克猪选育报告新美系杜洛克猪选育报告(莆田市莆兴农牧发展基地,福建莆田,351115)[摘要]凭借我基地原有的新美系杜洛克猪为核心群扩繁组建基础群,采用半封闭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对其进行持续选育,经四个世代的选育,使其拥有更加优秀的数量及质量性状。2000年至2008年我基地共向省内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上海、广东、广西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新美系杜洛克猪23000多头,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词]新美系杜洛克猪选育当前,杜洛克猪在美国有登记的年产窝数中排名第三,超过了约克夏猪,原为脂肪型猪,后通过不断的选育转变为瘦肉型猪。n3在我国的瘦肉型猪的生产过程中,广泛用于作为商品代的终端父本来使用,在现代猪的遗传育种与改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其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耐受性强等优点著称。2000年我基地鉴于未来市场需求趋势,从美国引进高品质新美系杜洛克猪24个血统,淘汰弱势血统并于2001年组建基础群,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育种工作,现已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各项经济性状表现良好。选育目标1.1生长性能达100kg体重155d以内,25kg~lOOkg测定期间日增重舍9009、旱8509,饲料利用率2.5:1以下。
1.2胴体性状平均背膘厚12mm以下,胴体瘦肉率64—66%。1.3繁殖性状公猪睾丸发育良好,性欲旺盛,无包皮积尿;母猪阴户发育好,发情明显,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分别为9头、8头以上,有效奶头6对以上。1.4体型体貌毛色为深浅变化的红色,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符合本品种特征。1.5适应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我国东南沿海、中部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2选育方法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及计算机软件pigwin、Herdsman等进行杜洛克的管理和选育工作,以现有软件记录中各项指标接近选育目标指数排名靠前的父母本猪群[公猪12头(12个血统)120头母猪]作为选育基础群,组成0世代。在选育过程中不封闭,对选育群以外特别优秀个体可引入基础群。在继代选育的过程中,采取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最优秀的种公猪作为继承者,允许世代重叠,即基础群组建后原则上执行两年一个世代,三胎留种。同时将各世代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0.02以内,群内全面实行人工授精技术并按选育标准和测定结果选留后备种猪,以保证种猪数量和质量,加大选择差,提高选择强度,加快选育进展。
3选择阶段与种猪测定3.1选择阶段第一阶段:在仔猪出生7日龄内进行。一方面是为了排除后期因营养、管理、疾病等因素造成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剔除窝内有锁肛、先天八字脚等17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带有遗传缺陷的个体,一经发现整窝均不留种。第二阶段:在21d断奶后进行。此阶段根据仔猪发育状况选留数量性状优于整窝均值,达不到要求者淘汰育肥处理。第三阶段:在60d保育阶段进行。由于该阶段仔猪体质外形还未完全表现出来,除有肺炎等病史记录者外,只需拥有发育均匀良好的6对以上的乳头、体质强健、外形发育匀称、睾丸或外阴发育良好,没有严重缺点皆可进入测定舍集中测定。第四阶段:在100kg测定结束后进行。根据性能测定结果,应用选种指数综合评定法嘲,在符合质量性状要求的前提下,按指数高低选留继代猪。3.2生长测定【3]3.2.1lOOkg体重日龄达lOOkg体重日龄控制测定种猪在85kg~115kg范围内,并按以下校正公式换算为100kg体校正日龄=称重时日龄一(实际体重一lOO)/CF其中CF为校正因子,分别为:公猪:CF=(实际体重/称重时日龄)1.826040母猪:CF=(实际体重/称重时日龄)l。
7146153.2.2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ADG)=(结束测定时的体重一开始测定时的体重)/测定天数3.2.3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控制测定种猪体重在85kg~115kg范围内,称重的同时使用A超测定4个点,即在背中线的2个部位,每个部位在左右两侧距背中线5cm处各取一点,第一个部位在最后的肋骨处,第二个部位在髋骨前3.8cm处。这两个部位分别代表了最厚和最薄的背膘。然后取这四点的平均值作为背膘厚的实际值。其中A和B随品种和性别而异,杜洛克猪的参数见表113.4680.11152815.6540.1566463.2.4饲料转换率采用ACEMA64种猪自动饲喂系统测定25kg~100kg期间的饲料利用率。3.3胴体品质及肉质测定每世代测定猪达100kg体重时,按血统随机抽取16头猪进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测定方法参照NY/T825—2004和NY/T821—2004标准。为降低群体中氟烷应激基因频率,子一代选留测定的后备猪均进行一次氟烷测验,淘汰呈阳性反应的种猪。3.4繁殖性状测定主要测定产仔数(包括活仔、死胎、木乃伊、畸形猪)、产活仔数(包括弱仔)、21d断奶数、断奶窝重等,参照NY/T825~2004标准进行测定。
4饲养方案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各世代各类测定猪的环境条件力求稳定一致,以减少环境误差。测定猪营养水平与日粮配方要科学、合理、稳定,除季节性需要添加保健药物外,多世代基本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控制好环境因素,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各阶段营养水平见表2。表2各阶段的营养水平单位:kcal/kg、%、kg/d可消化能粗蛋白质赖氨酸采食量类别阶段(kcal/kg)kg/d哺乳仔猪7—42日龄380020,51.35自由采食42—70日龄380019,51.25生长猪25——60kg330017.5O.96自由采食60——100kg320016.3O.80种母猪妊娠期295014.00.652.0~2.6哺乳期325017.5O.95~1.055.O~6.0种公猪配种期310017.50,60~0.852.0~2.518新美系杜洛克猪选育报告选育进展5.1生长性能各世代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见表3。表3各世代生长性能测定结果单位:kg、d、g、mm25——lOOkg达lOOkg达100kg饲料世代头数性别平均日增重消耗59901.288.7155.34.59.5士2.12.39土0.11:1858.4士103.2160.24.910.2士2.457915.492.8152.63.69.31.92.420.21:1842.793.6】58.85.310.6士1.661922.385.6149.5士3.89.3士2.52.38土0.28:1861.7土122.5158.34.410.51.462931.8士101.6148.7土3.99.32.72.290.18:1 865.8士101.7157.25.8 10.82.1 55 938.598.8145.9土5.4 9.2土2.4 2.28士0.28:l 867.576.5157.33.5 10.3土1.1 由表3可见,公母猪平均25kg~lOOkg日增重、 达lOOkg日龄、背膘厚、饲料消耗等性能指标均超过 选育目标。
5.2胴体性能 各世代胴体性能测定结果见表4。 表4各世代胴体性能测定结果 单位;kg、%、cm、cm2 世代 头数 屠宰率胴体膘厚 眼肌面积 瘦肉率 16102.32士3.63 72.66士2.35 1.19士0.33 51.442.28 65.42士2.08 16101.S85.88 73.48士1.98 1.20士0.31 50.53士2.16 66.63士2.15 16103.669.52 73.852.01 1.150.29 52.21士3.64 66.552.29 16102.49士3.66 73.792.69 1.18士0.26 52.052.96 66.32士2.36 16101.345.29 75.01士1.68 1.17士O.30 53.203.12 66.39士2.65 由表4可见,各世代瘦肉率均高于64~66%的 5.3繁殖性能 选育目标。 各世代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见表5。经产猪繁殖性能 单位:窝、头、kg 21d窝均 2ld 世代 断奶头数断奶窝重 1179.1土2.03 8.8士1.4 8.6士1.15 34.Z39.62 1129.18士2.21 8.83士1.46 8.7士1.2l 34.95土10.2 1199.22士1.5 8.9士1.53 8.72士1.26 35.06士8.9 1269.26土2.42 9.2士1.38 8.95士1.33 36.75士10.21 1169.312.08 9.181.27 8.981.11 36.53土11.3 由表2可见,经四个世代的选育母猪窝均产仔 数达9.31,产活仔数9.18,达到选育目标。
19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总结以上选育进展表明新美系杜洛克的各项数量性 状均超过选育目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不愧为杜长大(或杜大长)饲养模式中的终端父本。 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应用 BLUP法估计育种值和计算机管理及育种软件的配 合使用,提高了选种准确度和选育效率。 我基地2006年送国家(武汉)种猪测定中心进 行集中测定的杜洛克公猪获得第三名的佳绩,其中 日增重937.99为本次测定中心全场之最,料肉比 2.19:1,背膘7.6ram,再次体现了我场种猪优秀的 生长性能和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4篇,略) 德化黑鸡种质特性的研究 (1.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2.德化县畜牧兽医站,德化,362500)德化黑鸡是福建省地方优良品种,原产于德化 县,主要分布于全县十八个乡镇及邻县的部分乡镇。 德化黑鸡饲养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在山林、树木、 草丛等野生环境中放养,觅食性好,耐粗饲,适应性 强,适合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饲养,有较高的经济 价值和开发前景。省科技厅于2007年立项“德化黑 鸡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研究”项目,经过2年3个世代 的提纯选育,现将测定的德化黑鸡若干种质特性进 行总结,旨为德化黑鸡保种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 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鸡群来源于德化县德化黑鸡原种场。 1.2 实验方法 1.2.1 指标测定 外貌特征:观察整个实验鸡群德化黑鸡的羽 毛、足、皮肤、体形等各外貌进行详细描述,并记录 比较。 生长速度测定:在实验样本中随机抽取200 余只鸡,测量0、1、2、3、4、5、6、8、10、12、14、16和18 周龄鸡空腹时的体重。 产蛋性能测定:主要包括开产日龄、240日龄产 蛋数、300日龄产蛋数及蛋品质的测定。 屠宰性能测定:按照农业行业标准一家禽生 产性能名称术语和度量方法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和计 算。分别于150El龄和300日龄各屠宰6只健康 鸡,公母各半。 1.2.2饲养管理 采用网上笼养,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营养水 平的日粮,日常管理及防预措施相同。 1.2.3数据处理 利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2.1 外貌特征 德化黑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行动敏捷。公鸡 体态雄健,头高昂,叫声洪亮。全身羽毛深黑,主翼 羽、背部和尾部羽毛呈黑色并带墨绿色金属光泽,副 翼羽、腹羽为乌黑色,尾羽高翘;冠型为单片直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