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相关政策解读

一、制定《万载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 (教督〔2017〕6号)、《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 估认定工作规程》(国教督办函〔2019〕30号)和《江西省县域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意见》(赣教督委字〔2018〕 6号)及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赣教督办字[2019]21号)《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计划(2020-2035年)》(赣教督委字[2020]6号)的文件精神,我县被列入“2023年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计划”。

为落实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2020年以来,我县对照《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的评估要求,认真梳理我县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教育投入、教师编制待遇以及学生内涵发展等方面,发现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存在学校建设不平衡、教育投入不均衡、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学校内涵发展不同步等问题,义务教育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期盼相比仍有差距。2021年8月20日,经请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体育局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教育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在全面总结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起草了《万载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二、《方案》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力度,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强化义务教育学校装备建设。促使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均衡发展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教育质量更加优质、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各界更加满意,到2023年,顺利通过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三、《方案》主要包括哪些重点任务?

答: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加强资源配置、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五个主要方面,涉及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执行招生政策、巩固教育扶贫成果、信息化建设、学校管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落实教育公平11项重点任务,并对重点任务进行责任分工。

四、《方案》中提出推进实施计划将如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建设?

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任务。

(一)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一是统筹考虑全县建设与发展、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及省定办学标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编制《万载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实施计划(2021-2023)》,加快推进前瞻性、全域性义务教育布局规划。二是全力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2021 -2022年,计划改扩建4所义务教育学校,建成后新增学位2200余个。三是结合我县城镇化建设和“双城联动”建设及教育设施实际,坚持动态平衡、适度超前的原则,未来3-5年,计划新建9所学校(含高中一所),建成后新增学位16390个,全力加大学校建设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满足人口增长需求。

(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2021年对全县老旧校舍消防、防雷、强电设施及校园环境等薄弱环节全面排查,分析论证,建立台账,一校一策。利用3-5年时间,对老旧校舍进行升级提质,提升硬件均衡化水平。二是对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达省定办学标准且产权明晰、土地、规划符合条件的学校进行改、扩建,力争达到省标。

五、《方案》中提出如何资源配置?

答: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任务。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师资保障水平。强化县级统筹,建立科学、动态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和5.3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二)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及定期更新机制,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和5.8平方米以上;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和10.2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和2500元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和2.4间以上。

六、《意见》对加大投入,强化政府保障提出哪些措施?

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任务。

(一)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有序增加学位供给。按照城镇化发展、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规划“十四五”中小学校布局规划,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制度,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逐步化解“大校额”,严格按照标准班额办学。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

(二)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要建立义务教育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严格落实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5%,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三)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师轮岗交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力度,教师交流不得低于专任教师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专任教师持证上岗,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要达到10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经费专列,学校教师培训经费不得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确保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加强体育、艺术(美术、音乐)等薄弱学科专任教师配备力度,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划片、免试招生政策,城区和乡镇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县域内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适龄留守儿童按时入学;落实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两为主”政策,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待遇,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实施特殊教育行动计划,办好特殊教育学校,提高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质量,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七、《方案》提出如何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答:(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指标范畴之内,控辍保学工作常态化。不断补齐短板,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97%,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

(二)推进“教育城域网”,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积极推进“教育城域网”工作。以“教育城域网”建设为契机,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教育城域网”条件下的科学管理、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等工作,推进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加强空中课堂、名师课堂及网络工作室应用实践工作,依托校际联盟、发展共同体、合作体等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发展,逐步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效益。深化“教育城域网”创新素养教育综合改革,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互动教学。

(三)强化学校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宗旨,格调高雅、环境优美的育人氛围,达到以情感人,以景育人的实效,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要达到良好以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学生无过重课业负担;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推动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进校园,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加强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方法和评价机制,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建设。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八、《方案》中提出如何办优质教育,提升社会认可度?

(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义务办学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集团化办学,组建教育联盟、,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实施集团化办学行动计划,通过强校带弱校、名校办分校、名校托新校组建教育联盟、教育发展共同体、教育发展合作体。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提质扩面,按照“整体规划、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纵向发展”的原则,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纵向联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城乡的深度融合。探索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联盟办学机制。发挥我县优质学校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结对帮扶等工作。加大教师帮扶交流力度,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校际之间的融合交流,逐步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效益。

(二)落实教育公平政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素养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社会认可达到85%以上。

九、《方案》有哪些组织保障措施?

答:(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编办、发改、财政、人社、住建、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域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体局,由教体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业务骨干要一线抓,努力形成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二)强化保障,形成合力。要强化经费保障,落实义务教育投入各项政策,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依据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建立工作任务和台账,逐步破解制约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创新举措,夯实责任。要充分认识我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任务的重大性、紧迫性,尽力简化教育项目手续、缩短周期,简化规划、申报、立项、设计、图审、挂牌、资金拨付等手续,建立校建项目绿色通道,实行教育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加速推进教育项目建设。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勇于作为,强化措施,确保在建项目加速推进、未建项目尽快开工,重视进度与质量,做到程序经得起查,质量经得起验。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要把宣传动员摆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重要位置,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宣传推进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在全县上下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

(五)典型引路,落实奖惩。大力宣传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充分运用“三项机制”(鼓励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能上能下机制),调动各方参与推进优质均衡的积极性。要处理和把握好优质均衡发展达标进度和达标质量的关系,严把质量关,办好每一所学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