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基本情况

Y同学

GPA:3.7+

GRE:330+

TOFEL:110+

录取院校

University of Chicago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Financ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D Program in Financ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MRes|PhD Fin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Finance

01

大四下定决心申请

却只收到默默微笑,认真劝退

这篇申请故事其实思考了很久才开始写,一方面是担心自己过早显露出PhD学生所常有的好为人师的特质,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能有很好的申请结果其实主要是因为运气不错,实在没有资格好为人师。

但现在仔细想想,如果我的经历能给那些在相对后期才开始萌生读博想法的同学一点点借鉴或者一点点鼓励,至少也是一针不怎么上头的优质鸡血。

商科PhD其实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选择,它的申请流程和经济类似,但同时更加注重一些软实力。

我下定决心开始申请PhD是在大四上学期,这个时间点基本上晚于大部分决定申请的同学。

我从大三其实一直就在准备申请金融工程方向的硕士,但在做了两个实习之后我就深刻领悟了自己极为平缓的learning curve以及对于朝九晚六的恐惧。我当时工作中最开心的事情其实就是读点论文,自己去想想那些有点不怎么和工作相关的问题。

我开始一个一个和本科学校金融系的老师们谈心,认真询问自己做科研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没有正经助研,也没受过三高课程摧残的单纯本科生,基本上我得到的回应就是,默默微笑,认真劝退。

只有我善良的导师眉头微蹙小心翼翼地和我说“也不是不可能”。

02

为了推荐信奔走

Ta决定了我的申请上限

我和再来人团队在认真分析了之后,一致认为以硕士为跳板,累积经验去冲刺top院校的金融博士是更好的选择。我也觉得以自己约等于无的实力,如果贸然开始读PhD基本上就是炮灰。

而我的硕士项目中刚好有一个项目是可以和金融PhD一起上课,且每年都有毕业生去读博。既然已经决定读博,不如多做准备,多去尝试之后再进行申请。

由于金融/经济发表论文的周期极其长,因此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对方学校最看重的就是推荐信的质量。我最后的确定的三位推荐人都是相对熟悉的老师,基本上都和老师上过课且做过或长或短的助研。

相对于全职助研的同学,我的一个极大的劣势就是助研的时间非常有限,毕竟找到一个靠谱且需要短期/part time助研的老师犹如大海捞针。在直到第一年的暑假的时候我才终于找到合适的助研机会,确定了自己的主推荐人。

从我的经历来看,做助研的时间长短和推荐信的力度并没有完全的相关性—如果这个老师对你有很明显的欣赏(比如在cc给其他人的邮件里有对你疯狂尬吹的趋势),基本上就推荐信的力度就可以确定了。

03

除了推荐信

PhD课程也是优秀的加分项!

除了推荐信之外,一些必要的PhD课程也是很好的加分项。

如果说推荐信和研究经历能反映你在博三之后是否能真正的做研究,那么如果你在三高课程上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就让人确定你能通过博士前两年的资格考试。

相对而言,商学院的博士生课程给分都比较人性化,所以一学期上两到三门的博士课程是可以实现的。除了推荐信和课程,其他经历比如说TA或者独立研究项目都是锦上添花。

关于让人闻风丧胆的PS,我认识的老师基本上说法不一。

有人说要写的情真意切,但也有老师说其实招生组不会特别看。不过无论怎样,PS也是一个能直观体现学生思维逻辑,英语写作基本能力以及读博的motivation的途径。PS虽然不是是否能被录取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也绝对不能成为一项弱势。

和经济不太相同,金融作为商学院的项目一般会有一到两轮的面试来确保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在经历过漫长且蹉跎的提交材料后,我在今年的一月末开始收到一些项目的面试邀请。基本上面试就意味着拿到了有着25%的录取机会,着实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而又非常压力山大的事情。

04

每个人的经历都充满了偶然性,

面试其实也是双向选择。

其实面试过程中老师很少会问一些刁钻的问题(但的确有个学校问我某个著名的理论怎么用通俗易懂的话给本科生讲),大部分都是和简历上的研究经历相关,以及为什么想要读博,为什么喜欢这个学校。

后来自己回想的时候其实面试也是一种双向选择,我在面一个特别厉害的学校时遇见过一个特别热情的老师,非常开心的和已经紧张到骨子里的我讲他的研究,当时感受到的那种亲切真的终身难忘。

其实仔细想想,申请其实非常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毕竟每个人的经历都充满了偶然性,可复制的概率较低。但是一个原则还是很有效的:从准备申请的时候开始把自己当成博士一年级的学生来要求。

在申请的时候就可以仔细观察身边的博士同学有哪些基本的素质,一起和他们一起上课,听讲座,并且以他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成绩和研究进度。

基本上做好这一点,招生组和面试老师就能够感受到申请者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者,至少他/她了解这个领域是怎样的,读博之后的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考验。

05

琐碎,繁杂的申请,

有再来人的助力,十分安心

我是在大四的时候了解到的再来人,在之前申请硕士的时候其实一直不太相信中介能利大于弊,但是后来经学长学姐推荐,又看过许多案例之后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从大四下开始到现在,我真的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再来人,而且我觉得再来人的辅导方案对于博士这种耗时长,没有明确定式的申请来说非常合适。

首先,我觉得再来人的导师制度非常的有效。像是商科这种比较小众的学科,平时能认识的到的学长学姐有限,而且很多时候也不好意思总麻烦学长学姐。

我当时的再来人导师和我的背景很类似,而且他所在的学校也是我的梦校之一。在申请过程中有很多决定我都直接询问导师的意见,包括面试之前的准备也都是导师在帮我做的。其次,负责我的客户经理也特别负责。

每次我去找客户经理诉苦她都能特别有耐心的安抚我的情绪,而且也一直在认真的鼓励我。

最后,申请中相对琐碎的事情,比如说PS的反复修改,学校的信息整理,还有申请材料的check list,都可以直接用再来人的平台来完成。这些帮助还有安抚可以非常有效的助力申请的各个环节。

最后,祝所有决定申请的同学都能够顺利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